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台灣吃冰史:「雞蛋冰」是台灣最早的冰、台大醫院也有「製冰室」?
2023/07/12
- 文字 / 麥田
她蓋了一座可愛的橋。
感謝柔縉不惜十餘年青春心力,
為大家還原一片片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歷史落頁,讓我們從中學習諒解與寬容,
也提醒我們要用心珍惜屬於台灣自己的、獨特的歷史文化資產。──夏瑞紅
在《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作者陳柔縉寫了咖啡店、巧克力、飛機和名片等西方文明事物如何進入台灣,《囍事台灣》再寫麵包、冰箱、海水浴場、寵物狗、撞球等等20個主題。儘管本書的考證難度更甚於前作,得奮力挖掘無數舊報紙雜誌、訪問耆老,方能從吉光片羽還原事物的主體樣貌,作者卻也表示,種種新發現就猶如揭開藏寶箱般,過程中充滿了驚喜。
本書書名定焦在「囍事」,除了環繞結婚的主題有四個(如細究戰前新郎新娘禮服的流行演變,點出新娘禮服的「粉紅色時期」,找到富豪人家珍藏的古老禮服,翻出1930年代大飯店的婚宴菜單等),也因所有主題無一不令人開心,吃冰開心,逛動物園開心,從洗衣店把平整潔淨的衣服拿回家也開心⋯⋯作者希望大家閱讀這本台灣歷史書,不只驚奇,也開心不已,證明回望台灣,也有令人元氣飽足的觀看點。
書末附有彌足珍貴的「日本時代物價概況」,這份資料蒐羅了從1895到1954,台灣50年間各種薪資和生活花費的金額大小──共多達400項食衣住行育樂的價格線索,細細咀嚼其中,相信讀者對當時生活的型態,將會更有「撞見在眼前」的感覺。
《囍事台灣》經典紀念版(圖片來源:麥田出版)
書名:囍事台灣(經典紀念版)
作者:陳柔縉
出版社:麥田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囍事台灣》,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冰
每到夏天,熱得人如脫水欲枯的花,不吃冰,基本上對不起自己。然而,享受吃冰殺暑的快感時,可想過黃橙橙的芒果和紅咚咚的草莓下方,亮晶晶的冰從哪裡來的?台灣人什麼時候開始吃冰的?
台灣人造冰應該自日本時代開始。機械造冰屬西方發明,日治前最可能吃到冰或使用冰塊的應是西方商人,然而尚未見到吃冰的相關紀錄。住台北的寶順洋行英商陶德(John Dodd)1885年曾記說:「五、六兩日,熱得要命,只有白開水、烏龍茶可解渴,想死了蘇打水、蘇格蘭威士忌。」可以救命解渴的飲料,顯然還沒有冰品。
日本最早於1867年,一位叫「中川屋嘉兵衛」的橫濱人在報上刊登冰的廣告。此人很有趣,他曾在橫濱看見載滿冰的美國船入港,又跟外國人請教如何切割冰塊,然後他就去北海道函館切「五陵郭」的城濠結冰,竟然給他成功運回橫濱。
日本在1868年就看得到器械製冰的廣告,但直到1883年(明治16年),東京築地才開始有製冰會社,「冰水屋」也紛紛多起來。那時冰水屋賣的冰塊加糖水的叫「甘露水」,加薄荷、肉桂,分別叫「薄荷水」、「肉桂水」。1887年,刀削的剉冰才現跡。台南安平的怡記洋行等行號也糾集資本,投入新興的製冰業。安平靠海,這家會社據報是取海水蒸餾。
當年產冰的除了規規矩矩的製冰場,日治開始,台灣導入西醫系統,各種炎症發燒,都需要冰塊支持治療,臺北醫院(今台大醫院)用冰量一年4萬斤,覺得沒必要白白錢讓製冰場賺,1910年乾脆自己弄間「製冰室」,過剩冰塊還提供同業赤十字社支部病院。
從報上看,早在1897年6月就有冰飲店打廣告;台北大稻埕「港邊街四番戶」(今環河北路一段和貴德街之間)的台北製冰會社宣稱,他們在店內設了「納涼場」,用自家造的冰,冰鎮出冰啤酒、冰彈珠汽水等等冷飲,在淡水河邊散步時,進去坐坐,稍事休息,再好不過。
大日本製冰會社的廣告,刊登了製冰廠的相片。(圖片來源:麥田出版)
19和20世紀之交,冰塊還是很稀奇的新東西。1900年7月,臺北師範學校的日本籍教授平井又八帶學生去中和參觀製冰場。這些青年學生見機器之精巧神奇,忍不住撫玩。那天很熱,製冰場索性送一個100多斤的大冰塊,讓他們「任意敲食」,玩個痛快。
高山上的原住民對冰雪不陌生。但初初看見人造冰時,還是大驚失色。依《漢日本治台兩、三年後,從報載可見製冰場陸續開張。除「臺灣製冰」會社外,文臺灣日日新報》報導,1908八年底,宜蘭南澳的原住民剛「歸順」日本,隔年6月,被請到台北觀光。當這150位原住民到製冰會社參觀,深深驚訝,「故皆呆瞪」。在他們住的地方,兩、三年才見一次冰雪,或者只有在冬天的岩壁看見冰柱。
他們不解,為什麼在此溽暑之時,冒著蒸汽的東西卻可以做出「凍冰」來。
1900到1910年間,吃冰這件新鮮事逐漸注入台灣社會,成為常民暑夏生活中重要的消遣活動。1906年6月13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說,連日酷暑如火,一時冰的需求量非常多;不要說是「上等社會」,即便「苦力農夫」,也都以「嚙冰為快」。
從傳統的紅豆牛奶冰,到時興的芒果草莓冰,現代冰種類繁多。台灣最早出現的冰種應是「雞卵冰」。1906年報紙至少有三處關於「雞卵冰」的情事。一是官員夫人和名流女眷開慈善音樂會,會場只賣煎餅,不賣解渴飲料,於是商請兩家餐廳「臺灣樓」和「玉山亭」,在其庭院賣雞卵冰等。另一報導臺北醫院本來有一個遊戲室,但設備不周到,這一年夏天就改成住院病人的「納涼處」,賣起雞卵冰。第三則報導說,那個暑夏官民都需電孔急,許多冰店需電力來做「雞蛋冰」。
1910年以前,冰就像名模林志玲,報紙常常喜歡報導。像是台南「因天氣炎熱非常。各市街冰店增至五六十間。冰擔亦有四五十肩。」或者就有那麼一個日本人寫漢詩,描述初夏即景,詩曰:「陰陰樹上亂蟬鳴 化日方長促睡生 初夏卻如三伏暑 街頭處處賣冰聲。」
「冰」的日語發做「ko-o-li」,日本時代冰擔的叫賣聲就發此音。歷史上,扛冰擔賣ko-o-li 最戲劇性的莫過於永豐餘集團老創辦人何皆來的賣冰聲了。何皆來即永豐餘集團何壽川的祖父,《何義傳略》說,因天生嘴脣有缺陷,家鄉台南安平人管叫他「缺嘴皆來」。1910年代在安平街上,三個孝順的兒子,每次總有兩個挑擔陪他叫賣剉冰。何皆來把冰發成「goli」,音近似「擱裂」(「再裂」之意);街坊鄰居常以此揶揄他的嘴脣,但何家父子都默默忍受,不予還擊。十幾年後,何家賣米賣肥料,搖身變為一方之富,當年舊事反而憑添豪族發跡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