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最難的百岳路線「中央山脈心臟」南三段:台灣最深的山野,動物與登山人的最終樂園

2024/01/19

LINE分享 FB分享

翻閱一座座大山
看見它的臉龐,聽見它的故事
中央山脈,縱貫台灣,影響山林、河流與風雨,
但是,我們真的認識「護國神山」嗎?

現在,就隨著越野跑者的腳步,跑上台灣屋脊,
讓小說家、實業家、古道研究者、山岳報導者、布農族詩人,還有都市來的山女孩,用文字與你同行,
在汗水、淚水與墨水的揮灑中,
完成一趟沒有極限的──中央山脈大縱走。

「台灣很小,卻塞了這麼多的大山,
怎麼能不透過故事,將中央山脈的臉呈現出來?」
──金鐘導演 楊守義

《赤心巔峰》(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赤心巔峰》(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書名:赤心巔峰
作者:楊守義 編著
出版社:商周出版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赤心巔峰》,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夢迴南三,台灣最深的山野,動物與登山人的最終樂園

雪羊Author(黃鈺翔)
夢迴南三,台灣最深的山野,動物與登山人的最終樂園台大森林系學士/新聞所碩士畢,經營14萬人追蹤之Facebook粉絲專頁「雪羊視界」。登山超過18年,走過百岳到世界第七高峰。長期致力山岳議題與教育,期許自己成為稱職的山岳報導者。著有《記憶砌成的石階》,擔任電影《赤心巔峰》編劇。

「台灣最難爬的山是哪一座?」這是一個時常被好奇的都市朋友問起的問題。剛開始爬山時,我總會很努力思考哪座山最難爬;然而,有了幾年深度縱走的經驗後,我豁然開朗,「啊!台灣的山是一脈相連的大稜脈,可以一座連著走過一座;所以沒有最難的山,只有想像力的極限。一座山是可以有無限種爬法與難度的呢!」

但或許,以「最難的傳統路線」作為這個問題的狹義問法,比較容易讓人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雖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然而,在所有爬過百岳的山友心中,或許存在著一個最大公約數,那就是有著「中央山脈心臟」之稱的縱走路線——南三段。

至少對我而言,它就是如此一般的存在:最難的百岳路線、野生動物樂園、中央山脈最深遠的區域、從任何角度到核心區一般人需要4天左右的時間才能抵達⋯⋯等等。並且,這個地方也是自從台灣越野跑風氣盛行之後,極少數連越野跑者都需要露宿兩夜以上才能全程跑完的高難度路線。

也因為它的遙遠深邃,南三段在「百岳」選定前,一直十分乏人問津,而在那之後,也僅有志在完成百岳的山友到訪。直到台大登山社踏勘成果《丹大札記》出版後,這片山區才隨著這本台灣山岳文學經典,逐漸深入山友心中。而錯落其間,彷彿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草原凹谷與高山溪源景致,無論是由誰發現與命名,隨著社群媒體與影像科技的傳播,現在也都成為了許多山友心中,台灣群山裡最後的夢想桃源:童話世界、錐錐谷、嘆息灣。

它們都是受到距離保護的脆弱寶石。正因為荒深緲遠,而得以作為福爾摩沙最後的秘境,躲過亂世與破壞,繼續在中央山脈的心臟裡,閃閃發光。

補給之間的漫長稜線,縱橫間流轉的名字

「南三段」最精確、最初的定義,是1971年(民國60年)9月27日至10月29日間,台灣第一次中央山脈南北大縱走時,由邢天正、丁同三所帶領,自卑南主山往北出發的藍隊所走過的第三段路線。當時的縱走策略,是從卑南主山連稜縱走,沿中央山脈北上直抵七彩湖,與由蔡景璋、林文安所帶領,自審馬陣山南下的白隊會合。因為總行程長達一個月,當時的食品保存與裝備科技,不足以讓山友負擔如此天數的食物,所以兩支隊伍皆在路線上選定補給點進行補給;後來山友們便沿用這個以補給點為界,將中央山脈由南北兩端點,依序往七彩湖分段的稱呼方式了。

從卑南主山到當年還未通車的南橫公路是為「南一段」,因此或許有商請公路局協助運補,又或是利用日本時代的關山越嶺道也不一定。南橫公路以北,沿關山嶺山稜線行經向陽、三叉山,直至八通關越嶺道的大水窟草原,是為「南二段」;因當時仍可通行的八通關古道,就是運補物資到中央山脈主脊上最方便也重要的孔道。而在大水窟草原以北,翻越秀姑巒山,經過曲折的馬利加南山、義西請馬至山、丹大山等代表性山峰後,終抵七彩湖的這段漫長稜線,即為本章的要角「南三段」了。

在第一次中央山脈南北大縱走隔年,1972年(民國61年)底「百岳」正式選定,將台灣登山文化從五岳的點狀山頭,推向線狀全高山範圍的百岳時代後,「南三段」從丹大山以北一直到六順山之間的路段,因為不僅起伏難行、水源匱乏,甚至一座百岳也沒有,便一直都乏人問津。因此,原初定義的「南三段」這個名字,後來就因為百岳搜集風氣的興起,而被挪用到了「丹大東郡橫斷」上頭。

