馘首笛─神聖的泛泰雅族引靈樂器
引領著靈魂成為家人
2021/05/18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口述|江明清、謝金水
泛泰雅族馘首文化有神聖意涵,更有其宗教儀式的意義,因此發展出獵首笛這種引靈樂器,引領靈魂來到獵人的部落,同時也藉由曲目安撫慰藉完成任務的獵人們,這和一般攻打敵人的態度大不相同,有其神聖的意義。
馘首,是泛泰雅文化中十分神聖的行動,在部族文化中亦十分少見。過去獵人團在山上獵到敵對部落的人首後,便會吹奏馘首笛(又稱獵首笛),這是一種神聖的儀式,馘首不僅是征服敵人,更是要接納人首的靈魂,讓他進入部落,成為自己的家人,以守護部落。這個概念並非懲罰或消滅敵人,而是將敵人變為自己人,此種態度與生命觀,實則有更大的包容與視野。而泛泰雅族的馘首笛在特殊儀式中,是一種引靈的樂器。
竹笛是臺灣常見的樂器
只要有竹林生長的地區都會有竹笛這種樂器,分布在地球北緯46度至南緯47度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以亞洲分布最密集,臺灣幾乎處處可見,而泰雅族人居住的中北部傳統領域內多桂竹,品質良好,常被拿來作為建築、樂器、竹編用途。
因臺灣皆有竹林,所以臺灣原住民族幾乎各族都有竹笛,但將之神聖化的只有泛泰雅族。宜蘭泰雅族竹笛達人江明清牧師表示,泰雅族人有兩種竹笛,一種是平常吹奏玩樂的短笛,16公分左右,類似羌笛,是給小孩玩的,或當作一般樂器來吹奏娛樂,甚至沒有音孔,只能發出聲音;另一種30公分以上的馘首笛則規範嚴格,只有征服敵人、馘首的男子才能吹。
臺灣多竹林,許多族群都有竹笛這種樂器,但賦予其神聖地位只有泛泰雅族群。
馘首後吹3首曲目
過去,部落獵人團會數人一起行動,馘首後,多數泛泰雅族群會將此行動作為男子成年的印記,泰雅族人、太魯閣族人、賽德克族人皆然。
江明清表示,過去泰雅族在達成馘首任務後,會在人首頂部鑽孔、綁上麻繩後,攜回部落,途中要吹奏馘首笛,一方面向部落報訊,表示任務達成,另一方面是引靈。回部落後,男人們便將人首擺在架子中間,舊的往旁邊挪,然後餵人首喝酒、吃肉,把他當作家人,這是很神聖的象徵性動作。接著便吹奏安慰獵人的曲目,畢竟馘首是很震撼人心的任務,獵人的心緒必須安撫。待獵人心靈較安定後,就會吹奏最後一首曲目,描述這次行動的收穫,具報告戰績的意味。
有些部落在獵人帶著人首回部落後,會連續吹上數天的馘首笛。擅長製作並吹奏馘首笛的太魯閣族謝金水老師表示,過去太魯閣族人馘首歸途中吹奏的是三孔馘首笛,與人首的靈對話,安撫靈魂,並將其引領回部落。
回到部落後,將由祭師迎接,將人首擺上架子上後,勇士們會輪流吹奏,目的在告訴靈:「已經到家了,我們把你當家人,希望你能欣然接受,靈魂能安定。」並且要一直吹到感覺這個人首在笑,頗有安撫及和解意味。待整個儀式完成後,馘首的獵人就能文面、成為真正的男人,是個英雄。謝金水說,每次做好一支獵首笛,吹出來的第一聲都感覺十分震撼,似乎祖靈感應到了。
馘首笛是泛泰雅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一種引靈的樂器,具神聖意涵。
以笛音向部落傳遞訊息
原住民族選擇竹笛向部落傳遞訊息,其實是有其科學依據的。因笛音可長距離傳音,曲調莊嚴、幽遠,因此作為馘首傳訊之用,部落中的族人只要聽到笛聲,就知道獵人已完成神聖的任務,即將歸來。至於如何辨識是否為自己部落的獵人呢?其實不難,因為每個部落的曲目不同,族人一聽便知,而且這些曲調只有在馘首後才能由獵人吹奏。
謝金水老師擅常製作太魯閣族馘首笛,並長期研究馘首笛背後的文化意義。
由於日治時期強力禁止馘首,馘首笛長期失傳,對此,江明清依照耆老口述及歷史資料,還原自製了多款傳統泰雅族馘首笛,分為24公分、30公分、45公分3種,其中包括常用的4孔,及較少見的5孔,可吹出泰雅古調的5個音。江明清所創作的馘首笛甚至還包括文獻上出現的6孔、8孔,不過他表示:「6孔竹笛的音階已超越泰雅族使用的音階,可能是受外來文化影響才會出現,傳統馘首笛應是4孔或5孔。」
經多年努力,泰雅族江明清牧師和太魯閣族謝金水老師各自為發揚族群文化作努力,馘首笛成為當代原住民藝術一環,謝金水的兒子謝皓成更發揚馘首笛的音樂創作專輯,讓更多人了解馘首笛的故事。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