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Tag

  • 莫內花園在哪裡?

    August 18, 2015

    星期天巴黎大半商店都不開門。無聊的翻著帶來的旅遊指南,剛好翻到「莫內的花園」。老婆問我,在看什麼?我說在看「莫內的花園」。這下子可闖禍啦!只見她一個鷂子翻身就下了床:「莫內花園在哪裡?我要去!」老婆是個花癡,哪裡有花,她都要去看。每週末台北的建國花市都可以看到她的芳蹤。她說要去,我還能說什麼!巴黎聖...

  • 夜色咖啡屋

    August 18, 2015

    一八八八年,梵谷在寒濕陰冷的二月抵達了法國阿爾(Arles),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尋找作畫的靈感。我們是在初秋的時候抵達此地,走進古街道,除了尋找梵谷,當然還要尋找過夜的地方。阿爾曾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我們走過狹窄巷弄裡,仍不時會看到古羅馬的遺跡,那巨大到可容二萬五千人的競技場,這個長一百三十六公尺,...

  • 醉在若夕陽

    August 18, 2015

    在普羅旺斯盧貝翁國家公園裡旅行,充滿了美麗的回憶,住在若夕陽(Roussillon)朱利安家,可以說是個特別的例子。 當女主人帶我們走進預定的民宿,看到客廳裡,滿牆掛的黑白相片都是像男女性器官的枯木時,真的覺得可能住進了一個變態的家中。女主人靦腆的對我們說,她的先生是個攝影師,牆上掛的都是他的作品。...

  • 梵谷,跟我回巴黎吧!

    August 18, 2015

    一個秋末下午,我來到梵谷一生最後居住的小城——奧維(Auvers sur Oise)。它離巴黎不遠,乘火車約一個多小時。 梵谷當時由普羅旺斯的精神病院回到北方,就在奧維繼續養病。想當年,梵谷一個人無奈的抵達這個小鎮。我試圖想踏著他當年足跡,看看梵谷到底是怎麼走過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車站對面是家小酒館...

  • 推車過橋慢慢走

    August 18, 2015

    小時候,一般人則都是以腳踏車代步。上中學以後,因為學校離家較遠,不得不騎車上學,父親還特別買了一部幸福牌的新車給我,騎著新車上學,雖說路途一樣遙遠,但是心中充滿了幸福。 我到高中以後,摩托車開始取代了腳踏車,在台灣,摩托車的時代好像還挺長的,四十幾年都過去了,摩托車仍是主流交通工具。不信看看國內外,...

  • 巴黎的後窗

    August 18, 2015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叫「後窗」的電影,是說一位腿不方便的人,每天只能坐在後窗口,看著對面住戶形形色色的生活,雖是一部緊張的懸疑片,但是對後窗的印象頗深。 旅行時住的旅館,常按窗外的景色來決定房價。面山、面海、面湖、面森林的房間價格都不同,但是面朝天井,或朝後巷的房間價格一定比較便宜。其實,我還滿喜歡住...

  • 路面電車復興運動

    August 18, 2015

    油價飛快上漲,所有以石油為移動能源的城市,開始呈現不安與慌亂,平常依賴小客車通勤的城市居民,如今不知道是該買輛昂貴的油電環保車,還是乾脆把小車賣掉? 歐洲許多城市早就未雨綢繆,及早規畫設置健康城市的移動系統,一方面固然是為了節約能源,面對油價高漲的危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環境保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死而復生的教堂

    August 18, 2015

    今年正逢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誕生(Le Corbusier,一八八七年生)一百二十週年,全世界建築文化界除紀念柯比意在現代建築上的貢獻與啟發,也紛紛前往法國一處鄉下小鎮弗蒙尼(Firminy)去朝聖。這小鎮不僅有柯比意的建築作品,更神奇的是,這座小鎮有一座柯比意親自設計,去年才完工的漂亮教堂。這太奇怪...

  • 單車羅曼史

    August 18, 2015

    對於健康城市而言,一方面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則須增進居民的運動風氣,大量使用單車做為城市短程代步工具,是滿足這兩項需求最簡單方便的做法。推動城市單車使用量,遂成為新世紀健康城市的重要課題。但外來觀光客如何快速簡易弄到一部單車,確實是十分麻煩的事。而一般市民上下班,如果騎乘自己的單車,也會擔...

  • 美麗的建築誤會

    August 18, 2015

    許多人興匆匆的開車前往法國里昂機場搭飛機,卻經常走錯地方,甚至誤了飛機航班;主要是因為位於機場附近的里昂高鐵車站,長得實在像是一座宏偉的飛機場航站大廈。這件美麗的誤會實在不能怪那些可憐的外來觀光客,要怪只能怪高鐵車站的建築師——聖地牙哥‧卡爾托亞(Santiago Calatrava),因為這位被譽...

  • 先知性的公寓

    August 18, 2015

    最近台灣房地產火熱,許多推案都絞盡腦汁、推陳出新,希望獲得買家的認同與青睞。台北一處新建設案就標榜其住宅大樓擁有所謂的「空中跑道」,甚至屋頂上的「空中泳池」。「空中跑道」意即在屋頂平台上鋪設跑道,供住戶休閒運動慢跑之用;而「空中泳池」則是在屋頂設計游泳池,讓人們享受夜間星空下游泳的樂趣。這些設計概念...

  • 女性主義之橋西蒙波娃

    August 18, 2015

    大部分的建築或橋樑都是以政治人物的名稱命名,特別是在男性沙文主義的影響下,這些建築物的命名,也多以男性居多,鮮少見到以女性命名的建築或橋樑結構。但女性主義的故鄉——巴黎,卻出現一座奇特橋樑,居然是以女性為名,而其名稱就是女性主義先驅「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當年女作家西蒙...

  • 變形蟲餐廳

    August 18, 2015

    巴黎是座古典浪漫的城市,而龐畢度中心則是這座城市中的一個異形怪胎。不過這座機械怪獸建築,為了在新世紀創造新的吸引力,龐畢度中心內部展開一連串的改造,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位於頂層的喬其斯餐廳(Restaurant Georges)。這座餐廳猶如龐畢度中心鋼鐵框架中,長出奇異的變形蟲一般,不規則蠕動的形體...

  • 永遠的鐘樓怪人

    August 18, 2015

    每次登到巴黎聖母院塔頂,看到凸出牆緣俯視著廣場的怪獸雕像,就不由自主的想到「鐘樓怪人」裡的獨眼駝背怪人。這部一八三一年、由法國大文豪雨果所寫的小說,曾被用各種表演方式呈現。我最喜歡的是由性感尤物——珍娜露露布麗姬旦及安東尼昆所演的電影。 當年才上初中,看到珍娜扮演的吉普賽女郎,穿著豔紅暴露舞衣,隨著...

  • 隨風微笑的教堂

    August 18, 2015

    教堂要用什麼方式表達它的善意呢?建築會微笑嗎?建築可以像一張臉,有不同表情嗎?建築師馬理歐‧博塔(Mario Botta)提出了一個奇特的設計手法,讓教堂建築物有機會展現笑容,迎接前去參加彌撒的信徒。事實上,這個奇特設計手法,出現在博塔設計「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FMOMA)的時候。當時,他在草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