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牽手圍圈,烘托阿美星系

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愛上自己的身分

2021/03/23

  • 文字 / 撰文╱蔡舒湉 圖片提供╱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
LINE分享 FB分享

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Suana Emuy Cilangasay)在臺南成長,10歲回到群山環抱的臺東,才得知自己刻意被掩藏的阿美族身分。他從教會開啟音樂道路,日後成立CMO樂團、加入歐開合唱團,跨越東西文化並妙用傳統古調,精彩共榮古雅與現代。

在每個感恩慶祝時刻,手牽手的族人如同日月星辰溫柔包覆世界。蘇瓦那說:「我們沒有線段式的歷史,圍成圈歌舞後,千年古調、祖先的智慧與族群精神,都會跟著不斷旋轉。」他嘗試將圍圈文化帶入每個分享場合,「牽手是快速和解和理解原民文化的方式,先了解,就能透過這個方式獲得感動。

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Suana Emuy Cilangasay)

臺東關山阿美族人,生於1983年,同時擁有阿美族、撒奇萊雅族與荷蘭血統,為歌手、音樂製作人、詞曲創作者、樂團音樂總監、劇場創作者。作品以西洋古典樂出發,結合原民傳統古調與多元文化音樂風格,探問生命與社會議題。

重要經歷:
2010年共同創立「CMO創造音樂室內樂團」並擔任音樂總監、駐團編曲。
2012年加入歐開合唱團。
2013年歐開合唱團出道作品《O-Kai A Cappella》專輯獲得美國當代阿卡貝拉協會最佳爵士專輯獎、第24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評審團獎以及最佳重唱組合獎。
2016年CMO《自由的旅程》專輯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
2018年CMO《直美》專輯榮獲第29屆金曲獎原住民語專輯獎。


被父母隱藏的原民血統

他出生臺東關山,小時候在臺南新營長大,父親是營造業工人,母親從事成衣業。為了讓4個兒女融入當地,父母選擇隱瞞孩子的原住民族血統。「可能民風比較保守,種族之間不了解,才有看似對立的狀態。」10歲時,蘇瓦那回到東部跟外婆、阿姨同住,才發現自己的根源,但外婆只會說阿美語和日語,祖孫倆時常雞同鴨講。

2015年祖母過世後,蘇瓦那決心維護自己的原生文化,跟著擁有母語教學資格的乾媽學習母語,深入地認識阿美族的歷史與神靈傳說。「阿美語是富有情感和意境的語言,譬如雞唸起來很像雞叫聲,風則是輕拂臉上的風聲。」因為通曉日文,他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也發現阿美語其實受日語很大的影響。

蘇瓦那以音樂記錄祖母哈樂滋.星星安的生命故事,吟唱出屬於阿美族人的文化傳承。


反差中創造音樂進行式

小時候和外婆一起上教會、唱母語詩歌,之後自學演奏大提琴、鋼琴、打擊樂。受環境和經濟條件限制,蘇瓦那鞭策自己無師自通。「我的第一把大提琴是朋友給我的,只要我能夠想盡辦法拉出好音色,價格不代表價值。」他在基督教會創作詩歌和演唱,再慢慢開展編曲、錄音、製作與戲劇編導工作。他鍾愛弦樂器溫潤多變的表情,並結合打擊樂賦予強烈的反差感,擅用古典樂、傳統族語吟唱等古老元素述說當代。

為了支持夢想,他廚房內場、工地、飯店業、報社等各種打工都做過,也逐漸北遷。2010年與3位阿美族青年共組「創造音樂室內樂團Creating Music Orchestra」,並擔任團長。「我沒有受過正規音樂教育,所以很能理解受條件限制被排除的心情,創立CMO就是希望能建立不一樣的平臺。樂團需要共存共創,所以我使用『ing』象徵不斷進行,而不是被定義。」2012年他加入歐開合唱團擔任男低音,亦與各界音樂人合作,擴展豐富的價值觀。

異國傳統共融音樂血脈

喜愛日本風俗的蘇瓦那常到沖繩旅行,他發現當地充斥各式各樣的語言,但島嶼之間的語言不太通行,族語消逝得很快,於是開始在沖繩做田野調查,並帶領CMO團員到宮古島認識當地的古調和神靈文化。費時2年籌備的《直美》專輯象徵「具直韌生命力的阿美族人」,概念以他的母親、阿姨與乾媽的生命故事為原型,反映母系社會的女性成長。專輯也收錄宮古島傳統語言和音律,如〈安娜伊娜〉與宮古島歌手Hirara Maxi合作,細膩地融合當地近乎失傳的古調。

在眾多巡演經驗中,蘇瓦那最難忘2019年在加拿大表演,趁著空檔,他拜訪加拿大原住民的生活領域,並參訪溫哥華的原住民博物館。「我最震撼的是,加拿大去掉白化政策,並誠然向原住民道歉。在任何公開演出的藝文活動,加拿大表演者都會在演出前感謝土地原本的主人,對原住民表現最大的敬意。」蘇瓦那力求回到事情的本質,現代的方式推廣傳統。儘管CMO和歐開多次入圍重大音樂獎項,他鮮少戴上光環。「我不會渲染得獎,對創作也沒有任何影響。少做主流的好處是文化教育不會事先被定義,更多的非主流才能在破滅之前被挖掘出來。」

蘇瓦那總是全心投入每一次演出,希望透過音樂傳達文化脈絡。


〈寂止〉唱出生命循環

每張專輯,蘇瓦那都會特地安排用簡單的族語建構深刻的意象,幫助失落的原民學習母語。2019年發行首張個人創作專輯《那希Nashi》(日文「虛無」),他用原聲帶概念重現音樂劇場《薩奇萊雅美斯》曲目。其中〈寂止〉探討生命和土地的關係,他說,縱使個人有限,但宇宙無限。「阿美族文化蘊涵大量的自然智慧,懂得如何與大地共存共榮。就算整個世界都毀滅,抑或是荒蕪了,只要有一滴水浸入這片死寂,就能重新長出溫潤的枝枒。」

2020年發行的《霍格的天體》以環星系象徵阿美族的圍圈文化,蘇瓦那說這是他以第一人稱表述對生命的新想像,過去拘泥的想法也豁然開朗,聽起來或許寒冷,但核心火熱。他在〈更像個人〉首度挑戰粵語,邀請香港音樂人創作詞曲,喚醒人們無懼劇烈變動的社會,懷抱希望和信念走向未來。「身而為人應該更加自由,關懷土地與人權。」

蘇瓦那始終柔軟,鼓勵大家用謙卑的方式以自己的文化為榮。「別害怕跟別人不一樣,因而排斥了自己的文化,傳達好訊息就不致被歧視。想影響世代,最有力的出發點就是要愛上自己的身分。在分眾的時代,你是特別的,學好族語才能好好支撐我們的生命。」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89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