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Tag

  • 辦桌日換回昔日記憶、漁光島女兒李昀諭重返被愛擁抱的地方

    August 30, 2021

    位於安平區緊鄰安平漁港與商港的漁光島,面積約400多公頃,島上一半以上的面積都是森林。連結市區跟島的漁光大橋前急轉有一條小徑,與聯外通道平行,整齊的人行地磚加上兩旁茂密的樹林,林上攀爬生於曠野的大片大片無根草,宛如公園。時序已過立秋,地上落葉灑落厚如雲層,稍加經過捲動就窸窣作響,而往遠方望去,一路蜿...

  • 走訪台北寶藍色秘境,陽明山湧泉活古蹟內現飲天然礦泉水

    April 22, 2021

    從陽明山愛富三街登山口,穿過綠竹林,一道不鏽鋼門的招牌寫著八個紅色大字:「水源禁地禁止進入」,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發展中心主任朱聖心熟練的掏出鑰匙,轉開鎖頭,我們一行人悄悄進入,尋找傳說中的「藍寶石泉」……。機會超難得,今天這處秘境全被我們包場。由於地處水源禁地,過去只在天母水道祭一年開放3小時,如今自...

  • 走一回逃生密道、嘗總統國宴菜,探訪有故事的圓山飯店

    April 22, 2021

    成立於1952年的圓山大飯店,接待過美國前總統艾森豪、韓國前總統朴正熙、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等各國政要,承辦正式國宴,政商名流在此商討機密大事。但少有人知,金碧輝煌的宮殿建築之下,暗藏兩座密道。「當時連飯店員工都幾乎不知道密道的存在。」站在東密道入口,導覽員梁忠楨說。這是全球唯一有此室內設計的國際級飯...

  • 阿嬤洗衣場、彩繪村、在南投活盆地賞薄霧,看遍你不知道的日月潭

    February 11, 2021

    從小到大,來過很多次日月潭,但從來沒有踏上魚池鄉西南方的頭社。如果說日月潭是蛋黃區,那麼頭社就是鮮少人造訪的蛋白區。在散步的雲日月潭生態民宿主人范懷仁帶路下,頭一次,我跳脫觀光客眼光,發現全新日月潭。頭社是邵族舊聚落,也是從濁水溪進入邵族範圍第一社,故得名。它曾是魚池最重要的米倉,魚池居民流傳一句諺...

  • 漫步老街區 探訪巷弄老店故事

    February 08, 2021

    撰文/張煥鵬 攝影/陳正國大學時期開始在新竹生活的傅崇豪,每到假日就會四處走走逛逛。兩年多前,他在臉書經營「新竹故事館」粉絲專頁,分享在地故事。「新埔是典型的客家庄,在這裡可以聽見客家話、看見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還有經營好幾代的傳統店家,這些都是新埔的旅遊魅力。」對於傅崇豪而言,漫步老街區探訪...

  • 放慢生活 回歸原鄉

    January 26, 2021 sponsor

    秉持著精益求精的精神之下,馥蘭朵烏來歷經多年的反覆嘗試與調整,終於在這台北的近郊,以自然場域為舞台振翅飛翔!這次的重新登場,絕非僅設備、服務的更新提升,而是將飯店內外的各式場域當成藝術表演的舞台,以「藝享‧靈境」為概念,讓同仁以隨心、即興的方式演出,巧妙地與馥蘭朵烏來重新裝潢獨具「創藝」的空間相互...

  • 四季風情散策 經典絕景深度漫遊

    January 25, 2021

    撰文/張侑文 攝影/賴建宏、施純泰、陳培峯春日花遊 超完美追櫻賞桐路線春神降臨,百花爭艷,各樣的花朵交織成繽紛花海。春遊竹縣,賞花是不可錯過的行程。內灣鐵道支線兩旁廣植櫻花樹,跟著火車追櫻;櫻花季結束後,黃澄澄的風鈴木,以及春雪般的油桐花緊接著登場。每年春天,內灣支線橫山段旁的櫻花陸續綻放,從橫山車...

