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Tag
-
英國當代視覺藝術最大展會之一「利物浦雙年展」將開幕,魯凱藝術家安聖惠受託創作成台灣首例
June 08, 2023
英國當代視覺藝術最大展會之一「利物浦雙年展」即將開幕,台灣原民藝術家安聖惠獲邀實地創作,作品發想自魯凱傳說。這是首次有台灣藝術家以「委託創作」形式參加利物浦雙年展。2023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6月10至9月17日在利物浦多個室內展館和戶外空間舉行。南非籍策展人Khan...
-
Z世代瘋朦朧美,老數位相機死灰復燃
June 07, 2023
在社群媒體滿坑滿谷由智慧型手機拍出的「標準化」照片之中,數位相機拍出來的效果反而異軍突起,成了博得網友關注的珍寶。可以肯定地說,現代智慧型手機,尤其是旗艦機型,都備有出色的相機規格。然而,拜社群網站和「Z世代」之賜,數位相機近來有捲土重來之勢。Z世代吹復古風,老相機成新寵使用智慧型手機拍照好處多多,...
-
是幫傭、女人、更是人,喬安・帕博娜鏡頭下的移工身影
June 07, 2023
喬安・帕博娜曾在新加坡、香港擔任家庭幫傭奮鬥11年,童年的攝影夢像一道光,指引她別把自己困在小房間裡,現在換她想成為光。她說:「夢想不會透過魔法實現,而是憑藉汗水、決心和努力。」2022年11月,40歲的攝影師喬安・帕博娜(Joan Pabona)從菲律賓橫跨太平洋飛到美國加州,站在舞台上揚起笑容,...
-
婉拒漫威工作、想讓「視效總監」遍地開花,金馬最佳特效嚴振欽:台灣影視特效沒比國外差
June 06, 2023
從資管系學生到媒體藝術研究所,從《賽德克‧巴萊》到《一把青》,一再為台灣電影助拳的嚴振欽,又接連兩年以電影《月老》、影集《斯卡羅》奪下金馬金鐘視覺特效獎,入行16年,就是想證明台灣影視特效沒比國外差。「我是因為打球腳斷掉,才會好好坐在電腦前面學做動畫、看電影……」看似荒謬的故事開頭,卻是嚴振欽再真實...
-
一堂課改變人生,《勸世三姊妹》推手林易衡放棄教職之路投身音樂劇
June 05, 2023
擔任躍演劇團製作人7年,林易衡成為除了藝術總監曾慧誠之外的劇團代名詞之一,扛起劇團大小事務,也帶著躍演劇團完成包括《釧兒》、《勸世三姊妹》等一齣齣深獲好評的音樂劇。林易衡說,製作人就是尋找資源,以及跟導演共同創造作品的人。林易衡從小就想喜歡表演藝術,國中時被姑姑帶去看音樂劇《鐘樓怪人》,「當時買到D...
-
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奪最佳設計獎,五金零件傳達民主精神
June 03, 2023
螺絲釘、齒輪、角件、軸承、電磁鐵、金屬管,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巧妙自冰冷工業元素中,提煉溫暖人文精神,在40多個參展單位中脫穎而出,獲大會評審團頒發「最佳設計獎」。倫敦設計雙年展(London Design Biennale)總監布洛克斯(Victoria Broackes)2日在台灣館表示...
-
《墨具五色》獲世界劇場設計展首獎,王奕盛的劇場影像的金牌奮鬥路
June 03, 2023
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是劇場設計界重要盛事,每四年在不同城市舉辦,是一個以劇場設計師為主的國際劇場設計展,活動內容包含世界劇場設計競賽、TAC劇場建築國際競圖、TIP劇場創新發明獎、Scenofest劇場藝術節及OISTAT世界會員大會等,提供各國劇場工作者學習交流的...
-
愈在地、愈國際,讓觀眾共感的生活日常:《人選之人造浪者》看見台灣最真實的樣貌
June 02, 2023
《悲情城市》前陣子重新返回大銀幕,2小時38分鐘的片長,超過了許多電影。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能讓觀眾被關在黑暗的小房間裡,沒有一刻分神、沒有想拿出手機滑滑FB或IG的衝動,就算有很多長鏡頭,仍不讓人覺得乏味,而是覺得長鏡頭的留給觀眾的時刻剛剛好,讓人在每一幕畫面流轉之間,擁有恰如其分的思考時間。看著...
