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一般中小學也經常在自然或美術課,讓小朋友體驗簡易的染布技巧及原理,甚至變成家庭功課,也帶動親子動手染布的假日活動。
一般中小學也經常在自然或美術課,讓小朋友體驗簡易的染布技巧及原理,甚至變成家庭功課,也帶動親子動手染布的假日活動。

植物染當代發展概況

親子來染布 體驗多元課程

2024/04/02

  • 文字 / 林瑞珠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當服飾從手作變成機器大量生產,線材的染色被工業化材料所取代,快時尚顛覆時裝界不斷換新,但是反璞歸真始終為人心嚮往,許多民間染布工坊、社區大學、中小學經常推出染布課程,並研發創意產品,讓植物染從原本的傳統服飾領域走出一條新的現代風格之路。

色彩可以美化生活,增添衣飾用品的美感顏色,促進生活品質及樂趣,讓人心情愉悅,增加自信。和化學染相較,植物染色澤樸實溫潤且有益於健康,所以即使現代服飾線材已被化學染大量取代,還是有許多人熱愛植物染。許多原民團體、社區大學也常出現自然染、植物染課程,讓人們從手作中感受到反璞歸真的滿足感與樂趣。甚至一般中小學也經常將此融入課程,在自然或美術課讓小朋友體驗簡易的染布技巧及原理,甚至變成家庭功課,帶動親子動手染布的假日活動。除此之外,一些染布工坊也同時推出染布創意產品以及DIY體驗活動,舉凡茶墊、包包、圍巾、方巾等等,五花八門,甚至可以把舊衣服拿來重新染色翻新,既環保又時尚,讓植物染產品變得更加豐富且多彩多姿。

小學生的染布體驗

許多中小學的學生都在學校體驗過植物染課程,因應不同老師的課程進行的不同,老師會將染料準備好讓學生體驗,例如用果汁機攪打洋蔥皮、薑黃、地瓜葉來萃取色素,依照濃度染出五彩顏色,引發學童的學習興趣,進而鼓勵進一步學習染布技巧,並帶動這類假日親子活動。例如育有兩子的噶瑪蘭族潘頤庭,因為就讀國小的孩子在學校上了染布課,興致勃勃的把染布樂趣帶入家中,她便利用假日跟孩子一起在公園野地採集染料植物,來嘗試親子一起動手作的樂趣。

染布工坊動手體驗

現在有愈來愈多人喜歡穿搭自然材質的衣裳,喜愛接近自然的植物染素樸顏色,讓植物染從傳統服飾走出一條現代風格。

時下常見的染布工坊除了可以選購各式各樣的自然染創意產品之外,染布DIY體驗也是一大重點,舉凡在工坊裡所見的一塊布產品,例如圍巾、方巾、圍脖,甚至提袋或棉杉都可以是體驗的選項,自己的東西自己染,購物還附加成就感。

這是現代常見的親子活動,經常有爸媽帶著孩子一起來體驗,尤以藍染工坊最常見,參與者可依照自己喜歡的花樣、款式,利用橡皮筋、竹片等工具,依照工坊老師的指導,紮染出各種圖案,再浸泡染汁,加以搓揉染色,展開後令人驚喜,晾乾後即可帶回成品。

參與者可依照自己喜歡的花樣、款式,利用橡皮筋、竹片等工具,依照工坊老師的指導,紮染出各種圖案。

參與者可依照自己喜歡的花樣、款式,利用橡皮筋、竹片等工具,依照工坊老師的指導,紮染出各種圖案。

社區大學自然染課程

目前有許多社區大學或民間染布工坊推出自然染或植物染課程,也有編織課程的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自己的編織線材自己染。例如在雙北多處社大及原住民族社大開設各類編織課程的排灣族徐輝峰及陳桂伶,就多次帶著學生一起用薯榔及紅土來染線,增加傳統編織技藝的學習體驗。

徐輝峰表示,有個偶然的機會拿到難能可貴的薯榔,就和學生們用傳統的熱染方式將薯榔搗碎加熱,一起大鍋煮線,整個過程充滿歡樂,是種學習也兼具樂趣。

林務局鼓勵民間種植藍草

現在有一些農場特別規劃部分園區來種植染料植物,甚至林務局也有與民間團體或農場的合作案,提供一些適合種植藍草的山區大量種植,並輔導製作藍泥,開發產品及體驗活動,使得沉寂多時的台灣藍染工藝逐漸受到國人的重視與喜愛,並於2023年1月16日公告納入藍草之一的馬藍(Strobilanthes cusia)為林下經濟作物的選項之一,同時與宜蘭大學合作在新北三峽山區開發藍草田,有計劃的種植並研究馬藍的生育特性,未來會將成果科普化,對於台灣發展植物染必有助益。

若想更進一步了解植物染,除了坊間許多相關書籍可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的《台灣省通志》卷六中亦記載著過去台灣常見的染料植物,例如薑黃、梔子果實、黃檗可染黃色;檳榔果實及薯榔可染赤褐色;蘇木染出深紅;栲皮染深褐色;芭蕉汁則可染成深褐色;絲瓜葉可染出迷人的草綠色;紫草、桑葚果實則可染成紫色等,這些傳統紀錄都是現代取材的極佳參考資料,多加利用必能事半工倍。

參與者可依照自己喜歡的花樣、款式,利用橡皮筋、竹片等工具,依照工坊老師的指導,紮染出各種圖案。

參與者可依照自己喜歡的花樣、款式,利用橡皮筋、竹片等工具,依照工坊老師的指導,紮染出各種圖案。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8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