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澎湖扮戲
2015/08/03
- 文字 / 陶傳正
第一次到澎湖旅行,已是三十幾年的事了。記得當時是與幾個好友攜家帶眷的去了三天。上週為了拍戲再訪澎湖。冬天還沒過完,所以遊客不多。偶爾還下點小雨,覺得挺舒服的。
畢竟拍戲不是旅遊,所以劇組要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我演一個多年未回故鄉的老人,由孫女陪同回老家看看。晚上則借宿孫女友人的農家裡。也不知道他們如何在荒郊野外找到了一戶農家,我睡在大木床上,身上還蓋了一床起碼有十斤重的棉被。別說睡覺了,我連呼吸都快呼不過來了。
白天老太太帶我們到海邊去抱墩。就是在潮間帶用石塊堆成一個個開口的石堆。漲潮時,魚會游到石塊中。等到退潮時,再將網子先布在退潮的方向,把石頭搬開,魚兒就都進網了。說起來容易,但是要真想用這種方法抓魚可不輕鬆。因為石塊還挺重的。還是烘番薯比較容易。拍戲當然是先買好魚,假裝一下,要錄影了再倒下去,大家再做出驚喜的表情,這個不難。難的是我們爺倆還要到菜市場裡去賣魚。人來人往有點尷尬。不過我還有更窘的經驗。初參加劇團演出,整個劇團為了訓練「信任」所以大家手牽著手,還要閉上眼睛,一起上街過馬路。我當時低著頭一邊走,心裡一邊想千萬不要讓同事或朋友看到。要不然大家一定以為我瘋啦!
陶爸說:等待是拍戲必須要練的功夫。當天下午到了海邊,可惜潮水還沒退,所以墩還沒露出來。也就不能下去抱了。大夥只好坐在堤防上看著大海,看著藍天還有太陽。因為潮水是一點,一點的退。又怕天忽然下起雨。如果太陽一直在雲裡,麻煩就大了。所以看戲容易,拍戲難。不過等到自己的孫子都大了以後,爺爺可以跟他們吹牛:「那些年,爺爺帶了五個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