原來的南三段,也如原北一段被拆成「南湖─中央尖」、「中央尖─鈴鳴」與「鈴鳴─畢祿─大禹嶺」般,被分成了「南三主脊」、「南三段(丹大東郡橫斷)」與「馬博橫斷」三個區塊,讓山友可以照表操課,以橫斷方式有效率地蒐集完所有散落在最初南三段周遭的14座百岳。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有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只有南三段是橫向縱走?」的緣由了。

在探究「南三段」名詞的淵源後,我依然會想把這個名字,留給大水窟草原到七彩湖之間,這段蜿蜒曲折、模糊難辨的中央山脈主脊,而不是繼續將它讓給為了串連百岳路線,而在後來被張冠李戴成南三段的「丹大東郡橫斷」。本章之後提到的南三段,也都是指最初的路線型態。

黃昏的大水窟山屋。(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黃昏的大水窟山屋。(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閃電般曲折的山脊

1971年(民國60年)的10月,當邢天正與丁同三往北離開大水窟草原後,藍隊便進入了中央山脈南段大縱走的最後一段「南三段」,同時也是最長的旅途。這段路基本上也是沿著山脊行進,因為戒嚴時期等高線地圖為管制品,取得困難,而登山路線最好辨識方向與路徑的走法就是沿著山稜。所以,他們就沿著中央山脈的主稜,在這裡也大致是南投與花蓮的縣界,在地圖上畫出了一條長長的折線,最終順利抵達七彩湖,成為世界上第一組完成這條路線的人。

在那之前,日本人沒有這樣走過,原住民也不會這樣跨領域移動如此範圍,所謂的「中央山脈分段縱走」的概念,至此於焉誕生。

「南三段」的路線樣貌十分複雜曲折。由南往北走離開大水窟草原後,中央山脈首先會往西北登上大水窟山(3643公尺);在這裡,它會忽然向北北東90度轉向,經過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3829公尺)抵達第二高峰馬博拉斯山(3776公尺)。然後主稜會在此向東呈90度急彎,走過一段稍微曲折的稜線後,途經馬利加南山(3561公尺)不遠,就是山脈再度往北90度急轉的拐點,馬利加南山東峰。從這裡出發,依序經過烏可冬克山(3026公尺)、僕落西擴山(3062公尺)與烏妹浪胖山(3038公尺)後,會抵達義西請馬至山(3252公尺)。這一帶山名大量使用居住在馬博拉斯山西北邊與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布農族郡社群,以及義西請馬至山北邊丹大溪流域的布農族丹社群族語;然而因為年代久遠,語言傳承斷裂導致語意佚失,讓這裡成為台灣山名最複雜、猶如咒語卻富有民族之美的地方之一。

南三主脊大石公前2603鞍部。(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南三主脊大石公前2603鞍部。(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離開義西請馬至山繼續往東,中央山脈會延伸至內嶺爾山(3275公尺),然而內嶺爾山算是中央山脈一條支稜的末端,主稜早一步於馬路巴拉讓山西峰(3212公尺)就已北轉;沿起伏稜線經盧利拉駱山(3182公尺)繞行太平溪源西側與北側後,便會抵達3329公尺的丹大山,此時稜線已漸漸轉為北北東走向。最後,走過丹大山以北,經大石公山(3048公尺)、關門水池、六順山(3009公尺)等,今日被稱為「南三主脊」相對筆直、低矮起伏的稜線後,「南三段」的旅程,才會在七彩湖畔劃下句點。

有趣的是,其實「百岳」是在第一次中央山脈南北大縱走的隔年才被選定的;意思是說,在當時,特別離開中央山脈主稜路線,來回登上某座山頭,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加上隊伍行走至此已是強弩之末,又有需和北隊在約定日期抵達七彩湖會師的時間壓力,因此當時的路線安排,非今日常見的「山頭思維」,而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路線思維」──沿著選定的路線,不刻意為山頭繞路,以在約定時間抵達七彩湖為最終目標完成行程。這和今天為了蒐集百岳而會刻意繞路撿山頭的登山方式大相逕庭。從這裡也可以看見「百岳」這個台灣登山文化中最重要的山岳名錄,是如何改變了人們編排路線的價值觀,將原本無拘無束的路線可能性,簡化至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蒐集山頭,而逐漸形成今日的「傳統路」。

因此,如果以「從大水窟草原縱走到七彩湖最順的中央山脈主稜路線」計算,總里程約為58公里,其中有兩段會為了水源而短暫下溪再回主稜上。以路線特色為界,今日大致上可以分成四段各具特色的區域:第一段為「大水窟山屋至馬利加南山屋」,長約17.5公里;第二段為「馬利加南山屋至義西請馬至山」,約11公里;第三段為「義西請馬至山至丹大山」,約9.5公里;最後一段為「丹大山經大小石公山、關門水池、六順山至七彩湖」,即今日的「南三主脊」縱走路線,約20公里。全程不繞路行經之百岳,僅大水窟山、秀姑巒山、馬利加南山、義西請馬至山、丹大山與六順山六座而已,不到全區的一半呢!這就是為何今日除中央山脈大縱走外,已鮮少有人這樣走的原因了。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