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智慧手機裡的博物館異想世界

數位轉譯 橋接藝術與科技

2021/05/05

  • 文字 / 謝瑩潔採訪
LINE分享 FB分享

蔡倫造紙,得以書寫並傳遞知識;貝爾發明電話,線路串起了人際通聯。然而快速進入電子時代之後,一切都被顛覆了。或許蔡倫與貝爾一生都不曾想像過,書籍與電話可以產生連結,有一天人類竟然可以使用行動電話輕易遨遊書海!

「這就是內容與科技的整合橋接。」


在博物館界,近年來不時可見應用AR(擴增實境)或VR(虛擬實境)等新科技來布展,或是吸引觀眾的目光。中國科技大學互動娛樂設計系助理教授施登騰表示,將博物館內容與數位科技進行整合,就是「數位轉譯」的概念。

數位敘事 以科技導入內容

臺南市美術館首次展出結合郭雪湖原作與數位科技之最新創作《望鄉三態》VR 作品。(郭雪湖基金會提供)

博物館內容與數位科技,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專業領域。有時候博物館員並不清楚科技可以幫他做什麼,相對地科技工作者也不了解內容是什麼,彼此之間的專業差異,必須倚賴第三方數位轉譯搭起橋梁,才能共同合作,一起發揮出最好的綜效。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宇宙何許》VR 作品重構劉國松的水墨風景,以沉浸式體驗給予觀者躍然眼前的全方位視野。(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對博物館員來說,數位科技應該是可以幫他說出很棒故事的工具,而不只是花費預算去做出很炫的東西而已!」施登騰認為,原本的典藏資料及研究內容,可以透過更簡單的數位敘事方式與觀眾對話,同時讓觀眾深入後設資料庫去探索。「數位轉譯的工作是負責撰寫數位腳本,他知道技術能應用到什麼程度,例如kiosk(多媒體服務機)能放什麼內容?是否要用AR或VR呈現,或者以QRcode(快速響應矩陣條碼)或RFID(射頻辨識)就可以解決?臺灣有很多很棒的數位典藏資料庫,如果由懂得科技藝術的專業人員或團隊來協助導入內容,很多東西會變得非常好玩。」

直覺應用 引領深度探索

數位典藏資料庫如同一座座寶山,寶山若不動,你要如何向它走去?施登騰表示,「以目前行動電話的普及程度,智慧型手機就是最好的載具,我們稱為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每個人帶自己的設備進來,這樣展館的硬體就不用建置太多。」

在展場中,展品往往只有一個小小的標示牌,註明品名、尺寸、年代或材質,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背景資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觀眾使用手機APP拍照或掃描QRcode,直接連進數位典藏資料庫看到更多內容,「就像是口袋書的概念,比傳統的單向式語音導覽更為便利。」

除了補充背景資料之外,智慧型手機還能做其他有趣的互動應用。施登騰表示,例如用Google 的「以圖找圖」功能,可以輕易比對尋找出更完整的訊息;以Google Arts & Culture軟體自拍,可分析使用者臉部並找出特徵相似的展品畫作;使用Art Projector掃描地板或空間,就能讓虛擬物品透過手機螢幕出現在任何現場;Pocket Gallery口袋畫廊則能讓整個實體空間成為虛擬展廳,任意擺放喜愛的作品。

除了為觀眾帶來便利,這些操作方便的數位技術也能應用在策展上,舉例而言,透過3D、AR軟體製成的展區尺寸3D圖,策展人可以將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圖片貼上,再去思考如何移動與輸出,並作為實際布展的配置依據。施登騰說,學校老師可以使用這樣的工具布置自己的主題展,每一位觀眾也可以自己做數位策展甚至進行二次創作。

--

文/謝瑩潔採訪 
圖/史博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臺南市美術館、郭雪湖基金會、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故宮博物院、MoMA、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Google Arts & Culture、Cleveland Museum of Arts Rijksmuseum

全文出處於歷史文物第305期,
內容詳見電子版連結:https://issuu.com/createmiracle/docs/bulletinno305?fr=sZjZhMjE0MzM4MTc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