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老眷村老美味

拆不走的人情味 忘不了的家鄉菜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前些日子,一位在眷村長大的朋友帶我到「村子口」吃飯。不是村子入口處,而是一家位於台北市八德路的眷村菜小館,名字就叫作「村子口」。才走進店裡,王老闆就對著身旁的朋友大喊:「我記得你,上次來是坐那邊!」我們先是被老闆的大嗓門嚇了一跳,又被他的好記性嚇第二跳。

館子四周高樓林立,附近早就沒有眷村了。接近中午,人潮開始湧入,坐在大圓桌的我們東挪西移,讓幾個位子給還沒坐定的上班族。一起併桌吃飯的都市陌生人,幾聲道謝寒晅之後,似乎開始有些熟悉。不久,水餃、麵點、小菜上桌,耳邊不時傳來老闆像是看到朋友上門般的親切招呼,我竟有種來到真正眷村的感覺。這裡的麵,可口不在話下,但佐以濃烈的「人情味」,更讓菜色加分。

美食作家焦桐曾說,西元一九四九年,不只是歷史大改變,也是台灣人的口味大改變。放大來看眷村飲食文化,八大菜系同時移植到台灣,料理的樣貌因此變得更加多元活潑。然而究竟什麼是「眷村菜」呢?專業烹飪講師李德全在高雄楠梓的眷村長大,他在著作《道地眷村菜》中提到,「其實眷村菜並不是一個菜系,它是當時配合環境跟物資所變化出來的家常菜。」

不管是張媽媽或是李媽媽的拿手菜,熱騰騰的從廚房裡捧出來,看似簡單實在,但留下的味覺印記,卻永遠無可取代。

每個曾經住過眷村的人都有段屬於自己的美好記憶,那時生活很清苦,人情卻很溫暖。存在記憶裡的眷村菜是在家裡吃的,不是來自於販賣,也許說不出來那是哪一省菜,但卻無礙於菜肴的美味。它沒有昂貴的食材,全是家家戶戶容易取得的物資;它不求華麗的擺盤,卻以最真誠樸實的面貌呈現。來自大江南北的眷村媽媽們,還會交換著手藝,於是南方人也會做麵食,北方人也吃起辣椒。

現在,全省許多老眷村都已拆遷,但有趣的是,許多小館子都仍在村子附近另起爐灶,他們就像自家廚房般,以平實的價格,繼續提供眷村味。村子拆了,仍留有拆不走的人情味。

「回村子吃飯去!」我喜歡這樣的感覺,村子是家之所在,村子裡的餐廳就是個聚集地,不只聚集美味,也凝聚了所有酸甜苦辣的記憶。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