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阿里山國民中小學實驗課程架構以「鄒族TSOU全人教育」為核心,讓學生在生活中建立文化認同。(圖片提供/阿里山國民中小學)

在生活中建立原住民族文化認同

木槲蘭(fiteu)護佑之下的鄒族──嘉義縣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

2023/05/29

  • 文字 / 蔡舒湉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嘉義縣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是嘉義縣唯一一所以鄒族原住民族課程為主體的國中小,實驗課程架構以「鄒族TSOU全人教育」為精神核心,透過建設傳統建築、安排體驗活動,讓學生在生活環境中能自然而然學會族語,並建立文化認同。

某次上農耕課,孩子們在太陽下拿著小鋤頭除草翻土,一陣辛勤過後,一張曬得紅通通的蘋果臉抬起並問教研主任張涵昀:「不是要回到過去嗎?沒有小牛嗎?」這個大哉問讓主任反思起文化教育的目的,田間智慧管理有許多艱深的學問,與各學習面向都環環相扣。孩子該如何在單純的勞動中學會融會貫通,進而懂得珍惜傳統呢?

阿里山鄉的心靈寄託中心

高居在海拔1,206公尺之上,嘉義縣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所在地樂野村,是阿里山鄉的交通及行政中心,也是以鄒族為主的地區。學校規模包含國中、國小及附幼,全部加起來僅111名學生,其中鄒族占七成,屬於典型小班小校型態之極度偏遠學校。校方著手建設鄒族傳統建物,包含一座tataka涼亭,由特富野頭目、耆老與達邦社長老團隊合作設計與建造;主席臺則命名為「拉拉巫雅」,用「楓樹林」意涵象徵當地環境;同時也邀請族人彩繪許多鄒族文化壁畫,致力將校園營造成部落精神中心。

阿里山國民中小學著手建設鄒族傳統建物,包含一座tataka涼亭。(圖片提供/阿里山國民中小學)

轉型為民族學校至今已四年之久,張涵昀表示困難之一是中小學共同推行,這在目前文化實驗教育中比較罕見。家長普遍支持孩子在山上讀小學,但到了國中階段,考量升學競爭力,對於以民族文化知識為領導的實驗教學還不夠有信心,因此更傾向讓孩子到山下就讀國中。事實上,這間鄒族實驗學校無論是國中部或國小部,基本課程節數都與一般學校無異,而增設的鄒族文化課程,反而有助學生在現代化社會傳承傳統。

穿上族服驕傲表現文化認同

實驗課程以鄒族人的生活空間層次——Kuba(鄒族各氏族合力興築、維護之建物,大社的男子會所)、Hosa(鄒族的族群政治領域)與Hupa(活動疆域、獵場)為課程主要精髓,並盡量使用族語。張涵昀表示,受早期政策不能說方言與風行閩南語連續劇影響,孩子缺乏說族語的環境,族語教學與活化必須從願意開口開始,例如每學年辦一次「族語親子共讀」,並製作繪本;田野調查與規劃教材時,校方也會徵詢頭目意見,最後規劃出六大面向的文化課程,包括:「山林傳奇」、「焚墾生活」、「美麗的Hosa」、「COU文學」、「藝術樂舞」、「技藝之美」。

Mayasvi是特富野社舉行的特色祭典,到了小學五年級得以前往參觀這個神聖的鄒族祭典,學習傳統祭儀。對於信仰不同的家庭,校方也會尊重家長,選擇是否讓孩子參與。學校還安排在畢業典禮時邀請家長舉行「打屁股」儀式,該禮俗轉化自鄒族男子15歲成年禮,祝福孩子往新目標邁進。此外,穿上傳統服裝則是最直接的文化認同表現,每逢合唱團表演,或是舉辦校際族語競賽,學生們都會穿上族服,而老師也會自主穿上族服,一同為身為鄒族人而驕傲。

每逢合唱團表演,學生與老師們都會穿上族服,一同為身為鄒族人而驕傲。(圖片提供/阿里山國民中小學)

從日常生活啟動觀察與練習

孩子最期待的校外教學,則是國小六年級生參與的三天兩夜勇士營。在獵人老師的帶領下,讓小學生學習利用竹子做碗筷、搭獵寮、升火野炊及半露天野宿,在大自然中敞開五感,認識環境中的植物(如神花木槲蘭、神樹雀榕),並學習製作陷阱、走獵徑,訓練野外求生技巧等。國中部則會安排夜間狩獵活動,讓中學生跟隨獵人的腳步,學習山林裡的禁忌、動物的習性,與風向如何影響氣味等,並觀摩獵人如何狩獵、取獸皮、分解動物。

小學生在勇士營中學習用竹子升火野炊、搭獵寮等等,從小訓練野外求生的技巧。(圖片提供/阿里山國民中小學)

張涵昀難忘兩年前帶學生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那是推行實驗教育的第二年,為了準備比賽,學校買了一頭豬,並搭起豬寮。孩子們每天早上都在訓練越野慢跑、學習養豬與打繩結做陷阱等狩獵技藝,最後再以這隻豬學習生命教育,教導如何珍惜與分享食物。競賽時,八位男生歷經2,500公尺溯溪,與圍獵50公斤的豬,再將豬揹回終點,最後贏得第二名。這個經驗既展現傳統文化,也與108年課綱素養導向不謀而合,讓學生學會發現和解決問題,以及理解到分工合作也能凝聚可貴的團隊精神。

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的國中部會安排夜間狩獵活動,學習山林裡的禁忌並觀摩獵人。(圖片提供/阿里山國民中小學)

以身作則 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對於議題類的課程,有鄒族老師上「原住民國際社會」講述各國原住民,並比較臺灣原民跟新住民的社會觀感,相當發人深省。張涵昀說:「我們常思考文化到底是什麼?其實文化就是我們的生活。」

張涵昀在阿里山國民中小學是第二資深的老師,在臺北長大、出身教師世家的她,主修小提琴演奏,碩士畢業後原本打算到美國念博士,但相信「每個決定對當下的自己都是最好的。」於是在八年前踩著高跟鞋到阿里山上報到,當時全校只有她一名音樂老師,她心想原住民族孩子歌聲好且音樂天份佳,帶合唱團何難之有?後來才發現鄒語難如天書,不過她下定決心花大量時間練習,終於唱出標準的鄒語歌謠,贏得孩子們的尊敬。此外也有畢業生回校找她學拉小提琴,顯現當年種下的小小文化種子正持續茁壯中,因此讓她成就感滿滿。「我們給孩子的,也許當下看不見什麼效果,但要記得看得長遠一點。現在播種,未來才有發芽的機會!」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3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