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灌溉神的階梯─伊富高人

歌聲不斷的吟唱民族

2022/06/14

  • 文字 / 蔡舒湉
LINE分享 FB分享

伊富高(Ifugao)是在菲律賓北部定居的南島民族,有2,000年歷史的梯田文化在1995年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讓菲律賓人自豪地封為「世界第八古代奇蹟」。

早在約西元前200年,菲律賓伊富高民族的祖先便靠著雙手掘土挖塘、蓄水灌溉,沿著山坡地堆砌石頭築擋土牆,砌築出規模宏偉的梯田,綠油油的巨人階梯堪稱世界奇蹟。耆老們常說,森林、水稻田和人,三者缺一不可。然而古老的原住民族智慧,卻在社經結構轉變的衝擊下,面臨嚴峻的考驗。

高聳入雲的梯田文化

菲律賓伊富高人主要分布在呂宋島北部山區,屬於馬來民族,約有十萬人口,所操持的伊富高語屬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為南島語系分支,無文字。他們沒有政治體制,而是依照親族之間的聯姻關係及貿易協議,建立母系社會。傳統信仰為萬物有靈和多神信仰,多以米酒、豬、雞向祖先與神祇獻祭。紋身是成年禮的一部分,記錄戰士在戰鬥中奪取多少頭顱,與馘首文化密切相關。而牛的頭骨和雙角不僅是裝飾品,也是富裕的象徵。

伊富高人的經濟以灌溉農業為主,造訪菲律賓的背包客絕對不會錯過規模宏偉的水稻梯田文化。先民以竹筒建造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統,將綠油油的梯田開墾到1,500公尺的半山,歷經千年運作,在1995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又以巴拿威(Batad)梯田最為著名。

牛角和其頭骨是伊富高民族的富裕象徵。

連綿三日的呼得呼得史詩

伊富高的另一個驕傲是在200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口傳與非物質人類文化遺產的「呼得呼得(Hudhud)」吟唱,這項古老的傳統可以追溯至西元前七世紀,每逢歲時祭儀、生命禮俗等重要的日子,都會舉行隆重的儀式。

「呼得呼得」約有200多首,每首區分40節,但只用一個曲調,歌詞大量運用譬喻與擬聲,敘述英雄故事、律法規範與宗教習俗,而吟唱主角通常由社會地位較高的妻子擔任,以領唱、合唱的形式交互表現,需要三至四天才能完成一部曲目。

無論是水稻梯田,抑或是呼得呼得,兩大傳統都反映出伊富高族與環境共生的文化。

面臨機械化農耕、年輕人外流與吟唱耆老日益凋零,期待新一代能肩起守護環境、傳承文化的重任,讓繚繞的歌聲如同潺潺的灌溉水聲,持續創造甜美的豐收。

擁有千年歷史的水稻梯田,是背包客必朝聖的伊富高著名文化景色,其中又以「巴拿威」(Batad)梯田最為著名。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I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