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搜尋結果:共 3408 筆

  • 阿美族港口部落(Makotaay)豐年祭

    July 30, 2020

    位於花蓮的港口部落(Makotaay)依山傍溪,並位於面對太平洋的濱海地區,是兼具發展山農或海洋、溪河撈捕的絕佳地點,如此優良的地理條件,以前經常受鄰近聚落或異族的覬覦。尤其利用農閒上山打獵的時候,每回都會和住在山上的Truku(德路固人,今稱太魯閣族)以及Ewadan(阿美族人對布農族人的稱呼)狹...

  • 音樂劇展現原住民族文化精神

    July 30, 2020

    像是受到祖靈眷顧的幸運兒,芮斯與生俱來擁有好歌喉。她說:「唱歌或跳舞與表演無關,那是生活,是血液裡自然流動的東西。」現在,芮斯持續發揮歌唱天賦,傳唱著排灣族的美麗神話。在屏東瑪家鄉涼山部落長大的芮斯,天生具有天籟般的好嗓音。「你唱歌,有魔鬼!」曾經有部落的老人聽完芮斯唱歌後這麼說,因為在芮斯的歌聲裡...

  • 南島語系的女王之國─帛琉

    July 30, 2020

    經常能在新聞中聽到帛琉的消息,是以許多美麗的海域聞名,但這裡也是南島語系的重要根據地。根據考古學家推測,追溯到2,500年前,就有人類在帛琉生活。南島語系涵蓋南太平洋群島,東邊可達復活節島,西邊可達馬達加斯加島,最南則是紐西蘭,臺灣恰好是在最北邊。論及南島文化的連結,以「Lima」這一個詞彙來說,在...

  • 如果原住民族《只有Naluwan了》

    July 30, 2020

    被譽為「吟唱詩人歌手」的達卡鬧,擅長現場即興說唱。在屏東縣瑪家鄉出生長大的他,具有排灣族和魯凱族的血統;小時候經常聽著祖母吟唱部落歌謠,開啟他對音樂的興趣。曾旅居臺灣各個角落的達卡鬧,目前定居在東海岸,用音樂記錄生活點滴,以旅居者的角色觀察不同的族群。達卡鬧曾經擔任國中代課老師和中央研究院助理,一直...

  • 嗆辣的臺灣原生香料馬告的美味祕密

    July 30, 2020

    從前在山野中生活的原住民族,他們在森林裡、田野中採集藥草、野菜以及調味料,其中,形似胡椒,味道帶點胡椒和薑的辛辣,「馬告」既是調味品,也是一味藥材。山居生活的萬靈丹馬告有很多名字,有人稱之為山胡椒,泰雅族則稱作馬告,賽夏族則為馬傲。最常使用馬告入味的就是居住在臺灣中北部山區的原住民族,包括泰雅族、太...

  • 城市旁的海島樂園:進入漁光島時區,這裡只有日照與海浪兩種時間

    July 30, 2020

    從台南安平驅車行經漁光橋,不消5分鐘,我們來到漁光島。發現這裡似乎不以台灣時間運轉。居住的民宿沒有時鐘,一切採訪時間也不照原定計畫。跟生活在漁光島的人們說:「我們來拍照吧。」他們會說,現在好熱啊,下午5點、夕陽西下才完美。※延伸閱讀:海上運動、漫步小島、徹底放空,教你慢活享受「漁光島時區」從台北移居...

  • 姊妹攜手環島 找到美味的小米種子

    July 28, 2020

    以前有個雅美族(達悟族)家庭,家族成員只有祖父與2位小孫女。有一天家裡沒有東西吃了,祖父對孫女們說:「妳們去找點東西來吃吧!」於是,她們就出發環島去找食物了。在環島的路上,她們發現一大片雜草,那些草都已經結了種子,女孩們就把種類繁多的雜草種子都採集下來,每一種都用手掌搓一搓、把種子的外殼去掉,然後試...

