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台灣海泳女將許汶而2024年完成泳渡英吉利海峽、加州卡塔利娜海峽與環曼哈頓20座橋挑戰,摘下開放水域三冠王的桂冠。(攝影:陳鴻文)
台灣海泳女將許汶而2024年完成泳渡英吉利海峽、加州卡塔利娜海峽與環曼哈頓20座橋挑戰,摘下開放水域三冠王的桂冠。(攝影:陳鴻文)

挑戰低溫、洋流與漫長的孤獨,台灣首位開放水域三冠王許汶而:我游的不是泳,而是人生

2025/01/05

  • 文字 / 李郁淳
LINE分享 FB分享

訪問當天,台灣海泳好手許汶而剛從英國參加英吉利海峽游泳協會授獎儀式回台,提及此事她臉上一派淡定冷靜,和行囊裡熱騰騰的證書與獎座形成對比。今年7月她從英國海岸出發,克服低溫、洋流、水母和無盡的孤獨,共花了12小時17分8秒的時間泳渡英吉利海峽,抵達法國土地,寫下台灣第一。

※延伸閱讀:許汶而愛海樂當「孤泳者」,挑戰泳渡英吉利海峽當台灣第一人

※延伸閱讀:全世界僅330人完成此挑戰,許汶而成台灣首位開放水域三冠王

※延伸閱讀:許汶而環泳紐約曼哈頓,台灣首位征服三大開放水域三冠王

事實上,今年許汶而摘下了許多「第一」。8月與10月,她又分別泳渡加州卡塔利娜(Catalina)海峽與環曼哈頓20座橋泳渡挑戰,加上之前完勝英吉利海峽,許汶而在同年成功摘下「開放水域三冠王(Triple Crown of Open Water Swimming)」,同樣寫下台灣第一。

「我游的不是泳,而是人生。」許汶而說:「人生充滿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機會來了,就要把握住。」她年僅30,說話卻帶著超齡感。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國外前輩們曾告訴她,游過這一趟,人生會徹底變得不一樣。起初她對此難以理解,但經過這密集訓練、連續挑戰的一年,她很肯定的說:「每一次到新的地方游泳,就是展開新的人生,到此為止我的人生已經翻三遍了。」

※延伸閱讀:華碩副總裁、媚登峯高層都是她學生!許汶而海泳第一課:直面開放水域的恐懼

這是因為,成功抵達海峽彼岸那一刻閃閃發光的殊榮,背後是由許多漫長艱辛且孤獨的時刻堆疊而成的。想挑戰開放水域長距離游泳,需要的是扎實技術與超強心理素質。前者對從小就是游泳隊、目前又以游泳教練為業的許汶而來說是標配,後者卻是要在她對自己立下戰書那一刻起,才逐漸養成。

每隔一小時在海上進行補給,物資由戒護船人員拋向水中。(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每隔一小時在海上進行補給,物資由戒護船人員拋向水中。(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高額的參賽經費,也是另一道門檻。她單槍匹馬跑到英國和美國,一待就是大半年。這期間她不但沒有收入,還要把錢花在賽前訓練的生活費與參賽時雇用戒護船的支出。

再來是讓自己提前適應當地水溫與長距離耐力。英吉利海峽長年保持在攝氏15度上下,對來自亞熱帶的台灣泳者來說是一大挑戰。協會規定泳渡過程中必須徒手游泳,身上不能穿戴防寒衣或其他科技配備。為此許汶而提早在台灣進行「冰浴」,去賣場買來大堆冰塊放進水桶裡,然後不斷進出冰桶讓自己身處極度冷熱交替的環境。據說美國特勤局人員也接受這種冰浴訓練,以適應危急情況。

然而就算有再充足的訓練,從真正下水的那一刻起,迎面而來的不確定因素都一再考驗泳者的應變能力。像是英吉利海峽那籃球大的水母,或是環曼哈頓挑戰遇到的渦流。許汶而第一次挑戰環曼哈頓時,所有前輩告訴她是三冠裡最簡單的。「事後我學到很大一課,就是每個人只了解自己那一天游的泳,永遠無法理解別人的。」

許汶而在獨木舟領航下,順著曼哈頓天際線向前游,終於二度挑戰成功。(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許汶而在獨木舟領航下,順著曼哈頓天際線向前游,終於二度挑戰成功。(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游泳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運動

