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息》是靈魂的辨識與交換
永不放棄的歌者─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2020/09/24
- 文字 / 蔡舒湉
文化追尋者阿洛.卡力亭.巴奇辣(Ado’ Kaliting Pacidal)為花蓮阿美族人,不斷地透過音樂傳遞部落的真實樣貌,2019年串聯南島語族音樂人共同創作出兼容並蓄的《Sasela’ an氣息》,堅持不懈的她說:「做自己,靈魂才有可能自由。」
錄製紀實節目《吹過島嶼的歌》時,阿洛首次與毛利音樂人Horo進行碰鼻禮(hongi),耆老告訴她,氣是生命的存在,而碰鼻是交換氣息、是靈魂跟靈魂的相遇,更是確認彼此的生存領域、山川以及氏族。海洋柔軟地打破所有藩籬,太平洋上的家人又怎能不認識自己?
因為錄製電視節目,阿洛與毛利族音樂人Horo 進行碰鼻禮,讓她知道「氣息」,其實是靈魂與靈魂的相遇。
南島語族的歌聲航線
約5,000年前,南島語族一槳槳划向廣闊海洋,於時光的長河裡繁衍出地理分布最廣的大家族。阿洛在《Sasela’ an氣息》專輯團聚她在跳島之旅遇見的「家人」,包括:紐西蘭毛利、所羅門群島、智利復活節島、巴布亞紐幾內亞、夏威夷、馬達加斯加與臺灣共7個島國的音樂人,一起在澳洲Tilba Tilba小鎮展開1個月密集的創作營。專輯封面清晰可見她胸口有一大片刺青,設計綜合太平洋島嶼圖紋,展現了南島音樂人的意志,封底則以航海圖象徵自我追尋。
在錄音過程當中,阿洛發現「眼睛」、「耳朵」、「淚水」、「這裡」和「那裡」是大家共同的詞彙,遂創作出輕快的〈Itini itira這裡,那裡〉。主打歌〈Sasela’ an〉中譯兼有「氣息」和「生命」意義,除了呼應毛利人的碰鼻禮,也運用阿美族的傳統樂器「鼻笛」隱喻「鼻息」。鼻笛過去被視為排灣族的樂器,事實上早在半世紀前就有阿美族的演奏紀錄,也唯有臺灣有雙管鼻笛。「當人有了氣息,就不能浪費,用鼻子吹氣是為了傳達最好、最真的自己。學會傳統樂器,靈魂好像更安定了。」
雙管鼻笛是臺灣獨有的樂器,以鼻子吹氣,是為了傳達最真的自己。
因為失落所以追尋
全名阿洛.卡力亭.巴奇辣(Ado’ Kaliting Pacidal),阿美語Pacidal意指太陽,象徵奉太陽為守護神的氏族,Kaliting是母親的名字,而Ado’是持續用歌唱安撫天神、拯救村莊的女孩。奮鬥系的阿洛絕對無愧於這個名字,她出生馬太鞍部落,童年跟著外公外婆說流利的阿美語,入學後因口音被同學嘲笑,決心把國文和英文讀好,並征戰無數演講與朗讀比賽。18歲那年外公過世,阿洛返回部落奔喪,卻驚覺已無法用母語告別外公和安慰外婆。阿洛深受打擊,於是在2004年底回復阿美族姓名,重新學回母語、用母語創作,並鑽研國家歷史脈絡。
阿洛 ‧ 卡力亭 ‧ 巴奇辣 Ado’ Kaliting Pacidal
族別:阿美族
出生地:花蓮馬太鞍部落
重要經歷:
2013年以《太陽月亮》入圍第24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2015年以主演電影《太陽的孩子》入圍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2016年以《吹過島嶼的歌》榮獲第51屆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2019年出書記錄。
2020年以《氣息》入圍第31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在不平等的社會與時代,更要活得有自覺。」在這次專輯中的〈O satopa 印記〉一曲,阿洛從信仰角度表現被壓抑的孤獨,主人翁是她的祭司奶奶,因阿美族多為基督徒,迫使她隱藏自己的印記。歌詞描述奶奶早晨到河邊做儀式,曲末則收錄奶奶的錄音。「創作母語過程,我是幸褔的。我可以用音樂給自己力量,想到祖先在星星與月亮之間聽到我唱歌,我的靈魂就能比較完整。」
音樂是最美麗的武器
「即使生命的碎片已斑駁,還是想找回來。」阿洛說話如歌,不斷湧現詩的韻律,與格言的蛻變感。為人奔放,創作則溫柔放送聲音的電影。以族語創作的《太陽月亮》與《氣息》,在2013、2020年先後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與最佳原住民語歌手,過去也曾擔任金曲獎評審。談及這些榮耀時,她強調做音樂不為得獎,也認為獎項以語言分類反而模糊了族群融合的本質。「音樂本是世界的語言,凸顯創作者的精神意念,應該放在同樣的平臺上百花齊放。」
她視音樂為最美麗的武器、連結人際的觸媒,母語創作能訓練自己思辨文化底蘊、鼓勵更多人聆聽,也希望用阿美族女性的聲音,向世界傳遞臺灣的性格。她因演唱母語被看見,獲邀演出2015年電影《太陽的孩子》,並入圍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2018年的編劇作品則入選金馬創投,即將導演一部跨越島嶼的音樂電影,挑戰創新。今年的疫情則啟發她:「在疾病面前,我看到人類的傲慢。當文明世界破敗,原住民族文化可以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
找到自己就自由了
永不放棄的歌者胸口有團無盡焰火,推動她努力證明自己的能耐,也在自我認同的過程,樹立傳承原民文化的大目標。集歌手、音樂創作者、製作人、電視主持人、作家、演員、編劇、導演等眾多頭銜於一身,阿洛說,每種角色都是一種說故事的方式,不知前面怎麼走時就回頭看,看到自己的根源就能知道方向。
「唯有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才是一生的追求。不管想學什麼,一定要先學會喜歡自己、鼓勵自己。我唸到博士才發現,這只是個學歷,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充分認識自己,才有可能為生命做努力,一步步實現目標。做有熱情的事,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當你可以唱自己的歌時,你就自由了。」
族語關鍵字
‘orip 生活;生命
造句
Limelaen ko ‘orip no miso.
要珍惜你的生命。
Iyof 吹
造句
Iyof han ni Osay a milikat ko namal.
Osay 吹起火苗。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