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農夫是最好的老師

探訪台灣第一個小農市集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合樸農學市集創辦人陳孟凱,在市集的荷松開講中介紹工班的成立,與造屋的願景。

九點剛過,合樸農學市集陸陸續續湧入人潮,不是趕集似的採買,大多是熟門熟路的領著親友孩子先找好位子,或在草坪鋪上野餐墊,再到各攤位上閒聊幾句,接著帶點新鮮的豆花、豆漿、黑糖糕、堅果、果醬與涼麵,圍坐一起先吃頓豐盛的早午餐。等孩子在草坪上玩累了,桌上也差不多空了,才慢慢往攤子晃去,採買下週的新鮮蔬果。 「歡迎光臨我們的心靈美食區,」陳孟凱解釋說,今天市集試著將原本分散各處的理念攤位集中,以圓圈概念營造出如自家客廳般的舒適感,讓消費者可以坐下,和各個攤位的志工做理念的交流。

兩個專程從新竹來市集的大學生,專注的聽著志工解釋「藏種於農」的重要性;一旁的台中荒野保護協會與樹醫生,也忙著向消費者推介自然理念。不一會兒,有機棉攤的薛焜中化身導覽員,帶著共學團的大小朋友,在「食器貸出」的攤位前解釋一次性餐具對地球的傷害,以及如何透過「刮、噴、擦」,把租借來的食器做初步的清潔。 合樸農學市集在二○○七年創立時,就將推廣教育列為重點,透過「好好生活、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讀書」的「四好」主張與課程,創造有機的消費人口。

「農人是最好的老師,」陳孟凱說,只是有些生產者不擅言辭,這時熱心的消費者就成了最佳志工與宣傳者。這個沒有過路客,也沒有任何市集標示的市集,因為消費者一個帶著一個,慢慢的打開知名度。然而隨著全台小農市集一一開辦,擅長經營管理的陳孟凱很快察覺潛在危險,「一旦大公司挾其雄厚資本進來,一般市集根本無法競爭。」解決之道,就是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形成社群。 「當買賣雙方成了朋友,就算有新市集出現,也只是好奇去看看,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市集,因為這裡不僅是買賣,更有共同理念、熱情,且已內化成彼此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人會出賣自己的生活。」 當初因為先生罹癌,開始接觸有機並從事手工皂製作,進而成為合樸農友的左莉貞,對於這種「社群力」感受尤其深刻。

「市集的帳棚都是農友自己買的,大家聯手搭、拆,這種共同的歸屬感很強,不是做完生意就走。」社群的最大基礎在於信任,農友即代表品牌,而非政府發的標章。「合樸不看認證,我們要認識的是生產者。」左莉貞說,初次加入的生產者,合樸會先邀請至市集聊聊,再透過產地拜訪查看耕作方式與理念,就能知道是否是對環境、土地友善的耕作者。 清華大學水木書苑的負責人蘇至弘用「深深被打動與感動」來形容對合樸農學市集的感受,「看到台中有這麼一群人,為了共同、公眾的利益而努力,也讓我興起讓這樣的模式在家鄉新竹出現的念頭。」

二○○九年,蘇至弘開始與一群理念契合的朋友,在新竹創立了「竹蜻蜓綠市集」,在「市集加入流程」裡便開宗明義的表明,「請先來市集逛逛、認識我們,也讓我們認識你。」 「社群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一群人和我往同一個方向走。」左莉貞說,市集結束後,大夥會一起收拾,把公用物品搬回儲藏空間,聚聚聊聊,幫當月壽星慶生,交換自家的物品。「就是家人,除了自己家人外,還有另一群家人。」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