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哇!搶吃失傳的私房味

老饕團挖出師傅不上桌的菜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吃飯也要揪團,還要繳年費?乍聽很難想像,但轉個念想,就跟出國旅遊一樣,自由行像探險,但容易踩地雷,若是達人帶路的包套行程,有人先行掃雷,還附導遊解說,甚至有此團限定的獨家享受,你,想當背包客還是老大爺?

看準有錢卻沒閒的金字塔尖族群需求,由《ELLE》雜誌前總編輯許心怡及一群老饕好友共同組成的「愛飯團」開張。光鮮亮麗的時尚雜誌總舵主,轉這麼個大跑道,「因為我自己太愛吃了!」許心怡爽朗的笑說。父親是廚藝了得的湘菜大廚,家裡秋風起就有雞湯,冬天到就用羊肉補身,也養得她從小就嘴刁,對美食也有股痴狂。即使是身處對體重錙銖必較的時尚界,她仍吆喝一票人馬到處吃喝。

去年她離開待了大半輩子的媒體界自己創業,當她決定要把私密的「心怡飯團」經營成公開的「愛飯團」,就再也不是朋友開心吃喝這麼簡單。

推薦餐廳最怕遇到,你的經驗美好如天堂,朋友去的時候卻是天打雷劈的地獄。偏偏,愛飯團就是要塑造這個「僅此一次」的獨特和驚喜感。否則參加飯團的年費一千九百元,每一場餐費也不算平價,團員當然希望這張會員卡帶他們通往的是絕無僅有的獨家美味體驗,「好吃」不夠,要「Wow」。但扣緊「獨家」的主題,經營四個月,繳費會員也有二百人,一個月她就得出團七、八次。

「飯團的成員其實個個都很懂吃,要應付這些饕客,一定要讓他們驚豔才行。」許心怡說。

首先菜單一定要特別,這方面靠的就是她與開團達人們多年累積的人脈。花時間溝通,挖主廚口袋裡的私房菜就是獨家感的來源。也曾踢過鐵板,老闆會質疑,為什麼要點店裡沒有的菜?下次別的客人點不到又要罵……。許心怡往往耐著性子跟他們磨,「第一,我不砍價,但是我會清楚告訴他我不要什麼,希望換成什麼。」碰過店家一開始用高單價的宴席菜來搪塞,「我就說,現在松露不是季節,鮑魚也沒必要,能不能就給我很好喝的南瓜湯?」透過這樣一來一往,老闆知道她不能隨便唬弄,反而會惺惺相惜,「他們知道我帶來的都是好食客,就像找到知音一樣。」

另外,因為都會以餐配酒,所以包括出菜順序都要跟店家討論。她還會自己先帶酒去試菜。「對廚師來說,也是他們可以大膽玩的地方,平常不能量產的菜色,都可以在這個餐會實現。」

他們辦在私人空間的餐會,偶爾會找來還沒有開店的素人私廚。在開放式的廚房裡,很受網友歡迎的西班牙帥哥主廚Pablo Lorenzo一邊做菜,一邊說菜,賓客們都被香味勾來流理台,許心怡還會適時大喊:「開鍋囉,要拍照的快來!」大家就圍著主廚猛拍猛問,這難得的場景非常獨家。找到有潛力的明日之星,也是許心怡想要透過飯團成就的事。

在愛飯團的會員裡,許多是從四、五年前就陪著許心怡到處吃吃喝喝的「老飯團」,而新成員的加入,對他們來說一開始也有點彆扭,「不過,吃就是最好的語言,加上喝個幾杯,大家就變熟了。」老團友宋曉梅笑說。「而且團長Cindy(許心怡)就是開心果,能夠把氣氛炒熱。」

至於收年費,「應該的,其實是我們佔她便宜太多年了!」也是老團友的黃昭景說。以前的團頂多一個月一次,而且都以台北地區的中餐廳為主,現在多了異國料理、品酒會,甚至開拔到台南、宜蘭,選擇多元,「讓我也開始喜歡上紅酒。」他說。

