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堂和菓子》一樣紅豆不同感受的限時甜點
明月堂╳和菓子
2015/08/18
- 文字 / 游惠玲
「御萩」,是日本人賞月時吃的甜點,香軟的紅豆泥還帶著紅豆皮,包覆著香Q糯米;「吹雪」,外皮以蛋白和糖做成,鋪在鬆軟的紅豆餡上,外型猶如風雪吹拂過村舍之後所留下的殘雪景象;「最中」,如蜜汁般的紅豆餡藏在酥軟的糯米餅皮裡,一同在嘴裡融化;「羽二重」,紅豆粒餡被糯米做成的麻糬外衣包裹,其薄細柔軟的觸感,像是日本珍貴的「羽二重」絲綢。
同樣是以紅豆加上白砂糖做成的紅豆餡泥,在「明月堂」裡,卻有十來種不同的滋味。以「饅頭」(編按:以小麥粉、糯米粉做成外皮,包有甜內餡的小包子)為例:「柚子饅頭」外皮帶著柚香,搭配的內餡是紅豆粒餡,紅豆皮清晰可見;「焦糖饅頭」內包紅豆細餡,才送到嘴裡,就化了開來。
明月堂第二代老五周宜雄說,不同的和子,就有不同的內餡,同是「紅豆餡」,口味卻不盡相同。
像「鹿子餅」是將顆粒完整的紅豆餡做成糯米外衣;而「大福」則是以糯米外皮包覆綿密的紅豆餡,品嘗兩者,感受迥異。
打從出生就看著父親製作和子的二哥周宜平說:「純紅豆餡相當難煮,因為無油,就是糖跟紅豆的變化而已。」這位甜點達人提到,坊間銅鑼燒的豆餡裡經常加入奶油等其他材料增添風味,不同於正統日式的銅鑼燒裡,那味純粹的小紅豆粒餡。
紅豆要如何煮,端看師傅經驗。首先,紅豆要先一顆顆仔細挑選過,先用眼睛觀察,將長得不好、外皮皺黑的豆子先行剔除,再用篩網過濾體型較小的紅豆,只留下質優的大紅豆。為去除紅豆澀味,紅豆在頭一次煮滾後,要放在水龍頭下沖水,將鍋裡原本的水給去掉。
擔任多家日本料理顧問的林嘉翔提到,豆類的外皮會有腥澀味,一般來說,煮粒餡不超過三次,豆沙則為一至二次。
多桑的甜點,傳家的甜香
周宜平解釋,煮紅豆餡火候最重要,在三、四個小時的熬煮過程中,時時要觀察成品,調整火候。像是為了要保持紅豆的完整顆粒,在大火之後就要轉小火,才能讓紅豆內軟而外不爛。
「煮的是爸爸的味道嗎?」我問。「沒變。」周二哥斬釘截鐵的說。從父執輩就開始製作和子,在金山南路上的明月堂已經有七十多歲,對熟客而言,它就像一起生活的老鄰居,親切自然。周宜平就說,過去老客人是懷著感謝的心品嘗和子,「謝謝你為我們製作美味的甜點呀!」
林嘉翔在《日本名物》一書中也提到:「過去(和子)店家和客人常是幾十年甚至幾代的交情與默契。偶爾聽到客人說秋天的子色澤轉濃了,那種敏銳和知心可讓店家深深感動許久呢。」
現代人對於甜點的要求是「不要太甜」,周家兄弟經常要在糖度與防腐之間掙扎,和子少糖會不易保存,多糖可防腐卻又會太甜。而其實「生子」(包有內餡、水分含量多的和子)就是要趁新鮮吃,像是大福的保存期限就只有一天,銅鑼燒也不要久放,以免紅豆餡的水分滲入皮中,搶去了外皮的Q度。「吃和子一定要趁新鮮配茶吃,它是『茶點』而非『零嘴』。」周宜雄強調。
上一代對日式甜點的固執與堅持延續到下一代,由周家第三代開設的「明月堂茶屋」就在天母一帶,可以在這裡喝杯茶,品嘗留有手工記號的時間滋味。
*走進明月堂
開店時間:民國24年成立,迄今72年
