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使命 回復部落的活力
2022/01/07
- 文字 / 林瑞珠
部落之美人人皆知,眼下許多族人面對部落文化及山林保育,紛紛進行人力整合,希望能守護傳統文化,讓部落回復活力,近年各族都展現傳承的動能。
小米是部落重要經濟作物,與原住民族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是回復部落產業的重點之一。
從1990年代開始,臺灣吹起社區營造的風潮,與此同時,原住民族部落也紛紛為部落發展投入心血。其中,新竹尖石司馬庫斯部落可謂先鋒,1991年在已故老頭目倚岕.蘇隆推動下,推出神木區之旅,透過帶動遊客一起巡山、發展水蜜桃與蔬菜產業,同時回復泰雅傳統「共有、共享、分工」生活方式來經營部落事務,開創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
與此同時,嘉義鄒族的山美部落也在村長高正勝呼籲下,進行達娜伊谷護溪行動,首創「河川自治公約」,明定達娜伊谷是山美村民共有財產,並將青壯年組成「山青團」進行護溪工作、復育鯝魚,將達娜伊谷打造為「鯝魚的故鄉」,於1995 年成立「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不但創造旅遊商機,也帶動全臺護溪風氣。
而在1994 年文建會力推「社區總體營造」後,加速推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以此凝聚社區共識,並找出部落特色。有的以復育小米為主,有的復育野生動物與山林文化,有的則推動部落共餐,更結合大學及民間顧問專業管理資源投入,讓部落文化傳承更加百花齊放。
太巴塱部落集結年輕人,向耆老學習傳統建築工法,搭蓋出美麗的家屋。
傳承部落文化
放眼時下各部落發展,許多皆聚焦於文化傳承面向活絡部落,例如阿美族、卑南族、鄒族、東排灣的部落青年便重振「青年會」,召集不同年齡階層的部落男子,合力搭蓋青年會所,重振山青傳統文化。
其中如花蓮太巴塱部落的青年就組織了「太巴塱部落年齡階層文化發展協會」,近年集合部落中年齡最輕的四個階層,一起在祭儀廣場周邊蓋青年會所及阿美族傳統家屋,從建材採集到家屋搭建皆沿襲傳統,過程中讓年輕人跟著耆老學習山林求生技巧、傳統建築工法,以及合力造屋的分工模式。一來習得技能,二來文化得以傳承。
此外,更能有效分擔部落事務,如節慶時的分工,或面臨天災時,許多部落也皆依靠青年團體進行部落自救。
除青年團體的組織,許多部落也會開設「編織班」或「工藝教室」,向耆老學習傳統編織技巧,也會到部落中小學教學編織,愈來愈多部落婦女,甚至男生投入編織及設計的行列,讓傳統工藝開枝散葉,發展部落文創產業。
許多部落透過復育小米,從復耕過程中找到身分與文化認同。
部落紛紛復育小米
此外,以「小米」作為部落動能更是眼下許多部落努力的方向。小米是原住民族最重要的作物,近20年來已有許多族人為小米復育而努力,從北部新竹尖石及五峰的泰雅族、賽夏族部落,到桃園復興成立小米園區,再到花東地區都有部落復育小米,甚至遠在離島蘭嶼亦有黑小米復育。多年致力於小米文化復甦的拉勞蘭部落戴明雄牧師便表示:「小米的復耕,也是文化的復耕,這對部落青年具有身分認同的重要性。」
以年輕人的力量帶動部落產業及傳統文化,並將產業結合工藝、祭典或旅行遊程,讓更多人能看見部落,更能進一步平衡時下的環境衝擊及文化誤解,這是年輕人返回部落帶來的全新發展脈絡。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5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