美食 Gourmet

手一翻 名菜重現

粵菜廚皇‧何慶輝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第一次看見維多麗亞酒店「東餐廳」的主廚何慶輝,就覺得他好像是從清末民初的港片裡走出來的,不像在廚房幹活兒,反倒像位員外。白淨斯文,態度謙和,雖然來台將近三十年,一開口還是濃濃廣東腔,節奏很快,像低八度的曾志偉。

「阿基師」(鄭衍基)離開維多麗亞後,負責筵席、為人低調的何慶輝才被拉到鎂光燈前。東餐廳褪去了明星光環,直接讓正宗的廣東菜大鳴大放,何慶輝反而能盡情揮灑。鴿蛋扒官燕、鳳凰焗魚腸……,連在香港都快失傳的大菜逐一搬上桌。在他的主持下,食材選擇更逼近傳統粵菜。菜單更新,連炒飯的米都從台灣人偏愛的越光換回香港用的長米。他對於食材來源特別挑剔,「傳統廣東菜強調的就是維持原味,講火候、重手工。」所以枸杞子選廣東沿海產,木耳來自四川、連杏仁茶都堅持要用比較貴的龍皇杏。不說不知道,何慶輝正是八○年代將廣東大菜帶進台灣的第一批港籍大廚。二十四歲被挖角來台坐鎮「富瑤海鮮餐廳」,以精緻廣東大菜收服台灣人味蕾。熟客劉建峰說。他二十多歲跟父母上富瑤吃何慶輝的菜,一吃就是二十年。談到何慶輝做的炒石斑球,「外面做的容易散掉,他做的就是很彈牙。」他最佩服何慶輝煲湯功力。「我對味精很敏感,他的菜都是用上湯調味,非常純。」

這會兒看何慶輝不急不徐的做傳統喜慶粵菜「玉簪明蝦球」。將翠綠芥蘭一根根直挺挺的穿進蝦身,串好之後不是如傳統手法過油,而是用熬了一整天的上湯去汆燙,「這樣更有甜味。」陳紹、蒜片一下,瞬間酒香瀰漫。清燙過的大明蝦剔透如水晶,肉質緊實鮮甜,芥蘭菜油嫩,梗的口感和蘆筍一樣清脆。

雖掛名行政主廚,何慶輝至今依然親自掌廚,手腳比他的國語俐落得多。猛烈火光中,一晃鍋,鮮鮑、藕片、黃耳……,在半空連成一道拋物線。誰想得到這雙手還去過熊掌毛、料理過穿山甲,在沒有保育法禁捕的年代,那只有在粵菜秘笈(上圖)中出現的奇珍,他全處理過。「廣東菜幾乎無所不用,他們常講:『香港人除了人肉什麼都吃。』」何慶輝半開玩笑的說。

這些珍奇料理乍聽很嚇人,但更細膩的功夫是藏在這些昂貴食材到手後,如何料理才能變成絕品美味。正因這些繁複處理,讓何慶輝對於食材功效、搭配,以及如何除去腥臊、引出美味特別鑽研。像「夜香冬瓜盅」這道經典的喜宴菜。看起來步驟簡單,其實集合了十二小時的工。何慶輝像中醫一樣隨口就一串:「竹笙爽口,響螺滋陰補腎,敏魚花膠(魚肚)富含膠原蛋白,這貴婦特別愛喝,對皮膚美容非常有效。」他曾經一次出一百多盅。

特選四公斤重、直徑十九公分的老冬瓜,當容器才不會軟塌。籽挖空,先在內壁抹鹽,倒扣以後入籠蒸個十分鐘,「冬瓜會化成水,鹽巴吃進冬瓜肉,才會有鮮味。」入高湯及食材後,再蒸二至三小時,湯面撒上無農藥的夜來香花即完成。淡淡的夜來香撲鼻,瓜肉軟綿,湯頭鮮明,若是再配雞或排骨肉感就太重,配上嫩中帶脆的花膠、響螺正好。竹笙則像海綿一樣吸盡上湯精華,一咬就噴汁。

這倒入的高湯也有黃金比例,干貝加十二公斤的老母雞、八公斤的後腿肉、六公斤的金華火腿熬八小時。看來清澈卻濃郁,這裡頭又藏了個當年師傅點醒他的煲湯秘訣:不撈油。「一般人看到上面結油就拿掉,但其實油封住香味才會鎖在裡面。」於是他叮囑團隊,油千萬別急著撈,八小時後再開封,取出來的湯才夠濃純香。

我好奇問他為何香港湯品就是比較好喝,何慶輝說,不管蒸魚或煲湯,不可躁進,要蒸十分鐘,就不可以九分鐘去掀開來看。「一開鍋那氣就散了,必須一氣呵成。這是我師傅點醒我的。」他的樣子,彷彿訴說一個武林秘笈。

維多麗亞公關副總監謝蓓瓊表示,東餐廳的確因菜色路數變更,流失不少客人,但「欣賞廣東大菜的客人也逐漸流了進來。」何慶輝這批做大菜的師傅,曾把香港的魚翅燕窩、滿漢全席引進台灣。隔了二十餘年,這位謙遜又低調的師傅,一身好本領,再次復興廣東老菜、完美上桌時間,也正在倒數了。

alive檢:想吃正宗廣東老菜,來這兒就對了!

服務:態度親切和善

環境:寬敞雅致

價位:偏中高,如點高檔食材的老菜系列則價值不菲

用途:宴請長輩或商務客戶均相當合適,備有包廂

交通:鄰近台北捷運「劍南站」

小檔案_何慶輝

維多麗亞酒店行政主廚,52歲
入行40年,將廣東大菜帶進台灣首批大廚
堅持的粵菜精髓是:講求原汁原味,熬出食材的精華

info報給你知_維多麗亞酒店東餐廳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敬業四路168號
電話: 02-6602-5672
費用:夜香冬瓜盅、玉簪明蝦球、番紅花炒鮮鮑,皆須事先預訂,價格電洽
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100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