  • 秋日巴黎的漫遊者

    November 26, 2020

    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書中談到,「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在疫情肆虐的年代,我很慶幸去年的秋天,曾經在巴黎待過,享受了一席流動的城市饗宴。文化評論家班雅明從詩人波特萊爾對巴黎城市街景的沉溺,詮釋出「漫遊者」的角色原型;我也試著以「漫遊者」的...

  • 西門町旁神秘老宅暗藏古物畫作,走進北門鬧區的台灣美術時光隧道

    November 12, 2020

    你能想像台灣舊城區的一棟老宅裡,竟藏著半部台灣美術史?一字排開,從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到林玉山、陳進、郭雪湖,再到倪蔣懷、李梅樹與顏水龍等,盡是台灣日治時期名家畫作,其中6幅更是台北市指定一般古物。順益台灣美術館打造了一條台灣美術的時光隧道,用不同的時空角度,帶領觀者重新認識台灣這座島嶼。而打造這座...

  • 走遍世界的CEO,直到中年才體悟:願意陪你一起坐經濟艙的朋友,才是人生中該珍惜的旅伴

    November 01, 2020

    最近因為COVID-19的關係無法出國,多了很多時間整裡那些,一直沒空整理的旅行照片,也發現我最後選擇的都不是那些漂亮的景點,而是跟我一起同行好友們的合照。也發現那些早在十幾年前,跟我一起出國留下快樂回憶的好友們,也常是在我最迷惘無助時幫助我的熟悉面孔。旅行時其實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抉擇,從挑選旅伴、出...

  • 夜探倫敦地鐵、唐寧街官邸,「打開房子」從英國擴散全球

    October 15, 2020

    午夜探訪地鐵、潛入富豪俱樂部、溜進私人畫廊……人人都有好奇心,這是一年一度,可以光明正大偷窺的機會。它是「打開房子(Open House)」秘密空間體驗活動,每年秋天橫跨5洲、近50座城市舉辦,一年超過約200萬總參觀人次。「人們可以了解這座城市如何運作,形塑看待城市的全新觀點,」打開房子全球總部總...

  • 英國唯一天然溫泉、19世紀所建二級古蹟,既古老又新穎的巴斯蓋恩斯伯若夫溫泉旅店

    October 15, 2020

    特色古蹟改建而成的旅店,總是容易成為引人矚目的話題,因為其容易擁有與眾不同的故事性,吸引人們為那個時代的歷史而去一探究竟。然而,古建築修復是一門高深學問,除了金錢投入,還需耗費專業人力,在求真、求還原的同時,又能提供現代旅遊居所應有的舒適便利,並不是件容易的工程,一個不用心,便高不成低不就。巴斯(B...

  • 他放下一切踏出舒適圈、在50歲環遊世界,野島剛:「現在」是個禮物,不如馬上行動

    September 17, 2020

    如何當一位背包客,52歲的日本作家野島剛並不陌生。就讀大學時,他一放長假就到各國流浪、打工度假,足跡超過40個國家。但,當他50歲,一個人的旅行變成什麼樣子?「行李變大、錢包變厚、體力變少了。」他說。而此時,枕頭和水果榨汁器成為必備神物,養生至上。2018年5月至10月,野島剛進行人生中場空檔年(G...

  • 她拉菜籃車環島,走出18年車禍後遺症:我要出門認識這片土地

    September 03, 2020

    「老闆娘,今天是我第9次徒步環島。你的早餐很好吃,我愛你!」55歲的呂秋燕扯著喉嚨,對第一次見面的店家大喊。她綁著兩條小辮子,拉著藍色菜籃車走路,背影像個天真的少女。從50歲開始,她最常做的事,就是去戶外走路。很難想像,有18年的光陰,她曾經頻繁進出醫院。18歲的呂秋燕是位家住淡水的中山女中學生。有...

  • 一窺梁旅珠30年時光蒐藏筆記

    August 27, 2020

    旅行筆記本的重要性對我來說,等同護照、證件和錢包、信用卡,因此每次旅行一定隨身攜帶,絕不託運。旅行中,我有隨手寫筆記的習慣,除了行前做好的計畫表和資訊,還有旅程中逐日的事件與心得紀錄。每趟行程依長短不同,大約可寫滿一至三本筆記,因而二、三十年下來,書房架上已擺滿了約兩百冊筆記本。現在用手機留下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