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魯凱族的石板屋

冬暖夏涼會呼吸的房子

2020/11/25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傳統原住民族蓋房子多就地取材,臺灣北部多竹林、木頭,所以多見竹屋、木屋;南部多板岩、頁岩,分布於南臺灣的魯凱、排灣族及少數布農族多取用石板建造住屋,充分顯示原住民族的自然應用與科學精神。

走訪臺灣山林,總有驚喜,可能在某個山彎平臺,或沿著產業道路來到某個岔路,也可能是登山路徑上的平坦處,會出現一棟竹屋、木屋,或一棟石屋,這些與環境融合的低矮房子,看似簡陋,其實簡單而且設備齊全。那些房子有些是山上工寮,也有些是原住民族的民居,喊一聲有人在嗎?很可能就出現一、兩位老人家,問聲好,聊兩句,原來孩子都在城裡工作,老人家住不慣山下都市叢林,覺得還是老家老房子好。

新形態石板屋 傳統融合現代

究竟老房子有什麼吸引人之處呢?住在屏東縣霧臺部落的耆老杜瑞龍表示:「因為石板屋冬暖夏涼啊!

屏東霧臺鄉的魯凱族人雖然經過多次的遷村,但仍有許多部落保存著建造石板屋的傳統,縱使舊部落多已經傾倒,新部落仍就地取材,以石板為建材,甚至融合現代建築形式重建成新形態的石板屋,霧臺部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杜瑞龍的家還是以石板為主要建材,但比老房子高廣明亮,他把屋頂加高,如同現代人把室內分成客廳、臥室、廚房、廁所等空間,大門一進去就是客廳,他把傳統建築格局中原本室內周邊靠牆的石板床加高變窄,鋪上月桃葉做成的蓆子,便成為舒適的長條靠牆椅子,客人來了,桌子一擺,茶點一上,就可聊天喝茶吃點心,十分愜意。

有別於過去,現代魯凱族的石板屋會依功能將室內空間分區。

石板有縫隙 通氣不悶熱

石板屋住起來舒適,不是沒道理的,因為石板厚,夏天可以隔熱,冬天得以保溫,加上原住民族都會在房子裡設個火煻,可以煮食,也可以取暖,所以住起來冬暖夏涼

在《臺陽見聞錄》中就有一段對南臺灣原住民族石板屋的描述:「以小石片竹圍牆基,大木為樑,鑿石為瓦,寢處以鹿皮,屋中置火爐,無冬,無夏,燃榾柮不令絕。」

為什麼在屋中置火煻卻不會氣悶呢?因為以石板堆疊城牆時,不使用任何膠著物,之間有縫隙,所以夏天可以通風,不會悶熱,即使在室內火煻燃火時也能使空氣對流,白煙順著砌牆、屋頂的空隙往外飄,沒有煙囪也不會嗆鼻,冬天門窗緊閉,也不會二氧化碳中毒,可說是原住民族的「綠建築」。

由於石板屋不使用任何膠著物,石板之間具有縫隙,即使室內使用火煻燃火時,空氣也能對流順暢而不悶熱。


石板層層相隔 堆疊不易傾倒

為什麼不用黏著物卻不會倒塌呢?魯凱族的祖先很聰明,在處理石板堆疊的時候,每一層石板與石板之間的間隔點不會落在同一個位置,會間隔著堆上去,就像漢人砌牆,磚塊疊疊向上,層層相隔,重心平均分布,互相堆疊,就不容易倒下了。

傳統石板屋的建築工法還有一項特色,就是不怕雨水,因為屋頂的石板採用魚鱗般的排列法,下層先鋪,依序往上疊,才能防水,而且還要選用顏色接近黑色、較硬的石材,才能在太陽長期曝曬之下不會裂開

一個空間 多種功能

現代魯凱族的石板屋已經和杜瑞龍耆老家一樣,會依不同功能分區,不過老部落的石板屋可不是這樣。

住在高雄茂林部落的耆老魏頂善,他說住在山上石板屋的時候,一踏進門就面對室內穀倉,隔著樑柱就是室內空間,廁所、豬圈、墳墓也都在屋裡。中間是起居室,地下則是老祖先長眠的地方;前窗、後壁都有石床,未婚睡前窗這邊,老人家睡後壁那邊,女人睡內側,男人睡外側,可以保護全家;靠近內側還有廁所及豬圈,旁邊是火煻,是個飲食起居、生死與共的居家空間。日本殖民政府先強制族人將祖先的墳墓遷出,再將豬圈、廁所外移,並在舊部落蓋公共廁所,藉以改善族人的衛生習慣。據魏頂善表示,五歲遷村到茂林部落現址時,就不再有室內葬了,豬圈及廁所也分開設立了。

石板屋聚落 珍貴文化資產

近年因石板屋聚落的景觀獨特性,不但讓屏東的石板屋聚落成為觀光熱門景點,也於西元2016年被「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orld Monuments Fund, WMF)」列入「2016世界文物守護(World Monuments Watch)」的名單中,霧臺鄉的魯凱族石板屋聚落和全球36個國家,50處珍貴文資場所同列名單

在此之前,屏東的舊好茶部落的魯凱族石板屋聚落,已被認定為國定古蹟,魯凱族的石板屋建造技術也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列入「保存技術」項目。

石板屋是臺灣原住民族珍貴的文化資產,需要國人珍惜重視。圖為舊茂林的石板屋聚落遺址。


其餘諸多的老部落,例如舊茂林,或者排灣族的老七佳部落,同時也因為近年文資保護的關係,受到多方面的重視,這些都是在確認石板屋是臺灣原住民族的珍貴文化資產,相當值得國人珍惜與重視。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71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