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漁獵文化兼顧生態平衡

海洋子民的生活智慧

2020/06/08

  • 文字 / 唐祖湘、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在部分原住民族中,捕魚與造舟是原住民族祖先必須具備的生存技能,其重要性就如同電腦與英文為現代基本工作能力一樣,讓我們以雅美族與噶瑪蘭族為例,了解這些捕魚高手有哪些傳統漁獵技巧吧!

雅美族一般又稱達悟族,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由於蘭嶼四周環海的獨特生態環境,因此孕育出雅美族人靠海維生,與海洋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漁獵也因此成為主要經濟活動之一,經由代代相傳,便成為雅美族人極珍貴的傳統文化了。

飛魚季禁忌多顯現先人智慧

朗島國小胡龍雄校長是雅美族的在地校長,他指出雅美族人將一年的漁獵概略分成三個季節:飛魚季、夏季以及冬季,基本上,不同的捕魚季節,就會用不同的方式,捕不同的魚類,這是為了讓不同環境屬性的魚類資源得以休養生息,也就是說,雅美族很早就有生態保育的觀念,在捕魚時會盡量減少對大自然的衝擊,維持海洋生態系的穩定

每年約二至六月,當黑潮經過臺灣東方海域,就會為蘭嶼帶來包括含飛魚、鬼頭刀、牛港鰺在內的大量洄游性魚類,飛魚不僅是雅美族人的食物來源,也被視為天神所賜予的神聖物品,因為地處大海當中的蘭嶼,生活環境艱苦,食物來源較為貧乏,每年造訪的飛魚自然顯得特別重要。

在捕獲飛魚後,雅美族人會將其整理風乾。


飛魚不但是雅美族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生活作息及傳統祭儀更形成飛魚文化,無論慶典、祭祀、與生命禮儀等都與飛魚息息相關,許多禁忌其實也顯露出老祖宗的生活智慧。例如,飛魚季這段時間,不能釣魚、射魚,不能捕捉珊瑚魚、底棲魚等,只能捕捉飛魚和浮在水面上的洄游性魚類,否則會受到詛咒,日後捉不到魚。

飛魚季結束後的夏季,以及十一月到隔年二月的冬季,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捕撈底棲性的魚類,也就是指棲息在珊瑚礁周邊的魚類,而這樣的禁忌,就是要讓底棲性的魚類適度的繁殖,讓海洋生態資源永續。

魚分三種:好魚、壞魚、老人魚

雅美族將珊瑚礁魚類分為三類:好魚、壞魚、老人魚。好魚是味道鮮美、肉質細膩的魚,任何人皆可吃,但因為女性需要哺乳餵養下一代,需要更多營養,主要給女性食用,壞魚指皮粗、肉腥的魚種,因這些魚類會去吃附著在珊瑚礁上的海藻,有些海藻是有毒的,吃到毒海藻的魚類就是壞魚,通常僅供男人食用;老人魚是色澤黑黝、腥味較濃的魚類,因為有年紀的耆老吃魚經驗多,較能承受腥味。

拼板舟對達悟族人而言,是海上生計及儀式活動中相當重要的工具。


拼板舟是雅美族不可或缺的捕魚工具,只要是雅美族的男人都一定要學會造拼板舟,且學會划拼板舟後才能到外海捕撈大型洄游魚類,此外,雅美人在夏季會持魚槍去潛水射魚,或是放漁網或手拋網去網魚,所以需要學會潛水,冬季因東北季風正盛,天候不佳,則必須用釣竿在岸邊釣魚;雅美族捕魚要學會的工具與技巧,實在是包羅萬象呢。

從幼年到成人學習捕魚技能

捕魚是雅美族男性必須具備的生存技能,從小到大,是以漸進方式來學習,胡校長說,兩三歲的孩子會在灘頭學習游泳,約國小一年級就在岸邊拿著釣竿,先在部落灘頭練習釣魚,隨著年紀增長,慢慢離海岸線越來越遠,到了五、六年級,同儕間會拿小魚網去捕撈珊瑚礁魚類,上了國中,青少年就會練習用小魚槍在珊瑚礁區射魚,到高中階段,十七、八歲的青年體能已與成人相當,就會用大型魚槍去射更大珊瑚礁魚類,約十八歲到二十歲,家裡有船的父親,就會帶兒子去練習划拼板舟、學習捕捉飛魚與珊瑚礁魚類,甚至一個人操舟,總之,一切捕魚技法都要在成年前後學會

