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茶名唯一的作用,是為了傳遞訊息,是市場上定價、銷售的必要手段。(圖片來源/dreamstime)
茶名唯一的作用,是為了傳遞訊息,是市場上定價、銷售的必要手段。(圖片來源/dreamstime)

未聞茶名、亦知茶香:識茶只為溝通,不要成為一種束縛

2023/02/14

LINE分享 FB分享

本書《茶之別》是脫胎自台灣茶藝之父――蔡榮章老師的著作《茶道入門三篇──製茶、識茶、泡茶》的〈識茶篇〉。本書以〈識茶篇〉為基底,再加入更多的識茶知識與方法,喝茶的人更加瞭解如何懂茶、辨茶、識茶,之後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茶種,也懂得品茗的樂趣。

本書看似是十分專業的茶藝論述,但其實內容簡潔易懂,作者蔡榮章老師想和讀者分享是品茗的最大樂趣――感性的思想解放。他舉例說明:當我們喝綠茶時,可以想像身處於一片綠油油的秧田中,富有生命力;喝到白毫烏龍,則是走進一片玫瑰花海中,豔麗芬芳;而普洱茶的境界,可能猶如置身深山古刹……等,這就是一種自由的思考想像空間。

這種自由的創作空間,必須先從懂得茶葉品種、分類、茶湯、香氣……等,這些就是「識茶」的功課。因此,想得到品茗的樂趣,就得識茶;所以「識茶」是茶道的藝術中心思想實踐。

《茶之別》全書就是在告訴讀者如何品茗、識茶。讓你能真正感受到喝茶的樂趣之所在!

《茶之別:蔡榮章茶之書》(圖片來源/出色文化)

《茶之別:蔡榮章茶之書》(圖片來源/出色文化)

書名:茶之別:蔡榮章茶之書
作者:蔡榮章
出版社:出色文化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茶之別:蔡榮章茶之書》,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茶葉產品名稱之由來〉

當我們不知道這是什麼茶,反而會更認眞地體會它的各種色香味,因為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茶。如果已經知道了茶名,反正我喝的就是某某綠茶、某某岩茶,所以不假思索地就喝了。但是當我們不知道這是什麼茶時,就要很仔細地看、仔細地喝了,我們瞭解這款茶,事實上不是經過茶名而來的,是經過你看到茶湯的顏色等等:你知道這是綠茶,因為它是偏綠的,知道這是紅茶,因為它是偏紅的。

我們憑著茶的顏色知道了它的大類別,我們又從它的香氣知道它的小類別,好像看到的是有點偏綠,但聞起來不是蔬菜型的香,而是有點花朵的香,就會直覺到已經不是不發酵茶了,雖然還是很綠,但應該已經是輕度發酵,而且已經不再是芽茶類了,因為如果是芽茶又是綠茶,應該是接近割草皮的香、菠菜用開水燙過的香,如果已經不是那種香,而是進入到了果實的香,我會相信它已經不是採嫩芽嫩葉而是採較成熟葉製造的,判斷它不是綠茶。

喝的時候,它又顯現特殊的品種風味, 好像是鐵觀音茶樹的品種做的,還顯得比較粗獷的風格,所以我體會到了它是採成熟葉製成的茶。如果發酵不是很重,但茶湯是淺褐色的,我們很快地就會感覺到它的一股溫暖感,我們意識到它是焙了一點火。如果我們看到的茶湯是很鮮豔的紅色,我們知道這是一款重發酵茶,它是沒有焙火的。

我們是不是要很瞭解茶的製作工藝,才有辦法瞭解那麼多茶葉顯現的現象呢?不是的,我們剛才說的這些感官的認知是一般人都能夠理解的,了不起就只是講不出比較專業性的用語而已, 但是很容易體會出是比較接近自然風味,還是離自然風味比較遠,這也就是焙火與發酵對茶葉產生的作用。

反過來說,如果你已經知道了茶名,反而是一種束縛,你只要知道喝的是一款西湖龍井,已知的資訊馬上湧上心頭:它是屬浙江一帶的茶、是不發酵的茶、是扁平的茶、是款名優綠茶,等等已經限制住了你的賞茶空間。如果你知道這款茶是這一次某某地區比賽的得獎作品,那不用喝就已經確認它是一款非常好品質的茶了。

這就像我們看一幅畫,它的線條、色彩讓自己看得好感動,看得眼淚都要掉下來,這時還根本不知道這幅作品的名稱與作者呢。換一個狀況,看看這幅畫也不怎麼樣,向日葵的花朵也畫得不三不四,還沒有自己畫的那麼逼眞呢,怎麼也參加了這次名畫邀請展?

等一下他不經意地看到了畫的標示牌,作者的名稱讓他嚇了一大跳,原來是世界鼎鼎有名的畫家,這個作品如果是219 218 在拍賣市場上,是幾千萬身價的,他這時才開始警覺到,這幅畫實在畫得太好了,不管是線條也好,色彩也好,都是創世紀的一件作品。

這兩個前後不同的反應,到底哪一位才眞正懂得畫?當然前者是懂畫的,後者只是因為畫的名稱、作者的名稱才被感動的。音樂不也是一樣?有人進音樂廳是不太看節目單的,不管今天演奏什麼曲子,我就是聽了就對,演奏得好,就讚歎鼓掌,演奏得不好,就靜靜坐在那裡就是。他也不會太關心這個樂團到底是什麼名稱,因為如果一看就知道這是世界有名的樂團,還沒有聽就已經認為會演奏得很好了。

你說不知道茶的名稱怎麼去買、怎麼告訴朋友我今天喝到了什麼好茶,對的,這是茶名唯一的作用,它是為了要傳遞一個消息,以及市場上定價、銷售必要的一個手段。

茶葉產品名稱分為「成品茶」的名稱與「商品茶」的名稱。這兩種名稱有時是一致的,但有時的商品名稱會由行銷單位另行訂定。我們學習識茶,重要的在於成品茶的名稱,因為這是大家溝通的必要稱呼;至於商品茶的名稱,有時是為了商標權的使用,行銷單位訂定了自己獨佔的名稱;有時是為了商品分類、分級的需要,以文字或數字加以命名。這種商品茶的名稱是難能讓人循此而一窺茶之全貌的。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