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陳淑燕噶瑪蘭夥伴攜手,用不起眼的竹子、樹皮,編出花蓮豐濱國際級地景
2020/07/16
- 文字 / 蘇曉音
依山傍海的豐濱鄉新社部落,住著一群噶瑪蘭族人。
編織藝術家陳淑燕,15年前為協助部落媽媽,復振全台僅存的香蕉絲編織技術,深深被這塊土地吸引。
巧遇杜瓦克.都耀(Tuwak·Tuyaw)後,兩人興趣相投、共同創作以自然素材為基礎,結合原住民工藝的一件件獨一無二的作品。
各種竹編作品在燈花輝映下,展現更多不同的美感。(攝影/程思迪)
源於樹皮的紙材,是善於編織的陳淑燕,最早的創作媒材。畢業後她走訪部落,想找回對土地的感受。
她陸續找到原民日常運用的植物,如竹子、黃藤、月桃等,再加上棉、麻、魚線等媒材,以編織為主,搭配印染、縫繡與拼貼為創作手法。
經過多年淬煉,結合兩人專長,以噶瑪蘭族傳統捕魚器具—魚筌為創作概念,轉化而成的燈罩及大型裝置藝術,已成為他們的創作標誌,且揚名國際。
編織藝術家陳淑燕(左)巧遇,巧遇杜瓦克.都耀(Tuwak·Tuyaw)後,共同創作以自然素材為基礎,結合原住民工藝的獨一無二作品。(攝影/程思迪)
談及初次落腳此地,即便她是協助部落發展的工藝老師,源於對外來移民的不信任,她仍花不少時間才融入當地。
直到她運用人脈,結合外地資源,並辦多場工作營,才算真正成為新社新移民。回首這段來時路,她建議打算移居此地的人,一定得先放下身段。
來到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的工作室,她說,「居所不單只是形式上居住的地方,也包含內心純粹的居所。在新社不僅學到工藝技法、造型構思等,大自然的環境也讓我的眼界更開闊,有更多創作靈感湧現。」已融入部落的她,早已將外部環境與內心相連,找回最純淨的自己與心靈的寧靜。
花蓮新社的自然環境,讓陳淑燕眼界更開闊,有更多創作靈感湧現。(攝影/程思迪)
噶瑪蘭青年杜瓦克.都耀,是陳淑燕在這裡遇見的夥伴,陽光開朗的他,總讓工作室充滿歡樂氛圍。到訪當晚,工作室擠滿來自外地的學生、在地部落的朋友,正為隔天新社半島大地藝術的裝置忙碌著。
陳淑燕便是透過這樣一個個的活動,把大夥拉聚在一起,也成為族群融合的最好證明。
〈陳淑燕、 杜瓦克.都耀小檔案〉
經歷:2009-2010年加拿大溫哥華冬季奧運燈節戶外燈藝裝置展出
現職:光織屋共同創辦人
網站:https://www.pateronganart.com/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aterongan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