那天她跟著導航的獨木舟出發沒多久,就卡在一個渦流中無法脫身,也因此錯過了最佳潮汐時間點。而當退潮開始後,對一路要逆流而上的她更是不利。雖然她當下不願放棄,但戒護船船長仍得宣布她終止比賽。「跟大自然比起來,人類是非常渺小的。」她回憶那天說:「而每次泳渡的成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游泳對我來說,重要在於不是跟別人比,而是比昨天的自己更好。」第二天,休息不到24小時的許汶而毅然決定重新雇用戒護船再出發,這次才花13分鐘就經過了第一座橋,是昨天拚命游了一小時都還到不了的里程碑。「我當時心中真的在尖叫吶喊!」回想起來她仍不掩興奮。

泳渡挑戰的過程充滿的不只是艱辛,也有這樣許多令人感動的閃亮時刻。但當獨自一人置身廣袤大海中,再極端的百感交集,終究只能自己伴著陣陣波浪吞下。因為,游泳可能真的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運動。

許汶而在獨木舟領航下,順著曼哈頓天際線向前游,終於二度挑戰成功。(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許汶而在獨木舟領航下,順著曼哈頓天際線向前游,終於二度挑戰成功。(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一下水就是10個小時起跳,除了耐操也要耐無聊。問她怎麼度過這些單調漫長的時刻?「有趣的是,一開始我腦海會浮現一些小時候媽媽放給我聽的床邊故事歌單。」再過一段時間後,她會進入冥想狀態。「現在社會有太多繁雜資訊,讓我們無法靜下來思考。我覺得這是淨空心思、自我對話的機會。」到了第8、9小時以後,實在沒東西可想了,她這時開始全然專注於感受游泳這件事上。吸、吐、划、踢,每一個動作都讓她離彼岸更近一點。

因為處於海上的時間感相對薄弱,她只能靠著每個小時的補給,來提醒自己時間的流逝。在卡塔利娜海峽挑戰中,因為風向關係,她晚上10點出發,在暗夜中游過整片大海,低頭卻看見一整片發亮的藻類,隨她的划行而發出陣陣奇幻波光,像極了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場景。

有時她看到美極的海上日出,聽到成群海豚從附近疾游而過,甚至聞到戒護船上飄來的菸味和早餐的培根香。在泳渡英吉利海峽那次,抵達法國端的許汶而正疲憊找尋適合的上岸點,一隻海豹從後方的水域冒出頭來,好奇的看著她的背影,或許把她當成某種同類?

在卡塔利娜海峽練習海泳時,跟海獅打招呼。(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在卡塔利娜海峽練習海泳時,跟海獅打招呼。(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儘管游泳本身是寂寞的,但完成這些挑戰的許汶而,其實從來都不孤單。當她在忙游泳時,戒護船上的夥伴會幫她更新臉書即時動態,把線上千千萬萬的加油打氣報給她聽。「我到每一個地方游完泳,回到港口一定有人迎接我,跟我喊加油,他們可能是我在當地才認識的朋友,歡迎我安全歸來。」許汶而說:「我覺得這是很特別的學習經歷,到每個地方學習當地的游泳文化,我也向他們介紹台灣,進行文化交流。」

在未來諸多計畫中,她除了放眼世界7大海峽挑戰(Oceans Seven),也心懷台灣的游泳教育。「我想讓大家知道,游泳重點不在多快或多遠,而是克服對開放水域的恐懼,培養在水中的自救技能。」她說。

即便頂著三冠王這榮耀,許汶而卻說她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沒有「頂端」這件事,因為頂端即是設限。

〈許汶而小檔案〉

  • 出生:1994年
  • 現職:游泳教練、海泳好手
  • 學歷:東吳大學微生物系、德文系雙修
  • 經歷:游泳教學經驗8年,至今教過超過3000位學員

〈開放水域泳者的終極夢想:制霸世界7大海峽〉

世界7大海峽挑戰是開放水域泳者的終極目標,由開放水域提倡者史蒂文.穆納托斯(Steven Munatones)在2008年提出,此名單涵蓋地表上最艱鉅的海域,要面對地形、潮流、水母、鯊魚等各種挑戰,到2024年1月為止,全球制霸游泳選手只有24人。

這7大海峽分別是英法的英吉利、愛爾蘭的北方通道、歐非的直布羅陀、紐西蘭庫克、夏威夷莫洛凱、美東卡塔利娜和日本北海道的輕津海峽。目前許汶而已完成英吉利、卡塔利娜和直布羅陀等3項海泳壯舉。

海峽協會頒發的勝利紀念章。(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海峽協會頒發的勝利紀念章。(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許汶而已完成英吉利、卡塔利娜和直布羅陀等3項海泳壯舉,頒發皇冠是象徵性儀式。(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許汶而已完成英吉利、卡塔利娜和直布羅陀等3項海泳壯舉,頒發皇冠是象徵性儀式。(圖片來源:許汶而提供)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