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杭州特色美食「宋嫂魚羹」:沉迷清爽醋香的柔和鮮味

2024/08/15

LINE分享 FB分享

「君幸食」即勸君進食,吃好、喝好。
源於兩千多年前,漢朝用於宴請賓客的食器中所書寫的文字。

◆請您吃得開心!◆
中餐是什麼?如何理解中餐?如何體驗中餐之樂?
扶霞就像一位跨越中西的美食人類學家,透過她的踏查筆記,我們不只看到中餐的美和味,
也看到背後深蘊的文化背景、價值觀、生命觀與哲思。

扶霞這位「最了解中菜的西方人」,自從一九九四年到四川成都學藝川菜,三十年來對中餐的熱情只增無減。她認為,中餐已經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美食,但也是世人最不了解的烹飪傳統。在她眼中,中餐是技法,也是哲學;是治癒身心的良藥,也是文明與蠻荒的分界。

這次,扶霞站在歷史發展的長河裡,將中餐烹飪所蘊含的智慧、思想,找到一個具有世界觀的全新詮釋。她一如既往以幽默的筆觸、前所未有的精采視角,還有令所有讀者驚豔的「中華文化功底」,從三十道中餐名菜出發。從菜品的起源、食材、刀工、調味、烹飪技法乃至其中蘊藏的深刻思想,娓娓道來。仿若一場宴請,一段旅程,也是這位橫跨中西的美食名家三十年來熱愛中餐的深情告白。

即使是成長於中餐環境的我們,也會驚訝扶霞探究中餐知識的博大精深。受惠於她多年遊遍中國品嘗各地美食,並與眾多名廚交流切磋,不只讓我們收穫許多從未深究的飲食典故與風味,還能換位讀到西方人看待中餐的全新視角。讓這趟探索美食的紙上之旅更增添了許多冒險搜奇的樂趣,無比酣暢過癮。

書名:君幸食(吃好,喝好):最懂中國吃的英國美食作家,一場貫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作者: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
譯者:何雨珈
出版社:麥田

《君幸食(吃好,喝好):最懂中國吃的英國美食作家,一場貫穿古今的中餐盛宴》(圖片來源:麥田提供)

《君幸食(吃好,喝好):最懂中國吃的英國美食作家,一場貫穿古今的中餐盛宴》(圖片來源:麥田提供)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君幸食(吃好,喝好):最懂中國吃的英國美食作家,一場貫穿古今的中餐盛宴》,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羹調魚順:宋嫂魚羹

宋嫂魚羹是中國東南部城市杭州的特色美食。碗中的熱氣飄然而上,深深地吸入一口,你會不由自主地沉迷在那隱約帶著清爽醋香的柔和鮮味之中。這碗羹,既非固體,也不是完全的液體,只能形容為一個旋轉的萬花筒,可食用的多彩威尼斯玻璃;一條流動的食材之河,只是因為加入澱粉增稠而凝固住了。這碗「風味調色板」上色調平衡均勻:白色的魚肉碎,金黃的蛋黃碎,深色的香菇絲和象牙白的竹筍,最後還點綴了幾絲粉紅的火腿和翠綠的蔥花。這道羹湯以十幾種不同的食材熬製而成,但沒有任何一種過於突出,喧賓奪主;大家都交匯在一起,其樂融融,一團和氣。

和很多杭州菜一樣,這一道也有個故事可講。它最初誕生於這座城市著名的西湖,那是一片如夢似幻的水域,兩岸垂柳依依,間或有茶館、小島與小橋點綴其間。如今,船夫們划著遊船,將客人帶到那波光粼粼、寬闊靜謐的湖面上欣賞美景。但這裡曾經是非常繁忙的水道,遊船與商船熙熙攘攘穿梭其間。大約900年前,中國的北方都城被游牧民族侵占,宋朝的殘兵敗將南逃杭州(當時稱為「臨安」),建立了新的都城。流亡偏安期間的一天,皇帝乘御船遊覽西湖,並找一些流動貨郎詢索貨物樣品。其中有個賣自製吃食的女人毛遂自薦,自我介紹說因為嫁給了宋家老五,所以人稱「宋五嫂」,也和皇帝一樣,從北方逃亡來到杭州,以售賣魚羹為生。皇帝品嘗了她做的羹,自覺美味非常,融合了北方的烹調方法與南方的食材。一時間,國仇家恨、思鄉之情,百感交集,皇帝賜宋嫂金銀絹匹以表感謝(在某些傳說版本中,還邀請她去御膳房工作)。


