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樹皮布轉化為工藝手作

連結傳統的現代創意

2023/11/14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樹皮布工藝是環太平洋南島語族的共同工藝,當然也包括臺灣。至今,仍有部分族群在日常生活或儀式慶典中使用樹皮布,也發展出精湛的樹皮布工藝,運用在服飾、家居布置、裝飾及藝術創作中。

西元1768至1779年間,冒險家庫克船長三次遠征太平洋中,所收集的大洋洲樹皮布標本,包含約50份樹皮布標本與手寫描述,也讓這種獨特的傳統衣飾工藝逐漸展現在世人眼前。同屬南島語族的臺灣原住民族亦有將樹皮布使用於生活、儀式中的紀錄,例如屏東霧臺魯凱族耆老包光輝清楚記得他的成年禮經歷:六、七十年前,他被帶往山上的旱田工寮裡,讓他節食數天,為了讓年輕人忍受飢餓,家中長輩會在山中取下樹皮,當即製成腰帶替他綁上。每天都需經歷重複緊綁,綁越緊才能度過四、五天的飢餓,包光輝在十幾歲時通過這樣的考驗,便得以在當年豐年祭由耆老宣布已經成年。

構樹種子漂到哪、長到哪

構樹,是臺灣海拔一千公尺以下四處可見,荒野、城市牆角處處看見的桑科落葉喬木,果實是昆蟲、鳥兒的最愛,動物也愛嫩葉。早期的臺灣農村經常作為草食家畜的飼料,因此有「鹿仔樹」的稱號,同時也是製作宣紙的原料。

中研院學者鍾國芳研究發現,整個南島語族都有構樹皮衣的文化,但這些地方大多只有母構樹,以扦插無性繁殖栽種;臺灣則是經由公、母樹授粉後結果繁殖。經由研究構樹DNA顯示,臺灣應是構樹的發源地,經由人類遷徙而將構樹帶到整個環太平洋島嶼。

構樹是臺灣常見的桑科落葉喬木,除了樹皮可以拿來製成各類服飾、工藝品等,果實與嫩葉也是其他生物主食來源。

構樹是臺灣常見的桑科落葉喬木,除了樹皮可以拿來製成各類服飾、工藝品等,果實與嫩葉也是其他生物主食來源。

各地樹皮布都有「Tapa」發音

特別的是,各地樹皮布的名稱都有「tapa」(音譯:塔帕)或接近的發音,包括臺灣的原住民族,甚至在中國大陸《史記‧貨殖列傳》也發現其中對於樹皮布的描述是以近似「tapa」發音的「榻布」載之,而tapa自然就成為現代樹皮布的通稱。

樹皮布最常見以構樹皮為原料,麵包樹或其他桑科榕屬植物亦可。各地原住民族皆有對樹皮布的文化,如臺灣原住民族人使用雀榕敲出赭紅色的樹皮布、南美洲的原住民則會取用多種樹皮敲打成不同顏色的樹皮布加上染色來搭配,形成精緻的工藝、北美洲印地安人則只取用紅柏、黃柏的部分樹皮,讓樹繼續生長。但各地多數以構樹樹皮布為主,打出來的樹皮顏色白皙,柔軟有彈性,是非常好的纖維材料。

文獻、史料中的臺灣樹皮布

在清朝文獻有許多樹皮布記載,1698年郁永河來臺尋找硫磺而寫下的《裨海紀遊》中,描述宛里社道卡斯族人戴樹皮帽;1717年周鍾瑄的《諸羅縣七志》則提到彰化以北的居民製作樹皮衣的技法:「半線以上,多揉樹皮為裙,白如苧。」;又或是1839年修的《噶瑪蘭廳志》中,也有噶瑪蘭族人穿著樹皮布的紀錄。

1735年傅恆的《皇清職貢圖》卷三刻劃了13幅「番俗圖」中,多張提到「績樹皮為布」 ,特別的是對水沙連番的描寫:「染五色狗毛雜樹皮,陸離如錦。」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更進一步說明:「質亦細密,四方人多欲購之常不可得。」邵族研究學者簡史朗表示這段描寫很可能指的是邵族,他曾見過一位邵族人還保有一張以木槲的葉子混合狗毛織成的金黃色布匹,只可惜這種華麗樹皮毛毯的工藝已失傳。

再現臺灣樹皮布工藝

臺灣的樹皮布工藝曾經消逝了一段時日,直到1960年代,學者凌曼立在花蓮縣馬太鞍社調查阿美族服飾時,發現臺灣確有樹皮布文化,經訪談多位部落耆老後,重現傳統樹皮布的製作過程:選用構樹以石棒或木棒敲打至適當的大小薄厚,再縫製成衣裙。從馬太鞍嫁到太巴塱部落的耆老李玉英習得這個技術,至今還會帶著國小學童學砍兩年生的構樹、雀榕搥打成纖維平整的樹皮布;靜浦部落則將構樹的果實當成部落意象,當作街頭、店家的裝飾。

臺東都蘭部落年逾九旬的沈太木,不僅曾是部落的傳統領袖,更是樹皮工藝文化的推廣者。他回憶,兒時父親說祖先穿過樹皮衣、長輩在獵寮中發現一件雀榕樹皮衣,母親也曾提起以前會用長樹皮布來背剛出生的小孩。於是,他便下決心找回這項技術,遍訪耆老、多方嘗試下,起初選用雀榕,但這種植物在臺東少見,他想起以前水牛的繩子是用構樹皮揉的,就改用構樹皮製作。與現年84歲的太太潘秀仔反覆嘗試,敲了又洗、洗了又敲,果真敲成柔軟樹皮布,他們嘗試做成情人袋、帽子等小件物品,後來還完成一套新娘禮服。

沈太木與太太潘秀仔經過多方嘗試下,將這項傳統樹皮布製作工藝發揚光大,甚至完成一套新娘禮服。

沈太木與太太潘秀仔經過多方嘗試下,將這項傳統樹皮布製作工藝發揚光大,甚至完成一套新娘禮服。

如今已有不少工藝師將樹皮衣結合現代裁縫技法以及染色、多媒材,創作出現代工藝。例如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的杜瓦克・都耀、陳淑燕也用樹皮進行壁飾、燈具等創作,美不勝收。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6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