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再創經典的旅店

GARY的一千零一夜

2018/04/10

LINE分享 FB分享

近年吹起環保建築風,同在亞洲的東京、新加坡、曼谷甚至上海都可以看到這個大趨勢,大樓林立的香港卻不太跟得上腳步。

然而,其實早在半世紀前,中環就有個走在先鋒的綠建築「美利大廈」,其將正方形嵌入式窗戶排列成鋸齒狀四十五度角的角度,不僅巧妙的避開陽光直射,減低室內溫度和提高能源效率,也增加了大樓內的私密度。而且窗外景觀也並不因此減損,都會景致和面山的翠綠風光依舊一覽無遺,造就城中的共同記憶,也恆常是建築與設計師們心目中的典範。

過去是政府辦公大樓的美利大廈,曾經以二十七樓的高度傲視中環半山,也流傳著不少逸聞趣事。只是香港快速的發展,加上政府部門的遷徙,使之逐漸隱沒在劍拔弩張的金融叢林中,不再起眼。

成為香港保育中的歷史建築後,美利大廈的角色大為翻轉,逃過和許多老建築一樣被拆卸的命運,由著名的福斯特建築設計事務所(Foster+Partners)打造成The Murray(美利酒店),那實用灰樸而展現功能主義的外觀依舊,一棵名為「節果決明」的百年古樹被悉心呵護著,繼續見證著中環繁華起落,也成為饒具特色的愜意畫面。

為了凸顯對歷史的重視,酒店經營者還特別邀請原設計美利大廈的英國現代主義建築師菲利浦(Ron Phillips),讓已九十多歲高齡的他擔任保存設計顧問,並在開幕時現身儀式,令人相當感動。

建築本身的原始設計讓The Murray顯得與眾不同,穿過如教堂般線條俐落卻又氣質莊嚴的三層樓高拱廊,進入旅館大廳便是一大片高雅的黑色大理石,不刻意仿古,就能流暢的融接新與舊之間的氛圍。

而原來一處車輛通行的坡道,被改建成名為The Arches這個可供各式活動的地方,同時擁有戶外與半戶內空間,這在香港可謂相當稀有。

旅館三分之二以上的房間都超過五十平方公尺(十五坪),我的窗外風景可完整見到整棟如變形金剛般的滙豐大樓以及古色古香的終審法院和其蓊鬱花園,伴著那些對我而言再熟悉不過的建築入眠,卻是非常新鮮奇特的體驗。雖然旅店身處香港最繁華的黃金中心,卻因地理位置上的隱蔽,而如一處秘密花園般清淨。

房間設計以白色襯著黑色線條為主,留有政府辦公大樓時期的精神,只是當然鮮活高檔許多。由於舊有建築鋸齒狀的格局,兩扇窗之間有著距離落差,因此辦公桌的位置與臥鋪之間又有個凹凸區隔,這讓房間布局不那麼標準化、也有意思許多。若從平面圖看,就可看見建築物那如刺蝟似有稜有角的外圍剖面,和獨特的房間形狀。

浴室間隔有雙層落地液晶玻璃拉門,將洗手台與浴缸空間分開,除了感覺舒爽,也頗具神秘美感。需要隱私時,只要按下一個開關,玻璃便會切換至磨砂效果,既先進也饒富趣味。

相信這個十分新穎的旅店,很快又會成為香港經典。

小檔案_美利酒店 The Murray, Hong Kong


地點:中國.香港
網址:www.marcopolohotels.com/en/niccolo/hotels/hongkong/central/the_murray
電話:+852-3141-8888
當日入住房(號)型:N3 Grand Deluxe 1607
價位:約新台幣2萬2,000元起
(請依旅店提供最新房價為準)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