地址: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43號
電話:02-2321-0135
(明月堂茶屋位於台北市忠誠路二段168號,02-2875-8567)
經典甜點:羽二重(30元)、吹雪(30元)
同樣是以紅豆加上白砂糖做成的紅豆餡泥,在「明月堂」裡,卻有十來種不同的滋味。以「饅頭」(編按:以小麥粉、糯米粉做成外皮,包有甜內餡的小包子)為例:「柚子饅頭」外皮帶著柚香,搭配的內餡是紅豆粒餡,紅豆皮清晰可見;「焦糖饅頭」內包紅豆細餡,才送到嘴裡,就化了開來。
明月堂第二代老五周宜雄說,不同的和子,就有不同的內餡,同是「紅豆餡」,口味卻不盡相同。
像「鹿子餅」是將顆粒完整的紅豆餡做成糯米外衣;而「大福」則是以糯米外皮包覆綿密的紅豆餡,品嘗兩者,感受迥異。
打從出生就看著父親製作和子的二哥周宜平說:「純紅豆餡相當難煮,因為無油,就是糖跟紅豆的變化而已。」這位甜點達人提到,坊間銅鑼燒的豆餡裡經常加入奶油等其他材料增添風味,不同於正統日式的銅鑼燒裡,那味純粹的小紅豆粒餡。
紅豆要如何煮,端看師傅經驗。首先,紅豆要先一顆顆仔細挑選過,先用眼睛觀察,將長得不好、外皮皺黑的豆子先行剔除,再用篩網過濾體型較小的紅豆,只留下質優的大紅豆。為去除紅豆澀味,紅豆在頭一次煮滾後,要放在水龍頭下沖水,將鍋裡原本的水給去掉。
擔任多家日本料理顧問的林嘉翔提到,豆類的外皮會有腥澀味,一般來說,煮粒餡不超過三次,豆沙則為一至二次。
多桑的甜點,傳家的甜香
周宜平解釋,煮紅豆餡火候最重要,在三、四個小時的熬煮過程中,時時要觀察成品,調整火候。像是為了要保持紅豆的完整顆粒,在大火之後就要轉小火,才能讓紅豆內軟而外不爛。
「煮的是爸爸的味道嗎?」我問。「沒變。」周二哥斬釘截鐵的說。從父執輩就開始製作和子,在金山南路上的明月堂已經有七十多歲,對熟客而言,它就像一起生活的老鄰居,親切自然。周宜平就說,過去老客人是懷著感謝的心品嘗和子,「謝謝你為我們製作美味的甜點呀!」
林嘉翔在《日本名物》一書中也提到:「過去(和子)店家和客人常是幾十年甚至幾代的交情與默契。偶爾聽到客人說秋天的子色澤轉濃了,那種敏銳和知心可讓店家深深感動許久呢。」
現代人對於甜點的要求是「不要太甜」,周家兄弟經常要在糖度與防腐之間掙扎,和子少糖會不易保存,多糖可防腐卻又會太甜。而其實「生子」(包有內餡、水分含量多的和子)就是要趁新鮮吃,像是大福的保存期限就只有一天,銅鑼燒也不要久放,以免紅豆餡的水分滲入皮中,搶去了外皮的Q度。「吃和子一定要趁新鮮配茶吃,它是『茶點』而非『零嘴』。」周宜雄強調。
上一代對日式甜點的固執與堅持延續到下一代,由周家第三代開設的「明月堂茶屋」就在天母一帶,可以在這裡喝杯茶,品嘗留有手工記號的時間滋味。
*走進明月堂
開店時間:民國24年成立,迄今72年
地址: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43號
電話:02-2321-0135
(明月堂茶屋位於台北市忠誠路二段168號,02-2875-8567)
經典甜點:羽二重(30元)、吹雪(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