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謎樣的矮黑人

千古傳誦的異族故事

2020/11/17

  • 文字 / 撰文/李蕙君 攝影/林瑞珠、高信宗
LINE分享 FB分享

矮黑人是神祕的族群,最為人知的當屬賽夏族的「paSta'ay」(矮靈祭),而噶瑪蘭、布農、阿美、排灣、魯凱、鄒、邵、泰雅、賽德克等族也都有與矮黑人相遇、相處或征戰的故事。

十六年前,臺灣社會曾因「矮黑人」一詞,在政壇及學術界掀起一場論戰。當時的副總統呂秀蓮這麼說:「臺灣最早的住民是一、二萬年前存在的矮黑人,不是現在的原住民族,只不過現在已經滅種了。」這不但引發原住民族極大的反彈,考古界也始終找不到確切證據,驗證臺灣矮黑人的存在。

矮黑人畢竟無關政治,這場風波喚起的是更多人正視原住民族的主權,並且重新體認矮黑人傳說的魅力!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也認為,這起事件更進一步凸顯出臺灣民族的多樣性、民族相融的精彩及歷史演化的軌跡。

矮黑人傳說

臺灣目前尚未發現任何與矮人相關的骨骸,或可具體證明的考古遺址,但在國際上,接近臺灣的東南亞國家包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還是有身形體態較矮小、黑膚的人種存在,但與臺灣矮黑人傳說是否有關?尚不得而知。

林志興說,我們也可以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的人類演化史中,了解曾經有特別矮小的弗洛瑞斯人種存在過。是不是過去與南島語族人曾經會面而成神話學中的「異族」,甚至成為矮人、矮黑人傳說中的一環?

他認為,傳說值得進一步思索及探究,臺灣民眾可就近至史前館參觀,體驗矮人神話與考古科學間對話的樂趣。

臺灣原住民族的矮黑人傳說

關於矮黑人的傳說,各原住民族的傳說內容不一定論及膚色,但若提及多是黝黑。賽夏族人所稱的ta'ay,住在岩洞內,臂力強大,還會妖術,擁有栽種作物且讓作物豐收的能力。賽夏族人傳說,ta'ay指導他們栽培作物,每年豐收同慶,但ta'ay總是趁機欺侮族內女性,令族人難以忍受,便設下陷阱讓ta'ay落水淹死,未料卻引來詛咒,作物無法豐收,從此賽夏族人都會舉辦「矮靈祭」,帶著敬畏之心,慰藉這群矮黑的「先民」。

宜蘭平原的噶瑪蘭族,也有耆老口述著當年祖先與一群強壯、擅於射箭及躲藏的矮小族群抗戰的故事。與矮黑人對戰的還有泰雅族、阿美族、賽德克族、布農族。泰雅族傳說矮黑人有各式武器,常襲殺族人,還會偷小孩;阿美族則與山腳下的矮黑人激戰而獲得土地,建立社群;賽德克族因矮黑人常趁其不備殺害族人,最後設陷阱報復使得矮黑人不見蹤影。

至於世居中央山脈的布農族人,相傳曾與矮黑人在山中打仗,因矮黑人隱身樹林技巧高超,還會爬樹,最後族人砍除樹林、草叢,才使其敗陣而逃。有趣的是,布農族人也曾與矮黑人和平共處過。傳說長著尾巴的矮黑人住在洞穴中,遇見上山的族人會請他們品嘗米飯,但拒絕贈與族人種子,最後布農族人將米穀的種子藏在男性私密處帶回部落,這也是布農族種植稻米的起點。

日月潭水沙連地區邵族與矮黑人也曾因爭取水源而對立,但也有族人與矮黑人友善交往的傳說,只是族人背信了矮黑人「先通知才得登門拜訪」的規定,使得矮黑人來不及隱藏令他們自卑的尾巴,憤而斷絕關係。

至於東臺灣魯凱族、排灣族的矮黑人傳說,似乎較為友善,並有通婚、交流之說。魯凱族傳說小黑人的眼睛長在膝蓋,白天看不到,入夜則顯銳利;另有穴居地底、長尾巴的矮黑人,擁有大量穀物,祖先便是從這裡偷渡種子才開始農耕

矮黑人傳說的迷思

從各族的矮黑人傳說不難發現有趣的神話母題(大架構);傳說中的矮黑人身高通常不到100公分,有著捲髮,部分帶有尾巴,居於洞穴或地底,會巫術、擅長使用弓箭等武器,身手敏捷、迅速,最重要的是,矮黑人通常擁有極高的生活文明與農耕技術