開始收費後,很明顯的在「服務」上更加細緻,「以前我們酒都瞎喝啊,想喝的人自己帶,現在Cindy會依照菜色幫我們配好酒,還會介紹為什麼這樣搭。」宋曉梅說。甚至,當主廚不擅表達時,她還得跳出來,介紹主廚來歷、料理的典故,功課做足。

而另一件被她稱為「使命」的,是一系列「搶救老味道」的主題團。還沒有成立飯團前,她與一掛好友都是跟著美食家朱振藩,鑽進小巷小弄吃些看似不起眼,實則硬底子的飯館。她還記得有回跟已故設計師好友黃淑琦,穿著迷你裙、蹬著十幾公分的高跟鞋踏進永和菜市場,就為了吃一家台菜老師傅的龍鳳腿。

還有歌手郭靜爸爸的油淋乳鴿,許心怡到香港、上海都找不到比他好的。「最後一次去找他,說做不下去了,但最寶貴的滷汁還沒丟,冰在冰箱可以撐一年,但若沒人要做的話……」無奈的神情讓許心怡難以忘懷。

因為敵不過市場洪流,老店熄了燈火,或淪為只賣炒麵、客飯。少了知音,川菜從此只剩宮保雞丁,粵菜就是燒鵝烤鴨,可惜了老師傅的手藝。「其實老餐廳只是需要一點人氣」,因此,她開始回頭找這些老菜,只要有機會吃到讓她驚豔的,她就來開團。

台北市吉林路上的「吉林川客小館」是她的第一步。此小館地處冷僻,裝潢與菜單都很家常,店裡就老闆娘都小芳和一位廣東老師傅。平日人少,附近的上班族都是來買炒飯。但你吃過她的菜就知道,不簡單。粉蒸排骨滋味極好,紅燒獅子頭屢屢被名美食作家蔡珠兒、王宣一點名稱讚。沒想到,原來湖南老菜才是老闆娘拿手。

碰巧,許心怡也是湖南人。「真正的湖南宴席菜,其實一點都不辣,但很重胡椒,都是蒸菜居多。」許心怡說。果然,開出的蘿蔔糕、凍茄子、剁椒魚肚、扣金銀財寶、銀蘿燒肉……,都用到蒸菜技巧,不但能化肥肉的油膩,也把醬汁的味道吃進去。像是蘿蔔糕,簡直就是一坨泥。「這才是正宗的湖南蘿蔔糕,上桌前才打!」都小芳說。

湖南蘿蔔糕單純只有蘿蔔和在來米粉漿,不用模具,蒸成水一般的質地。只見老闆娘一手握十支筷子,一出籠快速倒進油和胡椒,使勁兒的拌,攪到像麻糬的黏稠質地,那胡椒和蘿蔔的嗆香也直往鼻心竄。滿溢的一「灘」蘿蔔糕上桌,眾人也好奇。「這叫『稀呼拉』,看起來稀,但你拉起來它不會掉!」都小芳解釋。冬季蘿蔔絲絲的清甜,邊吃邊凝固在筷子上很有趣。

「湖南人過年一定會包蛋餃,還有炸酥肉,我把這兩個結合,加上滷白菜一塊兒蒸,再倒扣過來。」黃橙橙的蛋餃,得一個個用炒菜鍋邊煎邊包餡兒,五花肉要先醬油醃兩天再炸。最後淋上白菜滷汁,就是「扣金銀財寶」,味濃湯鮮。

「我以為湖南菜都是辣的!」吃客的驚奇之聲此起彼落,許心怡則像花蝴蝶似的滿場跑,爽朗的笑聲把酒酣耳熱的氣氛帶得更嗨。不只是吃飯,這是一場食客與廚師交心的宴席,應該也是這個愛飯團最大的價值。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