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愛護生態的原住民族,30多年前即曾發起護魚行動,最早從鄒族山美部落達娜伊谷開始。
愛護生態的原住民族,30多年前即曾發起護魚行動,最早從鄒族山美部落達娜伊谷開始。

漁獵文化的現代發展

護魚行動及漁獵體驗並進

2023/12/15

  • 文字 / 林瑞珠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近年因為嘉義鄒族在達娜伊谷護魚有成,吸引大量觀光客,帶動部落產業發展,許多漁獵小旅行、體驗之旅紛紛出爐,使得漁獵文化的現代發展有了新的生命力。

傳統原住民族的生活與保育觀念密切結合,會依照不同魚種避開繁殖期來捕魚,然而溪流生態也曾因釣客蜂擁而受到破壞,於是一些有智之士便發起原住民族護魚行動,最早從鄒族山美部落達娜伊谷開始,後來許多部落也跟進,30餘年下來便對臺灣溪流生態產生正面效應,不但吸引眾多遊客,更讓青年返鄉,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原鄉就業帶來正向循環。此外,也有一些部落舉行漁獵活動體驗,例如花蓮馬太鞍部落的巴拉告體驗之旅就廣受歡迎,而一些河祭、捕魚祭期間也會加入傳統漁具製作比賽,讓捕魚文化得以傳承。

達娜伊谷護魚行動 帶動產業發展

達娜伊谷位於曾文溪上游集水區,是鯝魚(俗稱苦花)的棲地,30年前高正勝村長有鑑於常有外地人來達娜伊谷毒魚、電魚,鯝魚瀕臨滅絕,乃發起護魚行動,創臺灣護魚之先,進而全臺都有部落跟進,對溪流生態貢獻顯卓。

因為民間自發護魚,進而影響政府做為,嘉義縣政府跟進發出公告:「山美村曾文溪與達娜伊谷出口處,由曾文溪往上500公尺,往下800公尺,實施禁漁,並委託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管理。」

也由於護魚成功,山美部落吸引許多年輕人返鄉發展,例如30歲出頭的安家亨,國、高中期間就在達娜伊谷生態園區擔任舞者,大學畢業後曾在屠宰場、餐飲業工作,後來念社工系而取得社工資格,一年多前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詩韻延攬他回部落為族人服務。

達娜伊谷護魚有成,吸引年輕人返鄉發展,其中妲妮芙.畢永就推出「水上餐廳」,備受喜愛。

達娜伊谷護魚有成,吸引年輕人返鄉發展,其中妲妮芙.畢永就推出「水上餐廳」,備受喜愛。

另一位返鄉青年妲妮芙.畢永希則推動創新遊程,當年高正勝村長發起護魚行動時,她的父母汪忠誠、莊孝美也一起加入,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對家鄉具有使命感,在屏東大學攻讀文創專業,畢業之後從事設計工作,數年後即返鄉發展,目前在達娜伊谷的多元就業中心擔任遊程經理,她和部落年輕夥伴們一起營造「鯝事的起源」據點,並且在每年進入春天的3月到冬季來臨前的10月推出讓遊客感到驚艷的「水上餐廳」,帶領遊客穿著溯溪鞋,帶上保麗龍漂浮餐盤,背上團隊開發烹煮的創意料理,包括傳統料理獵人包、用血桐葉包裹好的糯米鹹魚及豬肉,還有必備的烤肉香腸,以及炸鬼針草嫩葉、藤心料理和芋頭糕甜點等等,以滿足遊客好奇求新的味蕾,深受年輕族群的喜愛。其他還有兩日的漁獵小旅行、森林派對、親子忘憂小旅行等,既有趣又富創意。

馬太鞍巴拉告體驗

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沼澤地是阿美族世代居所,沼澤地的水源來自中央山脈,順著馬太鞍溪流至此地成為溼地,族人在此進行農耕、捕魚,近年一些農園結合當地生態特色推出「巴拉告捕魚體驗」之旅,備受喜愛。

在馬太鞍沼澤地的「巴拉告捕魚體驗」中,可以藉此認識巴拉告結構並實際運用之,把樹枝或竹筒拿起來抖一抖,就能抖出魚蝦。

在馬太鞍沼澤地的「巴拉告捕魚體驗」中,可以藉此認識巴拉告結構並實際運用之,把樹枝或竹筒拿起來抖一抖,就能抖出魚蝦。

例如被譽為「阿美族料理女廚神」的林鳳廷就在馬太鞍溼地與自己營造的生態池塘及溪流中,與族人一起自製巴拉告,打造出魚群活躍的紅瓦屋園區,並提供隔壁太巴塱部落推廣野營體驗之旅的周卡爾帝就此發展阿美族漁獵文化體驗小旅行,在他的解說下,遊客可了解巴拉告的結構,還可帶上三角網,在溪邊的巴拉告小池塘裡撈魚,只要將放在池塘裡的竹筒及一綑綑樹枝拿起來抖一抖,魚蝦便會全抖進漁網中。如果還不過癮,還可駕著竹筏在水裡撒網,現捕現烹,絕對美味。

魚叉製作比賽

現在原住民族舉行祭典之後常常會有傳統競技比賽,以延續傳統技能,例如卡那卡那富族的河祭就會在祭典之後舉行漁具製作比賽,而魚叉就是經常有的項目。翁德才長老表示,魚叉用來捕抓大型溪魚,是用一根長約三公尺,直徑三、四公分的桂竹來製作,一頭裝上三或四根鐵釘,便可用來捕魚了。

卡那卡那富族與鄒族都經常使用魚叉捕魚,尤其楠梓仙溪上游支流密布,包括那都魯沙溪,又稱為老人溪的那尼撒魯溪、那之蘭的達卡努娃溪,以及村落盡頭又稱一溪的貼布貼爾溪,都是漁撈的極佳地點,溪裡有著豐富的高鯓鯝魚、苦花、何氏棘魞、石斑、馬口魚、溪哥、岩鰍,以及數不盡的河蝦、河蟹、貝類,這些魚群穿梭在深潭綠濺中的美味綠藻間,一邊悠遊,一邊覓食,只要在岸邊瞄準,對準投下魚叉,很快就有一鍋肉質鮮美的魚湯。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