但即使有再多的共通性,身為卑南族人的林志興說:「矮黑人有太多的謎,究竟存不存在,仍不好泛泛地說。」林志興的父親是卑南族人,母親是阿美族人,幼年他因父親工作調派關係,還住進阿美、布農、排灣等不同族群部落;身邊長輩、耆老講古,極少提起矮黑人,也不敢保證其真實性。

大學做考古研究時,林志興有機會深入探究矮黑人傳說,有些由當地族人陳述時言之鑿鑿,但到目前為止,在考古界、人類學界等學術領域,對矮黑人的存在都還僅止於推測,而且多半是因為挖掘遺址的大小而產生懷疑。

花蓮秀林鄉曾經因為有人在平地田園間,挖出一個長不到一公尺的迷你小石棺,屬新石器時代末期遺址,推判與矮黑人有關,臺東太麻里鄉山區也曾有類似遺址;而屏東山區有小門石板屋,空間窄小看似不宜一般常人所居,也被認為是矮黑人遺址。

林志興認為,這些多半是一般人對矮黑人的迷思。以低矮門戶而言,這是許多傳統原住民族群建築的特色,族人居於山林,家宅大門做得小,能阻止入侵者,「他低頭進來,正好砍頭,這有很大的防衛功能,不盡然與矮黑人有關」。

另外,傳統原住民族主要活動範圍都在戶外,房屋純粹為遮風蔽雨、休息睡覺功能,因此一家七、八口住進不到幾坪的家屋,只要分配好床位,空間都非常足夠。

在臺東史前館牆壁刻畫了賽夏族矮靈祭相關儀式。


異族的想像與神話的套疊

跳脫這些迷思,重新審視考古遺址,似乎與矮黑人又無關了。但是,林志興表示,破除迷思,並不代表可以全然屏除矮黑人曾經存在的遺跡,因為研究就是要不斷尋找可能的蛛絲馬跡,甚至要跨領域思考。

他從神話學的角度解釋矮黑人,認為不同民族都有矮黑人傳說,反而可以推測,南島語系祖先早年曾遇見「異族」,而這群異族人因非我族類,故事形容就不一定反應出真實的形態

林志興進一步解釋,就像許多原住民族神話中所稱的「蛇族」、「鹿族」、「鷹族」等等,都很有可能是一群人,只是身上紋路或配飾,有蛇紋、蛇皮或鹿角、鹿皮、鷹毛而獲此稱號,在神話演進中,這些殘存印象被神化或妖化

矮黑人或小矮人、小黑人,或許正比南島語系民族矮小、膚黑而得名,而這些對異族主要特徵的殘存印象或擴大性的想像,在一年又一年的流傳中,成為南島語系民族的集體記憶。

有了這樣的神話學思維,林志興個人定位傳說中的矮黑人為「異族」,也重新看待矮黑人傳說,一層又一層的剝解,發現在這些神話母題中,「異族」幫助南島語系祖先在生活文明上有了進一步的演化,他笑說,以現代年輕人觀點來說,就是「從沒有iPhone到得到iPhone」,並在各族間衍生出不同風貌的神話傳說。

只是,南島語系祖先究竟是在何種情況及時空遇上異族呢?各族矮黑人傳說中常論述其擅於耕種,並有小米、稻米種子,等於是農業傳播者。林志興說,從考古經驗來說,新石器時代中期臺灣全島已開始發展農業,考古學家以6,5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為起點,而小米的種子至少4,500年前就已經存在。

儘管如此,他認為終究無法輕易論斷,畢竟在歲月流轉下,人類會將不同時間點所接觸的人、事、物記憶重疊,演變成神話的套疊,加以陳述及流傳,這也使得口傳歷史更加難以界定。

跨領域思考族群的故事

原住民族的矮黑人最終走入歷史,留給後代許多未知的想像及謎題。但這些看似無根、無據的故事,林志興認為,其實更可作為後代凝聚原住民族社群向心力與認同感的契機

「有沒有人想過,矮黑人真的完全逃跑或消失嗎?傳說南島語系原住民族和矮黑人通婚,那至今是怎麼樣呢?」他笑說,很多有趣的現象是可以深入探討,以他生活在不同族群部落中為例,有些族人顯得稍矮,或者膚色就是比較黑,都很有可能是傳說的延續,只是缺乏科學的驗證。

「神話傳說不只是神話傳說而已,它隱藏更豐富的歷史資訊,只是需要我們好好學習、細讀與研究,才能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揭露,並有更多可能運用的成果!」

林志興說,國際上不少學者從神話、語言、基因等不同學術領域間合作、對話,復原幾萬年前的人類生活形態,他鼓勵原住民族後代,也能嘗試跨領域、多元層面的思考,多了解族群的歷史和故事,找出矮黑人神話傳說中可以發揮的研究論點,「許多焦點若能對上,某些片段的語言被小部分連結、組合起來,或許就能貫穿不為人知的過去」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70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