  • 如何破冰炒熱場面?先挑雙「會說故事」的襪子

    July 23, 2020

    男士們請注意,要注意你的腳踝了。它傳達許多訊息:包括美感、社交。「從領帶、手錶到眼鏡,現在輪到襪子了。」時尚造型師陳孫華分析,近年時尚流行拖鞋、勃肯鞋搭上襪子,襪子開始造成風潮。我們正處於襪子顏色與材質前所未有豐富的時刻。《金融時報》指出,在一片單一、經典的西裝風潮中,襪子可帶出顏色和趣味,以細膩的...

  • 不同場合襪子怎麼變?造型師教你零失手3種穿搭

    July 23, 2020

    男士們,仍只穿黑色、灰色襪子嗎?你可以從腳踝開始改變!造型師陳孫華為《alive》示範三款適合商務人士的造型,並傳授襪子穿搭心法。掌握五個原則,連襪子都有品味,這是時尚最高招。Q:襪子適宜的長度?A:除非穿著膝上短褲,襪子才穿到腳踝下方,類似學生襪長度;在商務場合,襪子長度必須符合這個原則:坐下來時...

  • 讓人捨120坪豪宅,也要搬進的迷你小屋紅什麼?

    July 23, 2020

    一百二十坪豪宅,與十三.五坪小屋,你選擇哪一間房子過生活?現在許多人們的答案,超乎你的想像。據美國住房建築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調查,超過半數美國人考慮住在小於六百平方英尺(約十六.八坪)的小房子,其中千禧世代的意願更高達六三%。在網飛(...

  • 香港裡的曼哈頓旅店

    July 23, 2020

    全球疆域封鎖,人流停滯,對於旅宿業來說,這是段極為刺骨的凜冽之冬。過去,我就常在不出國時,選擇一個香港旅店住上兩天一夜,在故鄉當個暫時的異鄉者,也別有一番風趣。最近,在家附近度過悠閒假期的住所度假(Staycation)也在各處蔚為風尚。過去價格總讓人望而生畏的超高檔旅店,紛紛打出優惠的住宿套裝。包...

  • 總論篇》美麗紋飾背後的意義

    July 16, 2020

    圖騰(Totem),是美洲原住民族語的音譯,代表的是一個部落的標記。「圖騰代表一個群體在社會中的地位。」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李招瑩表示,圖騰常以動物或植物的形式,再加上一些想像,以繪畫或雕刻等方式呈現。此外,圖騰通常也是一種儀式象徵,具有神聖的意義。無論哪一個國家的原住民族...

  • 緣由篇》用紋飾說故事

    July 16, 2020

    排灣族的雕刻、陶藝和服飾織繡等工藝,經常出現人頭像、太陽紋、蛇形紋等紋飾。「從圖紋中,可以發現部落的故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王昱心表示,原住民族沒有文字,所以會利用圖紋紀錄事情,包括排灣族、布農族、雅美族(達悟族)等都有類似的方式,但呈現的樣式卻不相同,有些...

  • 傳承篇》用創作延續部落文化

    July 16, 2020

    有許多排灣族藝術家,利用繪畫、雕刻、編織、裝置藝術、服裝設計等形式,賦予古老紋飾更多可能性。在當代藝術和設計的重新詮釋下,排灣族的太陽紋、百步蛇紋、菱形紋等紋飾,以全新樣貌令人驚艷。例如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以創新的「紋砌刻畫」創作形式,傳遞他對家鄉土地的熱愛;服裝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從排灣族的古老紋...

  • 藝術家陳淑燕噶瑪蘭夥伴攜手,用不起眼的竹子、樹皮,編出花蓮豐濱國際級地景

    July 16, 2020

    依山傍海的豐濱鄉新社部落,住著一群噶瑪蘭族人。編織藝術家陳淑燕,15年前為協助部落媽媽,復振全台僅存的香蕉絲編織技術,深深被這塊土地吸引。巧遇杜瓦克.都耀(Tuwak·Tuyaw)後,兩人興趣相投、共同創作以自然素材為基礎,結合原住民工藝的一件件獨一無二的作品。源於樹皮的紙材,是善於編織的陳淑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