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正確辨識野溪風險

溪遊暢快 安全第一

2021/12/31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採訪協助|周志強、馬耀、陳彥莨
LINE分享 FB分享

大家都愛到溪邊玩水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但對水並不熟悉的我們,總很難分辨意外來臨前的種種跡象。常年生活在大自然裡,對天象、水文很有一套智慧的原住民族,將一一分享他們的智慧與經驗。

臺灣有著豐富的水域與山林資源,但大多數的學生卻不太熟悉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加上適逢疫情,大家開始轉往山林、水域遊玩,如何在野溪玩得盡興又安全,就得好好請教長期居住在山林中的原住民族了。

出門看氣象 山頭現烏雲就快走

以前老人家在溪邊工作,只要看到烏雲,就算雨還沒來,都會馬上收拾回家;尤其遇到午後雷陣雨,只要多停半分鐘,可能都會身陷險境。

現在的氣象預報已經相當準確,出門前一定要先看氣象報告,如降雨機率高,就不應再前往水域進行任何活動,因為溪水暴漲都是一瞬間的事,只需半分鐘水就能從腳踝淹到膝蓋,到時想拔腿逃難,簡直難上加難了。經常在太巴塱溪捕魚的馬耀表示,通常只要看到上游山頭烏雲密布,他一定馬上收拾返家,一秒鐘都不會遲疑。

熟悉水性的原住民族,只要看到山頭有烏雲,一定馬上起身返家,不讓自己身陷危機中。

遇到三種狀況就快跑

馬耀說,瞬間強降雨所造成的溪水暴漲,水流會突然加速,緊接著就是溪水往下推擠而產生的「齊頭水」,這種通常還會帶動水中汙泥讓溪水混濁。因此一旦發現「水流加速」、「水質混濁」及「齊頭水」這三項前兆的任何一項,千萬不能猶豫必須馬上離開,因為往往只有五到十秒的黃金逃生時間。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山區的河流大都位於集水區,匯流的支流愈多,水就愈大,只要其中一區暴雨,就會讓溪水瞬間暴漲。

周志強表示,如果不慎落水,請記得一定要維持仰漂,並讓腳朝下游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保護頭部,避免頭部遭受到撞擊;同時還需眼觀八方,有障礙物就用腳踢走,並盡量往岸邊漂去,才能把一切傷害降到最低。

遇到混濁的齊頭水,千萬不能猶豫須馬上離開。

如何自救或救人

如果逃避不及,被捲入溪流中該怎麼辦?曾有過落水及救人經驗的陳彥莨說,有一次他跟朋友到溪邊烤肉,溪水瞬間暴漲,有兩人來不及上岸,便爬上一顆大石頭等待救援,當下他馬上往上游跑,沿途尋找可以輔助的木頭,並把木頭推下水,要兩人一人一邊抓住木頭,並藉著木頭的浮力,他再將兩人順著洪水推划向岸邊,兩人便幸運得救。

還有一次,他和朋友到一處水壩下摸蛤蜊,不料突然洩洪,他來不及逃,在漩渦裡被強力水流滾了幾圈,還好後來雙腳一蹬從水底游出漩渦,最後憑著極佳的水性及體力順著洪水往下的方向游去,順利抓住岸邊爬上岸。

這幾次之後,他深刻體會到洪水的可怕,他建議,如果同伴被捲入,千萬不要直接隻身下水救人,需先冷靜尋求專業團隊救援,再尋找岸邊可支撐的物品拋給同伴抓住,沒東西的時候就脫下衣服,叫溺水的人抓著衣服,再圈住他的頸部往回游,絕對不能被對方抓住,因為人在求生時的力量都很大,到最後一定會把兩人一起拖下水,後果不堪設想。

水中不能抓錯東西

溺水者在水中一定慌亂地看到任何東西就抓,但如果不小心抓到大批水草,手腳可能會因此被困住,造成搜救上的困難。因此如不幸溺水,就找大石頭或漂流木抓著,盡量不要抓錯東西,分分毫毫的差異,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原因。

最後,落水自救爬上岸後,要找一個能遮風避雨且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小山凹或濃密樹下草叢都可以,除了能擋風不再讓身體感冒變虛弱外,也能避免再遭遇第二次溪水暴漲的來臨。

落水自救爬上岸後,要找能遮風避雨且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小山凹或濃密樹下草叢都可以。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5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