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冬暖夏涼的石板屋,既不怕火烤的煙也不怕雨淋,是布農族、魯凱族及排灣族的建築智慧。(攝影/林瑞珠)

「烤火的地方」之搭建方式及特色

展現原住民族的建築智慧

2023/05/12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大部分原住民族烤火的地方集中在家屋、男子聚會所、獵寮、工寮等處,前兩類屬於傳統建築,建築工法較為嚴謹,而獵寮及工寮則是暫時休息的地方,建造方法可就簡單多了。

過去,大部分原住民族烤火的地方集中在傳統家屋及聚會所,建材以就地取材為主,北部、中部、東部多產竹林及森林,所以泰雅族、賽夏族、鄒族大多為竹屋;東部阿美族、卑南族、噶瑪蘭、撒奇拉雅族則為木竹屋;南部河川、山間較多黑灰板岩及頁岩,所以魯凱族、排灣族及部分布農族就會使用石板來建造傳統住屋。因為是天然材料,所以不管怎麼堆疊都會有縫隙,因此每一間都是會呼吸的房子,也就需要靠烤火來驅蟲、保持乾燥,維持房子使用年限。

會呼吸的石板屋

石板屋住起來相當舒適,因為石板厚,夏天可以隔熱、冬天得以保溫,加上原住民族大多會在屋裡設個火煻,不僅可以烹食還可以取暖,火一燒起來,煙就會從縫隙飄散出去,所以看到房子冒煙並非是鬧火災。也正因為如此,石板屋夏天通風不悶熱,即使沒有煙囪也不會嗆鼻,而冬天就算門窗緊閉,也不用擔心在裡頭會缺氧中毒。

至於為什麼房子沒有黏著物卻不會倒塌呢?那是因為在堆疊石板時,每一層石板之間的間隔點並不會落在同個位置,全都像砌磚牆一樣間隔堆上去,重心平均分布,因此便不容易坍塌。而屋頂的石板則採用「魚鱗排列法」,下層先鋪,再依序往上疊,所以雨水會順勢流出屋外。火煻的煙能從縫隙排出,下雨也不會漏水,這就是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的原民建築智慧。

木竹傳統屋

居住在北部的泰雅族大多蓋設平地竹屋,中部的賽德克族則以半穴木屋為主,都配置有高腳倉庫。傳統竹屋在竹子砍伐之後,會先放在屋簷下晾乾數日,稍微乾燥之後再將竹子剖半,以公母疊的方式上下堆疊,可強化架構,樑柱則選用粗壯的巨竹,屋頂再覆蓋茅草,便可防止雨水滴漏到屋內。

木竹屋就比較麻煩了,從準備木材到完工至少要一到兩、三年,首先得上山尋找適合的樹木,樹身須修長且有堅實的樹幹當作棟樑,牆壁則使用木板或竹片,屋頂還會鋪上厚厚的乾燥茅草。

傳統原住民族部落中,若遇到有家戶要蓋房子,整個部落的壯丁們通常會一起幫忙建蓋,蓋好後則會在屋內的火煻升火,終年不滅。

竹屋屋頂都會再覆蓋一層茅草,防止雨水滴漏到屋內。(攝影/林瑞珠)

重建聚會所

近年來原住民族許多部落紛紛把消失已久的男子聚會所蓋回來,例如花蓮太巴塱部落兩年前就在理事長陳建華的帶動下,集合了年紀最輕的四個階層一起上山尋找木料,送到祭儀廣場周邊建蓋青年會所及阿美族傳統家屋,從建材的採集到蓋房子的過程都沿襲著傳統,讓年輕人跟耆老學習山林知識、傳統建築工法,以及合力造屋的分工模式。

興建之前,陳建華先向部落耆老請教部落造屋的傳統智慧,之後才和部落勇士到山上選材,柱子所需的六支白櫸木則需遠赴豐濱山上砍伐,經過數月的乾燥處理才能蓋房子,如此經歷三個多月,縮小版的聚會所Soraratan終於在兩年多前落成,中間的火煻馬上點燃,並派勇士天天輪守,定期用煙燻的方式防腐防蛀。

鄒族達邦社、特富野社,以及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仍保有傳統男子聚會所庫巴,採「干欄式」工法,每年舉辦Mayasvi戰祭之前兩個月就會進行修繕,傳統領袖會帶領族人上山取材,至今族人仍十分重視這項技術傳承。

從屋子建材的採集,到蓋房子的過程都沿襲著傳統,年輕人也能跟著學習山林知識、傳統建築工法。(攝影/林瑞珠)

獵寮工寮與工具間

大部分的原住民族只要駐紮在一個地方,就會蓋個遮風避雨的小房子,例如農地裡的小工寮,打獵時的獵寮;而住家旁邊也會蓋個工具間,放些農具、小桌、小椅,這些地方的建材經常使用建築剩料,且通常為半開放式,不會密不透風。在這裡,族人們大多會堆個三石灶,或是砌個簡單的爐灶,可以烤火取暖、煮茶,客人來了多半是請到這裡坐坐,一起享受暖呼呼的烤火時光。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