中餐語境下,湯分為兩大類:湯和羹。湯,清爽澄澈,其中可能會漂浮著一些食材,但不能「吃」湯,只能「喝」湯。相反地,宋嫂魚羹這樣的「羹」,就更為濃郁,幾乎可以稱為一鍋燉菜了,裡面會放很多切好的配料,通常都會以澱粉勾芡增稠──就像過去西方唐人街餐館菜單上必有的雞肉或蟹肉粟米濃湯。羹,豐富扎實;湯,清淡微妙。西方人好像通常更偏愛前者,也許因為它與西餐中常見的奶油般稠膩絲滑的濃湯不謀而合。很多講究的粵菜館會將肉或禽類與當季蔬菜、補藥一起小火慢熬,煮成清澈而滋補的每日例湯,但西方人很少點這種湯,可能他們的舌頭覺得這種「清湯寡水」太淡了,沒什麼內容,因此性價比太低──那些好料看都看不見,不像雞肉粟米濃湯或熱騰騰的酸辣湯,豐富的配料和濃郁的風味在舌尖上就有直觀感受。

這邊,中國人幾乎每餐都得喝湯:要是一餐飯食沒有湯,就顯得乾巴巴的,叫人心有不甘,尤其主菜是炒飯或炒麵時,更亟需一碗湯來滋潤和清口。家常便飯時,餐桌上唯一的液體可能就是湯,既是食物,也是飲料。羹則沒那麼不可或缺,並非日常飲食,只是偶爾一品。然而,雖然現在大家可能覺得羹只是中餐桌上的一個龍套,它曾經可是所有中餐菜餚中最重要的主角。大概可以這麼說,在所有菜餚大類中,羹最能說明中餐烹飪的歷史與特色。

遠古時期,人們用原始的方式生火烤食;新石器時代,陶器應運而生,於是有了煮食。稻、黍、稷等穀物被放入鍋中,煮成粥;又有鼎上放打孔的坦盤,蒸作飯。至於其他食材,無論肉、魚還是菜,則大部分都是切割後放進水中煮,成品就稱為「羹」。窮人吃菜羹,偶爾能嘗嘗魚羹;富人則奢侈地享受肉羹、禽羹或野味羹。古籍《禮記》中說,人無論貴賤都會吃羹:「羹食,自諸侯以下至於庶人,無等。」在大約兩千年前的漢朝,宴席上的第一道菜就是羹。通常,羹與白米或小米形影不離,不僅搭配著一起吃,還可能一起煮:羹在下面的鼎中咕嘟咕嘟,穀物則在上面的蒸籠中吸收水氣,變得膨鬆綿軟。「羹」,說不清是湯還是燉菜,它其實就是中餐最原始、最初的「菜」,是萬餚之源,其出現時間只略晚於「烤」,比其他菜餚都要早。在古代中國,人們幾乎每餐都要用羹配飯,也就是說,羹就是上文提到的「飯以外的一切」。

羹裡有各種食材,包羅萬象。《禮記》中提到了一些羹,每一種都有特定的佐餐搭配,看上去實在美味至極:雉羹搭配菰米飯和田螺醬,肉羹或雞羹搭配麥飯,犬羹或兔羹搭配糯米飯。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元前3世紀竹簡文物清單列出了墓主(一個貴族家庭的三位逝者)往生之旅需要的所有生活用品,其中就有24件青銅大鼎,裡面裝的是羹,入羹的食材包括乳豬、野鹿、鯉魚、鱘魚、野雁和雉雞,有時是獨料成羹,更多是與蔬菜混合。有些羹裡加了米屑,變得濃稠絲滑,這就是現在用澱粉給湯羹勾芡的雛形。在馬王堆年代之前不久的詩人屈原,試圖在一首詩中用凡俗生活的樂趣招回逝者的靈魂,其中提到了令人垂涎欲滴的菜餚,有一道地方特色菜就是融合了酸苦之味的吳國之羹:「和酸若苦,陳吳羹些。」也是在那時候,貧苦百姓的常見飲食就是用野菜製成的羹──「食藜藿之羹」,成了清貧困頓中守正節儉的象徵。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