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味玩家陳昱志豪擲6000萬買一瓶酒!他用威士忌策展,建構自己的精神堡壘
2025/05/04
- 文字 / 林秀娟
在台北一處隱秘的私人空間,路易莎象山藝文中心主理人陳昱志(Jacky Y. Chen)坐在滿是酒瓶與藝術品的房間,手中拿著一杯琥珀色威士忌。他的故事從一瓶紅酒開始,卻在威士忌的世界裡找到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情。這位威士忌玩家用近萬瓶酒與無數故事,構築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堡壘。
「你知道好的威士忌為什麼稀有嗎?」他說,「最珍貴的威士忌,往往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價值,亦或來自那些已經關閉的酒廠,有不可取代的味道。」
陳昱志最轟動威士忌界的壯舉,發生在2019年。他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新台幣6000萬成功競標一瓶1926年的麥卡倫,打破當時全球威士忌拍賣紀錄。連專家都驚呼:「市場瘋了!一杯老麥卡倫竟然要5萬美元。」 陳昱志也隨即在自己的Instagram上,發出一張手裡拿著瓶子,寫著:「我手裡拿著四輛法拉利」的發文。他回憶:「當時我沒有猶豫,因為我知道這瓶酒的價值,未來的市場只會越來越稀缺。」
他的威士忌蒐藏之路,正是從這種洞察開始的。
談起與酒結緣的起點,要回溯他在美國留學的經歷。陳昱志坦言,自己會開始品酒,都是被經濟學教授吳政道帶出來。教授是資深紅酒鑑賞家,常在週末找他,每次都是喝兩、三瓶紅酒後,再開一支威士忌。
陳昱志當時正年輕,經濟學的思維讓他對市場和價值有了高度的敏感性,而品酒則開啟他對風味和層次的理解,甚至有過「要喝遍世界所有紅酒」的狂妄豪語。
在美國兩年半,他浸淫於紅酒文化,與法系、加州紅酒打過無數交道。然而,回到台灣後,他發現自己難以找到能夠分享這份熱情的朋友。他透露,早年蒐藏紅酒的好處,是當時價格相對低廉,比如說,波爾多五大酒莊之一的拉圖酒莊(Château Latour)一支只要4、5000元就能購入,如今這價格在市場上已不復見。
藝術和威士忌,成就陳昱志對生活的感知力和品味。(攝影:李明宜)
但轉折發生在2011年。陳昱志認識了一位在威士忌產業工作的朋友。朋友介紹他進入威士忌的世界,並交換品嘗彼此珍藏的紅酒與威士忌。起初,他並未著迷,直到發現,威士忌儲存無需如紅酒般嚴苛的溫濕度控制,讓他開始認真思考威士忌的蒐藏價值。
剛好,那時他的一些藝術家和拍賣行朋友,普遍喜歡高度酒,會託他幫忙尋找稀有的威士忌。這種「幫朋友找酒」的過程,讓他深入研究威士忌市場趨勢和酒廠背景,也累積更廣泛人脈。
陳昱志在威士忌蒐藏界的聲譽,已讓他成為酒廠眼中的「鑑賞權威」。一些知名酒廠還會在新酒上市前,寄送樣品給他。(攝影:李明宜)
那味道像暖流從心裡流過
他的蒐藏風格,從一開始就帶著明確的策略。他觀察到「好的東西只會越來越貴」,因此,他從停產、稀缺性和無可取代等三個方向來挑選威士忌。
第一瓶高單價日本威士忌珍藏,是2014年購入的輕井澤1965,當時花費約新台幣60萬元。儘管母親對他花大錢買瓶酒感到生氣。但3個月後,這瓶輕井澤市場價值翻倍至120萬元,從此母親不再叨念。
2013年至2017年,他正式開始系統性蒐集威士忌。他研究市場,發現日本威士忌的稀缺性與潛力。2015年陳昱志在日本一家鐵板燒店喝到山崎25年。「伽羅香在果香中透出,那味道像是一股暖流從心裡流過。」他描述道。2016年,他隨即在拍賣會中以日幣650萬元(約合新台幣185萬元)買入山崎50年第一版,成為他蒐藏中的明星。
他的蒐藏風格可用「偏執」二字形容。不滿足單一品牌,而是追求系統性與完整性。「我不喜歡集郵,我喜歡買斷貨,」他解釋道。他會蒐集某個系列難以買到的那瓶,甚至追逐獨版酒款,如1960年製酒師自裝的五六二七傳奇酒桶,只有一支,新台幣400萬元入手,如今估價超過1800萬。
他自豪說:「蒐藏就像骨董,要獨一無二。」他的酒庫散落在英國、法國、香港與台灣,總數近10萬支。
對風味的吹毛求疵,讓陳昱宇不僅蒐藏,還會自己調和。他時常用試管,將不同酒廠、桶型、年份的威士忌,嘗試各種比例,調出滿意口感,宛若威士忌煉金術士。(攝影:李明宜)
與其說他的蒐藏是「買酒」,不如說更像是一種「策展」。他會為每一瓶酒建立完整的故事脈絡,並在愛好者社群中分享這些故事。他創辦了一個「威士忌玩家俱樂部」,在社群中教育其他藏家如何辨別真偽。
他甚至為某些經典威士忌品項編寫專屬蒐藏指南,成為行內人信賴的參考資料。由於家族事業跟印刷有關,從小耳濡目染下,培養出一雙「火眼金睛」,他經常能從瓶身細節、標籤印刷、紙質觸感、封瓶蠟質等,判斷一瓶威士忌是否為真品。
真品標籤的墨水顏色通常均勻飽滿,經過多年色澤依然穩定且不易褪色。假酒標籤墨水會出現顏色不均勻、邊緣暈染或褪色情況。「真正高品質印刷墨水應該滲透在紙張中,而不是浮在表面,這種層次感很難模仿。」他就曾經在拍賣會上發現一瓶標價數百萬的假酒,並提醒主辦方,成功避免蒐藏家的損失。這種成就感,是他口中用錢也買不到的快樂。
總是笑臉迎人的陳昱志,人生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他重感情、怕孤單,十多年前經歷離婚,情緒一度跌入谷底。拚命研究、蒐藏,靠威士忌轉移注意力。這段時期,他認識了更多威士忌圈的朋友,也奠定日後蒐藏基礎。威士忌不僅是嗜好,更成了他走出陰霾的支柱。
前年,他再次陷入低潮。多年忙碌與感情挫折累積成心病,被醫生判定罹患鬱症,但他很快意識到不能繼續沉溺。他開始放慢腳步,這次威士忌不再是逃避,而是陪伴。他調酒、品酒,重新找回心態的平衡。
如今,陳昱志的生活節奏放緩了。從紅酒到威士忌,從低潮到復原,他不再急於追逐每一瓶酒,而是享受當下的每一杯。
〈陳昱志(Jacky Y. Chen)小檔案〉
現職:路易莎象山藝文中心主理人
出生:1978年
學歷:美國菲立普大學心理學博士
經歷:群燦時尚科技董事長、群利資本董事長、美國路易莎咖啡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