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阿美族藝術家伊祐.噶照Iyo Kacaw的作品「和祖靈對話的路徑」,形塑出原民部落「火塘」的造型。(攝影/林瑞珠)

「烤火的地方」現代革新與面貌

融入生態旅遊與藝術創作

2023/05/12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火的使用帶動人類的文明,烤火的地方也肩負起文化傳承的使命,現代有部分原住民族不但在生活中延續用火的習慣,也把火的元素運用在藝術創作以及部落之旅的體驗中。

烤火是一件享受的事,近年來有些原住民族除了在住家旁邊的工具間、工寮中等處還維持著烤火的習慣外,也將烤火發展成藝術創作,例如今(2023)年的「台灣燈會」就可以看見許多作品。此外,許多部落也將烤火納入到野外求生之旅的野營活動中,讓民眾體驗升火的樂趣。

原民火光 流轉到燈會

「2023台灣燈會」回到臺北,其中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源展區」,有著原住民族各族以「火光流轉」為主題進行的創作,以火煻帶來的文明及與祖靈的連結,訴說著原住民族的來時路,十分引人入勝。

首先是阿美族藝術家伊祐.噶照Iyo Kacaw的作品「和祖靈對話的路徑」《O lalan no sakalalicay ato to’as》,以樟木形塑出原民部落家家戶戶重要的精神象徵「火塘」之造型,輔以裊裊升天的白煙,來表達跨越人與靈的界線,並承載族人的情感、思念、關愛,以通向祖靈的路徑,藉此傳達族人對生活的祈求及未來的想望。

卑南族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黃錦城的作品「讓心跳著」《Vaavaaw matrektrek》以鐵器、彈性布、LED燈製作出心臟造型,發出怦怦跳的音效,展品說明中,有段話真切地敘述出原住民族在都會謀生的處境:「作品表達原住民族在都市裡生存的希冀,當原民文化的火光,流轉到了城市之中,勢必面臨不小的挑戰與碰撞。『Vaavaaw』所期許的不只是讓生命或生存延續,而是即使面對其他文化的衝擊,族人們仍然堅定地綻放原生文化之美。透過這件在都會中勇敢『活著』的作品,凝聚與連結心靈上的認同及歸屬感。」

卑南族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黃錦城的作品「讓心跳著」,象徵原住民族在都市裡生存的希冀,並期許要勇敢地活著。(攝影/林瑞珠)

陳淑燕和杜瓦克.都耀Tuwak Tuyaw兩人的創作「潛行的靈光」《maqeteReq na tazusa meqidat》,用漂流木、金屬線、半透明霧膜布、不銹鋼條創作出魚群造型立於樹下,兩位藝術家說明他們的作品時則表達:「濱海而居的噶瑪蘭族人們圍著火堆,專注地聆聽耆老久遠而奇幻的故事,傳承在自然中生命搏鬥的智慧以及對山林與海洋的愛!《潛行的靈光》透過來自海洋神祕深遂的光與線條,匯聚出遠古的有機生命,呼喚我們彼此的靈魂流動著對古老與現代的想像,在潛意識中慢慢成形,化為靜靜潛行的靈光。」

至於「祖靈六號」《sikamasannemelj a sevalitan》則是排灣族人磊勒丹.巴瓦瓦隆Reretan Pavavaljung的作品,由三個部件組成。以家家戶戶都有的灶,即火煻,來象徵人類的文明;並以「霓虹燈條」連結到祖靈柱,象徵從過去堆積到現代文明的時空軌跡;祖靈柱則是古老載體,讓人對照先人與我們的差異以及彼此的連結。

鄒族逐鹿文創園區

嘉義逐鹿社區是八八風災之後重建的鄒族永久屋社區,從阿里山受創的八個部落遷居而來,鄒族逐鹿文創園區於去年9月開幕,結合了導覽活動、傳統文化、歌舞劇場、美食市集,市集中間更設立一個大火煻,周邊有鄒族吊掛烤肉,假日還有烤全豬,傳統家屋則還原了部落建築面貌,屋中設立了三石灶的火煻,將原住民族烤火元素全應用。

園區內還有「逐鹿傳說梅花鹿園」可近距離與小鹿互動,體驗餵食樂趣,甚至還能體驗現代光影與原民歌舞表演。

部落野外求生 體驗營火野炊

近年來,尋訪幽林、採野菜、在營區就地升火烹煮,體驗原住民族傳統烹調方式,已經成為野外旅遊的標準行程。至於採了野菜後該怎麼料理呢?傳統原住民族的烹調方法十分簡單,生食、水煮或火烤。例如花蓮太巴塱部落的野外求生達人周卡爾帝,就會因應季節帶領遊客採集不同的野菜,製作各種天然竹子或檳榔葉鞘餐具,再升火煮飯、煮野菜湯或石頭火鍋,全都取之於自然。

最特別的是,周卡爾帝可以一分鐘鑽木取火、燧石取火、捶石打火,這本是原住民族男子幾乎都會的技藝,但因為現今取火容易,會這項技能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鑽木取火只需一塊木板、一根木棒即可完成。要找軟一點的木棒較容易摩擦出火炭,底座木板則選擇稍微硬一點的,先挖一個小坑,將木棒一頭削出微尖,再將尖處頂住木板凹槽,當兩手急速向下旋轉摩擦木棒時,就可固定在木板凹槽處。摩擦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生煙,直到產生火花並燒出高溫火炭,而將這些火炭固定在凹槽洞口,再等摩擦出足夠的火炭就可以拿來引火了。

只需要一塊木板、一根木棒便可以創造出泉源之火。(攝影/林瑞珠)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3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