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那東海岸會飛的魚

達悟族與飛魚

2022/06/14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三月,乾冷的東北季風逐漸趨緩,濕暖南風從南方吹拂而來,提供洄流性魚類一條向北方前進的路徑。

這時,鬼頭刀從菲律賓海域順著北上的黑潮趕來一群群豐美肥碩的飛魚,先抵達小蘭嶼,為躲避鬼頭刀的追捕,魚群不停地彈出海面飛翔,岸上的達悟族男人看到了,馬上打開塵封半年的船屋,拉出拼板舟,趁著夜色推入海中,為一年一度的飛魚季揭開序幕。

很快地,飛魚游到屏東、臺東、花蓮濱海,東海岸的漁夫們依舊趁著夜色划著小船,亮起一盞盞小燈,來引誘不斷飛撲海面的飛魚,在燈火下閃動晶光,甚至跳上甲板自投羅網,漁民們一個晚上便可捕獲百斤,收穫滿船。那可是原住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啊!同時也是洋流賜給海洋民族最豐厚的禮物。

飛魚屬飛魚科(學名Exocoetidae,達悟族語Libangbang),大約有40種,廣布於溫暖水域,體型最大的身長約45公分,因為有翼狀硬鰭和不對稱的叉狀尾部,當它們為了逃避鬼頭刀、鮪魚、劍魚等大型魚類的追殺,會不斷躍出海面,其實是受驚而飛,同時顯現海洋食物鏈的活躍與難以平靜。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I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