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維繫萬物平衡—卡納克人(Kanak)

新喀里多尼亞的傳承者

2021/07/15

  • 文字 / 撰文|蔡舒湉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LINE分享 FB分享

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是法國在西南太平洋的海外領地,在此生活著的卡納克人(Kanak)屬南島語系分支,族群敬重大海,亦重視文化傳承,日常工藝與自然、部落和祖靈密不可分。

吹奏海螺貝殼時,卡納克人聽到的是酋長的到來,以及祖先的聲音。面對被法國長久殖民的政治現狀,海洋民族透過日常工藝與祭典儀式鞏固部落信仰,藉由揮灑藝術,他們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昂首闊步。

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

法屬領地新喀里多尼亞位於美拉尼西亞,土地面積共1萬8,576平方公里,首都在努美阿(Nouméa)。島上的族群卡納克人(Kanak)屬南島語系民族,約11.2萬人,占總人口41.2%,傳統信仰是祖靈崇拜,現多是基督徒。豐富的傳統手工藝表現對祖靈的崇敬,並透過舉辦藝術節與成立堤堡文化中心,積極傳承傳統藝術。



維繫與萬物間的平衡

卡納克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1600年的拉皮塔(Lapita)文化,古老的拉皮塔陶器裝飾幾何圖案和人臉造型,部落婦女亦常用編織術創造日常用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藝是木雕,常見意象如鷹、古代神祇、毒蛇和烏龜,用於裝飾面具、門窗邊框裝飾和flèche faîtière,從中也凸顯部落信仰。

以卡納克人屋頂的「flèche faîtière」為例,這種長矛或尖頂狀裝飾被視為「祖靈的歸宿」,中央戴頭冠的面孔象徵祖先,穿過海螺貝殼的長桿代表祖先的聲音,承接立柱的底座意指透過酋長連結部落,尾端展開的尖刺則可防止惡靈入侵。


卡納克人信仰祖靈崇拜,在進入村莊或舉行祭儀時,會拿雕刻幾何圖形或農漁意象、塞滿藥草的竹杖防範惡靈。

舞蹈通常與祭祖和人生大事有關,舞者會在身上塗抹繽紛色彩吸引祖先的注意,而裝飾樹葉和羽毛的木面具則代表連結無形世界。例如有以踩踏竹筒、拍樹皮板,伴隨大批舞者的叫喊和口哨聲為特色的pilou-pilou舞。

捍衛卡納克文化主體

依海為生的太平洋民族相當敬重大海,自古重視保護資源與環境。最著名的家常菜Bougna亦飄逸海口味,作法是將芋頭、番薯拌攪椰奶,再加入豬肉、雞肉或海鮮,最後再用香蕉葉裹起來在熱石頭上的土爐烤熟。

1853年新喀里多尼亞被法國吞併,1956年成為法國的海外領土,此後獨立運動前仆後繼,更激起卡納克人的文化自覺。

1998年在首都努美阿成立的堤堡文化中心得名自獨立運動的卡納克領導人Jean-Marie Tjibaou,建築由義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設計,中心定期舉行藝術展覽,其中也包括四年一度的太平洋藝術節

卡納克文化復興運動不僅重拾民族自信,更成為太平洋民族典範,啟發新一代推廣傳統藝術。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2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