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迪克蛋怎麼來?風靡全球的早午餐菜色,原來是華爾街股票交易員的早餐?
2016/11/28
- 文字 / Elenore
近幾年來,台灣掀起一股「早午餐」(brunch)風潮,結合了早餐(breakfast)與午餐(lunch),早午餐的份量比平常的早餐還多一點,在週末早晨睡到自然醒後,用一盤熱騰騰的早午餐來開啟一整天,實在是再幸福不過了,而早午餐界中的一款超人氣菜色就是「班尼迪克蛋」(Eggs Benedict)。班尼迪克蛋有多受歡迎?它甚至還有自己的節日!每年的4月16日便被美國定為國際班尼迪克蛋日(National Eggs Benedict Day)。
關於班尼迪克蛋的由來眾說紛紜,相傳於1860年代,當時美國紐約的餐廳德爾莫尼科(Delmonico's Restaurant)有一位老主顧班尼迪克夫人來用餐,她想要嘗試些菜單上沒有的新奇料理,便與主廚查爾斯蘭霍佛爾(Charles Ranhofer)討論,將水波蛋、荷蘭醬、火腿與英式瑪芬這些食材合而為一,成為僅為班尼迪克太太量身訂製的早餐,清爽不油膩的水波蛋料理旋即引起風潮。因此,這道蛋餚便被稱為「班尼迪克蛋」,就此成為經典菜色並流傳至今。
另外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則刊載於1942年的《紐約客》雜誌,專欄中提到,1894年一位華爾街股票交易員勒繆爾班尼迪克(Lemuel Benedict)在華爾道夫酒店要求廚師提供一份淋上荷蘭醬的奶油吐司、水波蛋與煎培根,以緩解自己的宿醉,當時的主廚奧斯卡奇爾基(Oscar Tschirky)對這道料理十分驚豔,將餐點的內容稍微更動——以英式瑪芬替代奶油吐司、以火腿替代培根——之後便將這道「班尼迪克蛋」加入了早餐菜單中。
荷蘭醬由蛋黃、奶油、檸檬汁或醋所製成,口感濃稠並帶了點微酸滋味,可說是這班尼迪克蛋的靈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還有一個版本來自1967年《紐約時報》的美食專欄,文章中記載班尼迪克蛋是由一位神秘的美國海軍准將E.C.班尼迪克(E.C. Benedict),約莫於1900年期間所發明。
雖然關鍵發明者不可考,無論是哪種由來,組成班尼迪克蛋的主要食材都少不了最關鍵的荷蘭醬,荷蘭醬可說是這道料理的靈魂,它是一種由蛋黃、奶油、檸檬汁或醋所製成的醬汁,口感濃稠並帶了點微酸滋味,再加上英式瑪芬、火腿與水波蛋,這樣的美味組合,清爽提升水波蛋白滋味,均衡了蛋黃濃稠,足以令人魂牽夢縈,成為全球的早午店家的餐牌榜首。
一刀劃開搖晃嫩呼呼的班尼迪克蛋,看著迸開的半熟蛋黃緩緩流出,與香濃微酸的荷蘭醬融為一體,再配上火腿或培根與英式瑪芬,一口咬下所有層次,用味蕾爆炸來形容這種美味完全不為過。
除了傳統的班尼迪克蛋之外,配合不同食材,也發展出豐富多樣的變種,例如煙燻鮭魚口味(Eggs Royale)、菠菜口味(Eggs Florentine)、蘑菇口味(Portobello Eggs Benedict)、培根加番茄(Eggs Blackstone)、以奶油白醬替代荷蘭醬(Eggs Blanchard)等等,都十分受到饕客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