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熊熊秘境裡的無私母愛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今年農曆春節,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度沸騰!貓熊團團、圓圓正式亮相,許多人大年初一不是返鄉放鞭炮,而是改到動物園門口抽號碼牌,無怨無尤排隊,只為一睹牠們的風采。甫一上任即有貴客臨門的園長葉傑生,為了迎接這對寶,也做了不少功課。一字排開的貓熊相關叢書,全都是他滿滿的註記。不過,感謝「國家地理頻道」拍攝團隊,深入海拔三千公尺的秦嶺山區,貼身拍攝「大熊貓」(中國大陸的稱法)專輯,讓我們不用讀萬卷書,花一小時就能身歷其境認識這兩個可愛的新朋友。

來自四川,一種愛吃竹子,黑白相間的笨重大熊。如果這是你認識的貓熊,那麼「大熊貓」這部紀錄片將會顛覆你的認知。葉傑生笑說,貓熊的塊頭雖大,但其實動作快得很,遇到危險,一溜煙兒就攀到樹頂端,是天生的爬樹高手,也因此少有天敵。

但根據中國大陸近期大普查,野生貓熊的數目卻銳減至一千六百隻。除了棲息地被破壞、飲食過度專化,葉傑生分析,貓熊繁衍有三難:交配難、受孕難、育幼難。在貓熊世界裡,雌性享有絕對主導權,母貓熊的擇偶條件相當的高,且受孕時間極短,為了留下最好的基因,常常賞公貓熊吃閉門羹。送作堆已不容易,接下來孕育又是一道難題。

貓熊是單親哺育的世界,媽媽幾乎寸步不離自己的寶寶,透過鏡頭我們看到牠將寶寶摟在懷中,小幼崽滿足的伏在母親厚實溫暖的胸前吸奶,細心呵護、親密互動,往往一隻貓熊寶寶就足以耗盡媽媽所有體力,自然的「一胎化」,也是造成野生貓熊逐漸稀少的原因。

無私的母愛,在「學動物過生活─棕熊」中也看得見。克拉特兄弟深入美洲陸上最大的肉食動物─棕熊的棲息地,長達三週的貼身紀錄顯示,當周遭環境有危險時,機警的母熊會立刻帶領小熊加速狂奔,藏身隱密處,對於孩子的細心照顧可不遜於人類。

此外,「原先以為棕熊只吃肉,但其實蛋白質豐富的車前草才是主食。」從肉食變雜食,甚至更進化為素食,葉傑生認為這是為了求生存而演化的智慧。

就在我們迎接新朋友大貓熊時,中央山脈間,獨有的黑色身影,正逐漸消失中。「山上如果沒有熊,心裡會覺得很孤單,好像沒有人住一樣。」「黑熊媽媽」黃美秀博士走訪布農族部落時,一位原住民這麼說。黑熊,是我們台灣山野的靈魂。我們在「搶救台灣黑熊」一片中看見人與熊之間,比親子還深的羈絆。

民國九十四年,台灣成功人工復育出一對黑熊雙胞胎。為讓牠們在一歲前能成功野放,黃美秀一面利用圈養來照顧小熊,同時試驗性的野放,訓練牠們野外求生的能力。葉傑生認為,人與野生動物之間最好保持互不侵犯的同伴關係,這也是黃美秀的計畫最大難題,她必須讓黑熊信任人,卻不能太依賴人而喪失野性。

她訓練牠們的本能,雙腳踏遍全台山林尋找合適的野放地點。訓練期間,這兩隻小黑熊也帶來許多驚喜,像是獨特的築巢行為,這是從未被目睹過的。人與熊的親密互動,讓黃博士從一個科學家,轉變成真正的黑熊媽媽。這個野放計畫最後雖流產,但葉傑生認為,它讓我們有機會能從中一窺黑熊的生命奧秘,且讓台灣藉由保育與世界接軌,提供給未來野放計畫一個寶貴的經驗。

「一個地方,如果連動物、植物都活不下去,那一定不適合人居住。」葉傑生在看了「動物隨身拍」系列後,有感而發。研究人員在瀕臨絕種威脅的「僧海豹」、「皇帝企鵝」身上裝設高科技攝影機,隨著牠們潛入深海,試圖解開牠們生存危機之謎。沒想到,竟拍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殘酷事實。

近年來夏威夷僧海豹的數量急遽減少,而且八成都活不過兩歲,牠們最大的天敵竟是同類,以及人類丟棄的鐵絲網;而因為地球暖化,如刀山的冰岩阻斷了皇帝企鵝的覓食之路,尋生反成了尋死。葉傑生受到相當大的震撼,他認為一幕幕怵目驚心的片段,披露了環環相扣的生態問題,「我們破壞了牠們的原生棲息地,使他們的覓食空間縮減,甚至同類互相攻擊,弱小的只能餓死。」他再次強調,身為生活在地球的一分子,若是繼續忽視保育,我們就是正在屠殺自己。

《商業周刊》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專訪各界意見領袖,談論當月每週五晚間十點鐘播出的「My NGC」系列影片,訪問內容於《alive優生活》登出。

葉傑生

1955年生

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

二月片單

02/06 大熊貓

內容:帶領觀眾深入海拔三千公尺的秦嶺山區,一窺大熊貓的神秘世界。

02/13 學動物過生活―棕熊

內容:深入棕熊最大棲息地─阿拉斯加,近距離體驗這個美洲最大肉食哺乳動物的生活。

02/20 綻放真台灣 II―搶救台灣黑熊

內容:紀錄全球第一對人工復育的台灣黑熊雙胞胎─「黑皮」、「賓果」感人的成長故事。

02/27 動物隨身拍―僧海豹

內容:透過動物攝影機,科學家試圖找出扼殺夏威夷僧海豹的元兇,幫助牠們脫離絕種困境。

02/27 動物隨身拍―皇帝企鵝

內容:兩位博士將深入人類未曾踏足的「企鵝牧場」,觀察皇帝企鵝。並冒險深入南極洲克羅澤角,調查皇帝企鵝在該處面臨的生存威脅 。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