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入山林 紓暢肺氣

跟著節氣動》秋凍、尋果、登高、養心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民間流傳一句養生諺語「春捂秋凍」,意指在春、秋這兩個冷熱轉換的季節,要讓皮膚漸漸適應溫度變化;春天時大地回暖,先別急著褪衣解熱,否則容易著涼;而秋天颯爽,有些人急著立刻把自己包得嚴實,其實是錯的,少了冷空氣的鍛鍊,身體的自然防寒力降低,到了嚴寒冬天,一接觸到冷空氣就立刻向風邪繳械投降。

「秋凍」,是秋天生活行動上很重要的養生概念。

陳潮宗中醫師也表示認同,「讓身體去適應自然溫度對養生有幫助。」但也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要量力而為。秋天的活動不宜過度劇烈,他列舉二項適合做的活動:慢跑、登高。「慢跑能增強血液循環,減少心肺功能衰老,且秋高氣爽的氣候到大自然環境慢跑,就像是做『空氣浴』,越跑心情也跟著暢快。」

「秋日登高」常被視為重陽節的民間習俗,陳潮宗表示,其保健功效其實確有根據。從運動角度來看,此時登高的溫度變化最頻繁,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類似「秋凍」的概念。登山時隨著高度的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加上氣壓變低,「能暢通肺氣,增加肺活量,血液循環增強。」

然而,登高不是要攻頂,住家附近的郊山就可以,陳潮宗表示,秋天的天空水蒸氣少,澄澈乾淨,站在高處遠望,心情就開闊了起來,此為養心。

所以,秋天起來到山裡散步動一動,讓自己體會一下秋凍吧。而且,秋天的山,更是有著你想像不到的野趣等著你!

新北市新店區的「花園新城」,是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老社區,吸引了一群討厭喧囂、熱愛自然的城市人移居於此,編纂自然書籍十多年的徐偉與張碧員夫妻檔就是其一,他們以豐富的經驗帶大家體會秋天入山的趣味。

我們造訪時,剛過「秋分」,秋颱雖沒進來,強風卻掃得滿山落葉翻飛,張碧員望著門口遍地雜亂苦笑說:「沒辦法,每次風一大就這樣。」念歸念,從租住有桐樹的大院子換到現在面山的二樓公寓,二十多年來怎麼搬,還是在這社區打轉,就是貪戀窗外那四時變化多端的山景。他們家的大窗沒落地,四四方方的就像一幅畫框,框住三百公尺之遙的青山,不必刻意外求,只消一抬頭,就看見四季的變化。

不過,除了欣賞這幅「會動」的風景畫,更美的還是走入後頭的「四份子產業步道」。

後山,雖然已過秋分,低海拔的山色依然蓊鬱,只有陸續開的白匏子花序用鏽黃將山頭妝點的略帶秋意,風一吹,灰白的葉背翻起,又增了一色。略帶冰冷的舒爽氣溫忠實反應了季節,連露在空氣中的手臂毛孔都吸進了涼意。

走在秋天的山林,真的有森林浴的感覺,樹冠結成蔭涼的綠色隧道,落葉枯枝鋪滿柏油路,一路上小黃蝶像花瓣一樣飛在草叢間。少蚊蟲、免流汗、可以貪婪的大口呼吸,還聞到桂花和檳榔花的幽香。張碧員笑說:「我們兩人老花眼嚴重,但看鳥、看昆蟲都很清楚。」秋天時節,抬頭望常可看見猛禽、候鳥,晴朗高空中的小黑點,可能就是大冠鷲、赤腹鷹、松雀鷹、灰面鵟鷹……展翼飛過。

低頭看地面,則可撿到一些造型特殊的果實。「春天的花很美,秋天則是果實比較精彩。」張碧員說。

「尋果」是她走秋山的一大樂趣,尤其是颱風過後,有許多新鮮樹果被吹落,撿回家裝在玻璃瓶或小木碟裡,怎麼擺都好看。初秋落果還不多,但我們運氣不錯,碰到最經典的兩種。一種是「珠寶系」,外型小巧圓潤,色澤繽紛,就像寶石般華麗。如紫色的杜虹,越到深秋顏色會越飽滿,還有與桃紅花萼共存,藍綠色果實的大青。另一種則是「鄉村系」,以松鼠最愛的殼斗科植物為代表,如一圈刺毛的栓皮櫟、像小陀螺的青剛櫟、戴安全帽的小西氏石櫟。還有如小流星錘的楓香果實、稜角分明的紅花八角果實,像一艘小船的銀葉樹果,帶著三葉翅膀飛旋而下的黃杞果實。張碧員特別拿起一串裡白葉薯蕷,三片果莢如蝴蝶的翅膀,開裂之後,裡頭如蟬翼般包覆的六片果實就會飛出來,開始新的生命旅程。

「來到大自然玩,不要預設立場想要發現什麼,就是漫無目的的散步。」徐偉笑說,聽秋蟬、撿秋果、聞秋香,不設限就會有意外新發現。

「自從搬來後,就很少生病了。」張碧員笑說,起初走後山得花半天,中途還數次休息,回家四肢癱軟,喘得要命。現在她每天早上六點送完小孩上學,就會來這裡走一圈,不消一個半小時就能走完,回來後還能精神抖擻的繼續工作。放慢步調,聆聽季節的聲音,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養生的仙丹靈藥。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