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且實用的傳統智慧─網袋的編織方法與衍生文化
2022/08/23
- 文字 / 林瑞珠
網袋或漁網的製作核心為打網結,打法因個人手法而異,工具則大同小異。過去使用梭子並以苧麻捻線,今日線材大多以現成的棉線或尼龍線取代,過程看似簡單但並不容易。
臺灣的原住民族都是編織高手,女人會織出彩虹般的布匹,男人則擅長用長繩編出結實又伸縮自如的漁、獵網袋,看起來小小一個,卻可以裝上好幾隻山羌,重達五、六十斤也輕鬆自如。每個族群的網袋說法不盡相同,例如太魯閣族的獵人揹包為「towkan」,布農族後揹獵袋稱作「davaz」,雅美族的網袋大揹包為「Aomas」,排灣族萬用背包叫作「Kharui」,而噶瑪蘭族則稱之為「Subuq」。
原住民族傳統的網袋和織布都是用苧麻製成,過去家家戶戶都種有苧麻,而種植苧麻屬於女族人的事。
小網袋大容量
不論是獵人的網袋背包,或潛水捕魚用的魚筌腰包,還是雅美族裝飛魚用的網袋背包,看起來小小的,但使用之際網目會被撐開,容量也就變得非常大。獵人網袋的袋面大多織成約50公分的正方型,因使用習慣不同,也有人織成長方形,再用弓織編出兩條背帶。太魯閣族的網袋達人朝秋開耆老表示,每條揹帶的兩端都要保留至少一公尺的綁線,在揹獵物的時候,就可依體積調整網袋的容量;使用時,則會將獵物放在網袋中央,一隻隻疊高,再將網袋朝對角處對折拉起,就可包覆獵物,再揹負上身。
待苧麻長到一米多之後,即可取其莖部來抽絲,並經過一段處理程序後,始能將苧麻的纖維捻成線。
編網袋前 先種苧麻
過去傳統網袋以及織布都用苧麻編成,家家戶戶的前庭後院都種滿苧麻,而種植苧麻是女人的事,待其長到一米多之後,即可取苧麻莖部來抽絲,並經過剝麻、刮麻、績麻、紡線、軠線、煮線、染色、理經等一連串處理程序後,始能將苧麻的纖維捻成線。網袋需要粗細不同的麻線,首先要揉出四條像筷子般粗細的粗線,且至少為110公分,作為主架構,分成兩條一組,在中段兩兩穿過,並用細線一環一環地綁緊,接著就可以開始編網。編的時候,每一個網孔都用竹片削扁的織片來控制網目均勻,每一個網目都要跟上一環的網目相互連結並打個網結綁緊,如此環環相扣下,即使其中一個網目斷裂,也不會全盤鬆脫。
削梭子 捲線球
編網袋前,要先把線捲在梭子上,捲線有其特殊方式,才能捲出一個不會脫線的線球。太魯閣族耆老朝秋開對於捲線工作已經熟能生巧,他表示,一個網袋所需的線球大約一個晚上就可以捲好,捲好後就會堆積起來備用。時代演變,現在都可以在農漁用品工具店買到捲線的梭子,但過去皆需要族人自製。其一端是封閉的圓口,頂端釘一隻釘子可以勾線,另一端有一個小開口,這樣捲出來的線球才不會滑線,編織的時候則可自如放線。而梭子的形式大同小異,只有長短瘦胖的區別,倒是不同族群間會有不一樣的梭子,例如金崙部落的排灣族人有羊角勾,其特殊之處在於尖端取大鬃山羊的羊角做成勾狀,好用來勾線。捲線時,先在木梭子的圓口端綁個結固定,將線穿過開口端,再將線從圓口端拉出來,此時的線成倒U狀,然後穿過開口端,線尾順著側邊回到圓口端,再將木梭子朝左邊翻轉,即可再重來一次。固定支架後 開始編織
捲好線就可以開始編製網袋。製作獵人網袋需要一個固定支架,朝秋開耆老與樟原部落的陳武雄都用竹製或木製的固定架,將正在編織的網袋一端固定在架上,這樣才能穩定地打出一樣大的網目;現在每個家庭都有桌子,也可以綁在桌腳上。新社部落的周智慧耆老則很特別,他會沿用老祖先的方式,在起頭處用腳拇指固定,並依照需求打出數個定位用的網結,也就是起頭處,再固定到支架上。開始編網時,要從網目之間穿線拉緊打結,依序編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打結的方式則因每個人的手法不同而相異,但打出來的網結都是一樣的。
開始編織網袋前會需要固定支架,太魯閣族朝秋開耆老使用竹製的固定架。
耆老對年輕人 深切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受訪的每一位耆老都是從小跟著父親邊看、邊學、邊做,長期耳濡目染下才擁有好手藝。例如朝秋開16歲的時候,就可以親手做出上山打獵用的網袋。這些老人家至今都在為傳承文化而努力,各種藤藍、竹簍、網袋都會編,他們熱切地希望有人可以跟著他們學習,不分族群,他們皆願意傾囊相授,讓實用且環保的傳統工具與技藝得以傳承下去,不會被廉價的塑料產品完全取代。追蹤我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9 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及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