難忘的捕魚經歷

一個人滑拼板舟捕魚,是雅美族男性成長必有的人生經歷,胡校長分享一次難忘的個人經驗:「有回我自己獨自划拼板舟去捕飛魚,沒注意拼板舟有漏水,等到漁網快要收完後,才發現船也跟著快沉下去,非常驚險。」這次沉船經驗不但沒有讓他懼怕大海,更學到捕魚時不能只專注在一件事上,要會隨時掌控漁船與四周環境,類似危險事件再沒有發生過了,讓他成為真正的捕魚高手。


「划拼板舟、捕飛魚,這些都是雅美族生活中的一部分,成年男性學不會就餓肚子,而且在部落社會地位就不高。」胡龍雄校長表示,學習漁獵技巧還必須懂得觀察自然現象,例如,學用釣竿釣魚必須認識漲潮、退潮等潮汐相關知識,學潛水或網魚時,要一併知道海流與地形的特性,學射魚時,要知道太大的魚不要射,否則容易造成自己的生命危險,這傳遞了雅美族的傳統文化,也遏止了人類濫捕、貪婪的情況發生,對青少年來說是很好的訓練。

現在雅美族部落中,仍然維持傳統漁獵文化,只不過現在青少年因活動更多元,學習捕魚技巧的時程稍微延後,所以蘭嶼當地國中小學校如果有能力,都會盡量設計一些文化課程,帶著孩子體驗漁獵文化,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加入他們的行列。

噶瑪蘭族海祭新年之始

時序來到暖和的春末四月初,莿桐花開了,適合捕撈飛魚的時候就到了,飛魚隨著潮水游到東海岸,此時就是從蘭陽平原遷徙到花蓮新社的噶瑪蘭族人開始出海捕飛魚的季節,也就是新年之始,噶瑪蘭族的男人會選擇一天聚集到海邊舉行海祭(Laligi)。
海祭當天,長老在海邊行過祭祖儀式之後,青年男子下海捕抓魚蝦,然後就地烹煮,鮮魚加上隨地採集的野菜一起煮出滋味鮮美的魚湯,以此滋養每個噶瑪蘭族人。同時,長老也會派人把部分漁獲送回部落裡,和未能參加的族人一起分享。在連續兩三天的海祭活動之後,正是進入捕魚的季節。

捕魚小禁忌

原住民族有許多不明原因的禁忌,多為安全考量。
1. 出門前不能有人打噴嚏。
2. 出海前以鳥占卜,如果屁股對著你就不能出海。
3. 不能摸別人的魚槍。
4. 捕魚一般以男性為主,平日女人也會下海,但女人不能參加海祭。
5. 不能跟出海捕魚的人說,要跟你分幾斤,可說分一點給我。


過去噶瑪蘭人出海捕捉飛魚乘的是獨木舟,最多可乘坐四人,曾任原民會噶瑪蘭族專任委員潘禎祥表示,四人各有分工,一人掌舵、一人看船,兩人放網收網,是必須通力合作的活動。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已經沒有人在乘人力獨木舟了,改乘動力小船,機動性更快。只是受全球海洋過度撈捕的影響,以前出海必豐收,除了飛魚之外,還有鬼頭刀、旗魚,回航必有滿船的漁獲,但現在比以前差多了

飛魚乾燥食用一整年

飛魚季從四月一直持續到七月,對於噶瑪蘭族人而言,飛魚是跟生活緊密結合的東西,捕獲的飛魚要食用一整年,所以保存的方法就很重要,一般都用鹽巴醃漬,或煙燻乾燥、日曬法來保存過冬,類似臘肉的概念,烹煮的方式則很單一,多半加上野菜一起熬湯。

除了搭船出海捕飛魚之外,噶瑪蘭人把海洋當菜園,他們說:「要去菜園拿菜」,就是要到海邊釣魚,或潛水去撈捕龍蝦、海膽、九孔、各種螺類,也會在珊瑚礁海岸上撿一些野生牡蠣、抓些螃蟹、螺類等等。潘禎祥表示,小時候五、六歲就跟著母親到海邊玩,媽媽潛水撈海鮮,他就在岸上幫忙看東西,和表哥們一起玩,只要到海邊兩個小時,就可以滿載而歸,到了國中階段就很會潛水了,十五、六歲捕漁的技術就很高超了。現在的孩子雖然沒辦法像以前那樣體驗滿船豐收的經驗,但大人們還是很樂於帶著青少年到海邊潛水,傳授漁獵的技巧,大約有一半的孩子技術都不錯。所以對於未來的傳承,潘禎祥認為只要噶瑪蘭人住在海邊,就還是海洋的子民。

族語關鍵字

拼板舟(Tatala)
為世居蘭嶼的達悟族製造、使用的器具,多用於漁撈活動使用。

海祭(Laligi)
在出海前獻祭海神等精靈,祈求平安與豐收。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3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