-
從《返校》到《消失的情人節》,影像後製怎麼玩?金馬最佳視覺效果郭憲聰的無中生有之術
June 02, 2023
從《返校》到《消失的情人節》,郭憲聰的「無中生有」之術,原創概念加上在地特色,或許才是能被國際看見的致勝配方。「其實一年365天,我幾乎有7成的時間都在片場跟拍。」特效總監郭憲聰分享。打破對過往人們認為特效就是到後製階段才加上去的刻板印象,郭憲聰總是從前期就進入劇組跟著規劃,開拍後跟著劇組觀察拍攝日...
-
羅馬競技場透明電梯落成,直達三層樓全景觀賞世界文化遺產無障礙
June 01, 2023
羅馬競技場是義大利羅馬知名觀光景點與世界文化遺產。羅馬競技場全景景觀電梯正式落成,參觀者可由電梯到達第三層,透明電梯可觀看整個競技場,無障礙地參觀羅馬競技場。羅馬競技場(Colosseo)是義大利羅馬知名觀光景點,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列的世界文化遺產與瑞士新七大奇蹟協會(New 7 Wonders...
-
韓作家李琴䬁性侵害創傷經典《有真與有真》撫慰受害者: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是你的錯
June 01, 2023
「《有真與有真》其實是為了我的女兒寫出的作品」,韓國作家李琴䬁在2004年出版的這部作品,近20年來撫慰無數曾遭遇兒童性侵害的受害者與親屬,也包括她自己。「2004年第一次出版這本小說時,我沒有講出這段過往,只說是從這類社會新聞中得到的靈感」,李琴䬁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在2020年出版修訂版時,她...
-
插畫家葉懿瑩品日常,《食堂物語》圖文集繪生活況味
May 31, 2023
從日常飲食取經,體會舌尖滋味以外的生活況味,插畫家葉懿瑩集結100則靜物描繪與隨筆短文為圖文集《食常物語》,從地瓜、肉派等食物漫談生命經驗,書中原畫也將於6月展出。葉懿瑩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坎伯威爾藝術學院,插畫作品自2010年起散見於報章雜誌、書籍封面等。2011年曾以作品I feel, there...
-
「誕隍祭」6月登場,霞海城隍爺化身DJ慶生日
May 31, 2023
迎接城隍爺誕辰,台北霞海城隍廟與文總共同舉辦2023年「台北霞海城隍文化節」,以諧音訂定主題為「誕隍祭」,讓城隍爺在主視覺化身電台DJ,手上還拿象徵音樂的蛋黃唱片,放送大稻埕故事。中華文化總會今天公布活動主視覺。文總秘書長李厚慶透過新聞稿表示,城隍爺200多年來一直守護台灣,近年台北霞海城隍廟持續以...
-
重回大稻埕老家、歷史建物變身「郭怡美書店」,郭重興的理想書店進行式要把愛書人找回來
May 31, 2023
書店不是只有大型連鎖跟獨立書店兩種,中型書店還有許多機會,資深出版人郭重興認為,對一家書店而言,活動是最重要的,用活動把作家、讀者帶來,把跟書的接觸變成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才是書店的生存之道。曾經的老家,仍保有過去的美好印象,以及某些不堪回首的記憶,數十年過去了,如果重新回到故居,怎樣的安排最能安頓自...
-
曾為周杰倫、張震婚禮操刀,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樂當一輩子送花小弟,見證生命中每個「一期一會」
May 21, 2023
「人生如花,自有美好」,花擁有一種浪漫遐想的魔力,代人傳遞無數語言,把情意具體化。無論任何季節、重要節日,一朵簡單的玫瑰、一束海芋或一株路邊盛開的櫻花樹,簡單一眼,就能讓人不自覺嘴角上揚。一份花禮到底能帶給人多少幸福與價值?與花為伍超過25年的CNFlower創辦人、設計總監凌宗湧,以「讓花進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