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鵝鴨肝Foie Gras的前世今生:法王路易十六最愛,鄉間庶民美味變身高級料理
2015/04/16
- 文字 / 游惠玲
新鮮的切片鴨肝在熱燙的平底鍋中滋滋作響,為我們示範料理的亞都麗緻巴黎廳1930主廚克萊門・培睿霖(Clément Pellerin)很快翻面後繼續煎製,接著送入烤箱裡微烤,出爐後即刻盛盤,全程不消5分鐘。
鴨肝之所以能讓饕客心甘情願埋單,正因它充滿脂肪的肥美口感。煎過後些許焦糖化的外皮,入口幾乎不必咀嚼就已融化,果仁及乳脂香氣,隨即溢滿口腔、鼻腔。因此,烹調時間必得恰到好處,過了頭鴨肝就會化為油水。法文中,Foie Gras就是「肥肝」的意思,一般習慣稱Foie Gras為鵝肝(註:鵝肝會標示為Foie Gras d’Oie);鴨肝則為Foie Gras de Canard。法國以西南的朗德地區(Landes)及東北的阿爾薩斯(Alsace),為最知名且集中的養殖地,許多鵝鴨肝大廠都在西南部一帶。知名米其林星級主廚侯布雄(Joël Robuchon)相當喜愛使用鵝鴨肝,他認為,鵝肝的風味比鴨肝更為濃郁豐厚。
事實上,目前鵝肝相對稀少。法國生產的有百分之90為鴨肝,因為比起養鴨,鵝隻養殖相對耗時麻煩、成本高,所以現在出口到台灣也以鴨肝為多。過去礙於法令問題,台灣消費者吃到的鴨肝都從加拿大或匈牙利進口,去年底正宗法國鴨肝才抵台。大山洋行商品開發部副理陳莉文提到,法國鴨肝失油率低,新鮮鴨肝煎製後較不會出油縮水。
人類食用鵝鴨肝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4500年。埃及人發現,水禽過冬前會大量進食儲存體力,肝藏因而肥大且富含油脂,變得特別美味,於是開始育肥(Fattening)鵝鴨的養殖方式。中世紀時,鵝肝即為法國鄉間庶民料理;18世紀深受法王路易十六喜愛,搖身成為高級料理。今日,鵝鴨肝對法國人來說不僅是美味佳餚,亦深具文化意義。因工作離開法國家鄉許久的培睿霖說,肝醬(Terrine de Foie Gras,如右圖)總讓他想起耶誕節及過年,那些和家人共度的時光。
他也提到,法國人其實較少吃新鮮切片鴨肝,而是做成「鴨肝醬」。將整塊鴨肝加入干邑酒、鹽、黑胡椒及香料調味,放入陶盅進烤箱隔水烤熟,冷食搭配烤過的鄉村麵包品嘗。這道料理吃的是鴨肝醬的綿密細滑,而非新鮮鴨肝的油滑肥美。有趣的是印象中肥滋滋的鴨肝,其脂肪成分近六成竟是和橄欖油一樣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此外,鴨禽養殖上,各大廠牌也有嚴格明確的規定。小鴨出生後,前兩週羽翼未豐,會先在室內養殖,之後讓鴨子在戶外草地上自由活動及進食,直到最後兩週才進行增肥餵食,一天兩次。優質的鵝鴨肝外表色澤必須一致,因餵養的飼料不同,會帶有油亮的象牙白、粉紅或是米黃光澤。若以手指輕壓鴨肝,指痕隨即消失,則代表鴨肝質地飽滿結實。
培睿霖以「巧克力」形容鴨肝在他心中的地位,兩者皆能在料理中展現千姿百態。他將鴨肝做成雪茄狀的慕斯,或和巧克力結合,變成令人驚喜的鴨肝金莎巧克力。這項流傳了6000多年的古老飲食文化,至今仍不斷演變,在西方飲食界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市售鵝鴨肝產品標示〉
目前特定超市中,可買到各式從法國直接進口的鴨肝製品,包括整顆或切片極速冷凍的新鮮鴨肝,也有經過調味的鵝鴨肝醬產品。如果看到加工製品名稱為「Foie Gras Entier」(全鵝鴨肝醬),表示為採用片狀鵝鴨肝加入調味料製作的;而「Bloc de Foie Gras」(鵝鴨肝塊醬)則是以塊狀鵝鴨肝製成,若是「Mousse de Foie Gras」(鵝鴨肝慕斯)則表示加入其他材料製成,不全然是鵝鴨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