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消逝後又重現身影 抗旱的超級食物──油芒
2023/01/05
- 文字 / Sponsor
過去,臺灣油芒和小米、紅藜、樹豆均為原住民族傳統農作物,營養價值極高,其後因稻米普及而被取代。直到近年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加劇,能抗旱的臺灣油芒才又被部落族人種回來。
過去臺灣原住民族普遍種植的五穀雜糧比現在多樣,小米、旱稻、芋頭、番薯、油芒全都雜作在田間。根據臺大及中研院的臺灣本土植物資料庫所顯示的日治時期採集的標本,全臺各地都有油芒,北到泰雅族所居住的角板山,南到排灣族、魯凱族所居住的屏東、臺東,採集地大多為山區,高雄、花蓮、臺東臨海平地亦有,足可證明油芒曾是遍及臺灣的作物。
曾經和小米一樣普遍
為何普遍存在的作物會消失?幾位幼時曾種過油芒的各族耆老表示,種植油芒不難,難在採收脫殼時,殼上密密麻麻的細芒會飛揚起來沾黏皮膚及衣服,令人奇癢無比。目前臺東武陵部落復耕的邱曉徵表示,他們給油芒脫殼時一定要戴護目鏡、穿上太空裝,以防飛芒上身。
油芒消失了,但為何長得跟油芒一般大小的小米至今仍有原住民族種植呢?臺大農藝系退休教授郭華仁表示:「原住民族開始接納現代生活,傳統作物的衰退就無法避免,以舊有的四、五種禾本科作物而言,除了小米,其他如稷、油芒等衰退得更快,那是因為小米的用途廣,種植採收也比較方便,油芒並沒有這樣的地位,採收去殼又很麻煩,因此除了若干部落,大多已不再種植。」
中研院研究員 在霧台發現臺灣油芒
近年之所以有少數部落族人種植油芒,乃因中研院植物微生物所特聘研究員邢禹依為了破解蓬萊米身世之謎,進而研究臺灣山地的陸稻,十餘年前在屏東霧台鄉的德文部落採集時,在野草堆裡發現六株臺灣油芒,為臺灣特有種,全株可高達130公分,因為生長期可以抗旱,且含有營養的微量元素,被認為是解決飢荒的超級食物,因此他決定和高雄農改場、畜產試驗所一起進行七年復育計畫。現在種植油芒的原住民族仍然屈指可數,面積較大的是臺東武陵部落邱貴春、邱曉徵父子,種有黃梗、紅梗兩種。其他包括武陵部落兩、三戶,南溪部落高克忠一戶,屏東德文部落六戶,以及霧台部落的少數族人在種植,此外很可能還有其他人也在少數種植油芒而不為人知。
目前在臺東武陵部落種有紅梗與黃梗兩種 油芒品種。
油芒重回武陵部落
武陵部落的邱貴春之所以種植油芒乃屬巧合,數年前遇到在部落推廣傳統作物的林志忠老師時,獲贈200顆種子,七年前便開始栽種直到現在。因為很好照顧,邱曉徵稱它為懶人作物,只有剛開始種植期間需要除草,七年來只施灑三次有機肥料。比較麻煩的是油芒不會同時開花授粉,成熟期也就不同,需分批人工採收;好處是油芒乃多年生旱作,每年可收兩次,7月採收後整株砍到剩十幾公分時可以再分蘖,長出更多植株,到了11月就能再收一次。
邱家父子種了油芒之後,也分享種子給部落族人,這是實現對林志忠老師的承諾:「只要有人想種,就要分享。」所以第一年種植結穗時,南溪部落高克忠家人來訪,便分享了一些種子給他們,所以油芒又回到南溪部落。
現在種植油芒的原住民族仍屈指可數,南溪部落的高克忠是罕有的其中之一戶種植者。
以前種油芒是為了保護小米
以前種油芒是為了誘鳥,每年1、2月小米播種後,油芒也跟著種在小米田邊,5、6月小米結穗時,長得較高且同時結穗的油芒剛好可以吸引小鳥去吃,以免飛去吃小米,待小米採收後,再採收小鳥吃剩的油芒。
油芒野菜芋頭粥 是耆老們的共同回憶
至於吃法,有幾位布農族的婦女表示,會先拿一些草木灰用水煮開,沉澱之後用上面乾淨的水放入芋頭、地瓜及油芒一起煮熟後再攪成泥,便成日常主食。
魯凱族也用草木灰處理油芒,今年65歲的霧台鄉鄉長杜正吉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種油芒,他表示在油芒脫殼時加一些草木灰可防細芒亂飛,煮起來也比較有黏性。目前霧台部落僅剩少數人小面積栽種,以維持自家所需。
油芒為多年生旱作, 一年可收穫兩次。
年過七旬的拉勞蘭部落排灣族耆老戴明福則表示,排灣族語稱油芒為lumai或yumai,小時候山上有人種,採收後放在烤架上烘乾,要吃前甩一甩脫粒,再用杵臼搗一搗脫殼,通常會和芋頭、南瓜一起煮熟後再磨成泥,就成為排灣族的山地飯。
那現在族人怎麼吃呢?邱曉徵表示,他會將油芒和其他自家種植的五穀雜糧一起煮飯,另外跟他購買的人則會製成甜點、貝果麵包、沙拉,高克忠則拿來做麵條、饅頭,或乾炒當零食,各自發揮現代創意。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1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