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要感恩,也要趕小鳥

賽德克族收穫祭 Qlasan Tninun/Smesung Kmetuy

2020/12/28

  • 文字 / 撰文/林瑞珠 口述/高玉美 插畫/余鴻文 Awi Maruda
LINE分享 FB分享

過去,賽德克族人不用擔心小鳥會吃掉收穫好的小米,而且只要種植幾株小米就足夠家庭吃飽一整年。但是為什麼現在不僅要種好多小米、趕走小鳥,還要舉辦收穫祭呢?原來,這背後有一段關於偷懶的故事⋯⋯。

過去農獵時期,賽德克族人以「燒山田墾」的游耕方式在山上耕作,種植小米(masu)、地瓜、芋頭等作物,小米1年僅能於春天播種1期,過完冬天就得墾地,大概在2、3 月播種,但在年底前,族中耆老就會舉行感恩收穫祭,來感謝高山、大地、祖靈帶來的豐收。

這是一個簡單的祭典,每年歲末年終,族中耆老便會召集族人,選定某一天夜裡,由最德高望重的幾位耆老,每人帶著一把小米到山上田裡舉行象徵性的播種儀式

他們手上的小米都是上一季剛收成並精選出來最漂亮的小米種,之所以都在深夜舉行,是為了避免播種的小米被小鳥、小蟲們吃光。這個儀式會在天色初明之際結束,然後返回部落與族人歡聚。

其實,原來賽德克族人是不需要這麼小心翼翼的,因為在古早年代,1粒小米就能煮出一大鍋小米粥,足夠全家人吃飽,那時候族人不需要辛苦地工作,1 年中只要好好種出幾株小米,就能讓全家人食用一整年。當時,族人用竹管穿耳洞,上山工作的時候就會藏幾粒小米在耳管裡,到了用餐時間就拿1 粒來煮。

有一回,一位族人跟著大家一起上山工作,因為他比較懶惰,就留他在工寮裡煮飯,但是他覺得每天要煮1 鍋小米粥,就要把小米剝殼,還要砍柴火,於是他把所有的小米都放入鍋中煮,希望煮1次可以吃好幾天。就當小米要煮熟的時候,鍋中小米卻愈脹愈大。最後小米粥從鍋子裡溢出來,全都變成了麻雀飛了起來

從此小鳥就知道人們在種小米,總會飛來偷吃,族人須在小米結穗後努力地趕走小鳥。也因如此,賽德克族人更懂得珍惜上天的賜予,所以舉辦收穫祭,也要趕走小鳥,免得牠們又偷吃珍貴的小米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89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