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群山之島》第二季主角張國威。(圖片來源:公視/攝影Katie Chen)
《群山之島》第二季主角張國威。(圖片來源:公視/攝影Katie Chen)

同行友墜谷亡,《群山之島》登山好手探究冒險與生死關係:我們不斷用攀登尋找活著的意義

2023/07/11

LINE分享 FB分享

高山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2季邀請傑出台灣登山家,走出既定傳統路線。攀登好手張國威曾面臨同行友人逝世,讓他重新思索「登山的意義」與死亡。

張國威的父母都是登山社成員,他小學一年級就跟著爸爸爬玉山、登百岳。大學參加登山社原本是為了攝影,但和指導老師、同學四處探勘「非傳統路線」,走古道、冒險闢路讓他重燃對山熱情,畢業後踏入戶外冒險活動產業,一走就超過20年。

對於個人體能、技術相當嚴格的張國威來說,普通登山已無法滿足他,張國威接受中央社專訪分享,2015年,他開始挑戰運用海外技術攀登,從日本、加拿大、法國等世界各地高山雪地都有他的足跡,用冰斧、冰爪鑿出他的路,是台灣數一數二的攀登好手。

山的魅力究竟是什麼,張國威認為山很單純,只要想還有多遠、如何克服難關,完成後就會擁有「我做得到」的成就與滿足感。

「群山之島」製作人詹偉雄也曾分享,在自然世界裡,人跑步速度有限、攀登高度也有限,自然布下重重障礙困難,「在登山或體能訓練的過程,當你慢慢超越自然給的限制,會慢慢發覺跟過去相比,你多出來的東西就是『自由』」。

高山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2季邀請台灣登山家走出既定傳統路線。圖為台灣攀登好手張國威(右)與導演程紀皓(中)。(圖片來源:公視/攝影Katie Chen)

高山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2季邀請台灣登山家走出既定傳統路線。圖為台灣攀登好手張國威(右)與導演程紀皓(中)。(圖片來源:公視/攝影Katie Chen)

不過攀登依舊是極限運動,有其危險性。去年10月,張國威攀登玉山東峰北壁時,經驗豐富的同行友人因意外不慎墜谷逝世,那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死亡。

「之前有想過可能會死,但不會想太多,這很矛盾。」張國威過去曾受困深夜大霧的冰河,被迫在零下溫度露宿野外,面臨失溫危機,「你當然知道在做風險很高的事,但又不能太認真思考,否則會影響到你的表現、判斷力和專注力。到底要突破,還是放棄?」

但去年看著友人在他身邊慢慢失溫,這份衝擊至今未散,「攀登的時候,我們都是自私的登山者,早做好死亡的決心。但實際遇到後,才發現死掉不是自己的事情,死掉真的滿輕鬆,難的是活著的其他人。」

張國威說,已故友人的妻子也熱愛登山,能理解丈夫對山的熱情,遺憾事件發生後,是對方反過來鼓勵他,要張國威繼續攀登,「我當下只有抱頭痛哭,也許她生氣揍我,我會比較釋懷」,坦言還在梳理心情,努力探索生命許多未解的答案。

詹偉雄在節目中安慰張國威,為何這群人這麼渴望冒險,看似在做與成本效益不對稱的事,但只要他們克服了那個關卡,「他在世界幾乎就是無窮盡的,每個地方對他來說都是探勘、目睹、穿越。而我人將死的那一刻,我活滿足了那一生」。

張國威認為山很單純,只要想還有多遠、如何克服難關,完成後就會擁有「我做得到」的成就與滿足感。(圖片來源:公視/攝影Katie Chen)

張國威認為山很單純,只要想還有多遠、如何克服難關,完成後就會擁有「我做得到」的成就與滿足感。(圖片來源:公視/攝影Katie Chen)

張國威今年在部落格寫下關於「自私的登山者」一文寫道,不論是爬小百岳或世界百岳,登山就是不論做再充足準備,也無法把風險降為零,「山爬得越多,越來越相信命運說,註定該遇到的就是會遇到,有人可能不小心滑倒剛好撞到頭就走了,有人滑落山壁十幾米卻也毫髮無傷」。

他說,登山者能做到的就是藉由不斷練習、學習與訓練,控制好能控制的事,剩下就交給命運,「終究討論登山的意義本身就是件沒有意義的事,我們,莫名愛著山的登山者,只能靠不斷的攀登去尋找活著的意義,直到實質或抽象意義上的死亡」。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每週四晚上9時公視播出、公視+同步上架。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