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頭目家的限定物品

雙面祖靈柱 緬懷祖先精神

2020/05/19

LINE分享 FB分享

上千年的文化,隨著部落遷移,祖靈柱遺失,選舉制度改變,都影響了傳統頭目制度。要如何找回遺失的記憶,強化部落認同呢?祖靈柱,成為排灣族認識第一代祖先的重要文物。

*感謝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提供圖片與協助拍攝

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鄉內有一間用石板屋建造的王室家屋,這間王室家屋和傳統的很不一樣。屋內空蕩蕩的,只擺了幾張木桌椅。因為根據排灣族的傳統,王室家屋只有頭目(Mamazangiljan)家族才能居住,屋內會有主柱,上面雕有人形祖靈像,稱為「祖靈柱」,只有頭目家族才有。

「祖靈柱大多是人形的,因為代表家族或創社祖先,不同的部落,因為創社祖先不同,祖靈柱上的人形也會有不同的特徵,但透過頭飾、身體上的紋飾,可以顯現他是什麼人。」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說。

排灣族著名的頭目制度,是以神話故事為基礎。祖靈柱象徵著頭目的地位,只有頭目家族才有權力使用人形圖像,除了祖靈柱,像是人形像的雕刻品、服飾等,過去都是由頭目家專屬的工藝師所製作的,因此,從來沒有人會去質疑頭目的地位。

從祖靈柱尋找祖先

隨著部落遷移及時代變遷,經濟社會及選舉制度影響了家屋的形式,也影響了排灣族傳統頭目制度。但藉由祖靈柱,能重新找回失落的記憶並強化部落認同。

像是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Zingrur)頭目家的四面木雕祖靈柱,已在2015年正式升格為國寶,根據部落耆老的記憶,祖靈柱上雕刻的是創始女祖先Muakai的立像雕柱,在過去祭典上,祭司會祭祀祖靈柱召請祖靈,立柱有四面,雙手平舉置於胸前,手腕上有平行紋路,細腰上配戴有紋飾腰帶,兩腳膝蓋上還有眼睛的紋飾。根據耆老口述,在神話傳說裡,創社女祖先Muakai的膝蓋上是有眼睛的。

這件四面木雕祖靈柱,早在1932年被收進臺北帝國大學,目前由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收藏。2015年被國家指定為國寶,為此臺大盛大地舉辦排灣族傳統婚禮,依照排灣族婚禮傳統,準備了30件物品當聘禮,其中包括雄鷹羽毛、全豬、鐵鍋等,正式迎娶國寶祖靈柱入館。

全臺唯一雙面石雕柱

同樣在2015年被指定為國寶的,還有全臺唯一的排灣族阿盧夫岸舊社雙面石雕祖靈柱,此石雕祖靈柱是1929年,由日本人類學家移川子之藏在叢林間發現,後來被帶到國立臺灣大學。根據採集紀錄,這件日據時期在舊社遺址中採集出來的石雕像上,一面刻有男像、一面是女像,同樣都戴著貴族的羽毛帽飾,雙手平舉放在胸前,腰上有紋飾腰帶,兩腳膝蓋跟腳踝上,也有平行線條紋飾。

由於這件雙面石雕祖靈柱自1929年以後,當地排灣族人就再也沒有見過,只知道兩面人像分別是阿盧夫岸(Aluvuan)佳蘿夫岸(Djialuvuan)頭目家的創社男、女祖先像,經過望嘉部落頭目家族討論後命名,男祖先是吉福祿萬(Tjivuluwan)、女祖先是玖柏蘭恩(Djupelan)。

有別於其他的石雕祖靈柱,都是以石板屋的板岩製作,這件雙面祖靈柱用的則是砂岩,比起板岩來得更重、更厚實,推測可能是在遷徙地過程中,因為過於厚重,不方便搬運,才被遺留在舊社裡。

傳統領域擴大到臺北

望嘉部落的頭目做了一個夢,夢見祖先對他說想要回故鄉,而族人也表達強烈期待,希望能將祖靈迎回部落,於是2016年10月,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舉辦了一場排灣族傳統的結拜儀式,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和望嘉部落結拜為兄弟,讓原本的祖靈柱留在館裡,部落則迎回複製品。有的族人還為此開完笑說,「我們的傳統已經擴張到臺北了!」

望嘉部落族人找回了祖靈柱的文化意涵,也開啟了尋根之路,在迎回祖靈柱後,2018年舉辦從日據時期以來被禁止的5年祭典,以強化部落認同,在當代社會裡,找到文化的意涵。

排灣族頭目制度

排灣族傳統社會階級分明, 依照頭目(Mamazangiljan)、貴族、勇士、平民4個階級,行封建制度。頭目擁有大批土地,包括農田、住宅、河流與山林,沒有土地的族人,為了生活,就會附屬在頭目之下,成為他的屬民。收穫或打獵時,都要向頭目盡義務,而頭目也要負責保護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參與每一個家庭的生命儀禮。如果有人不服頭目的領導方式,就必須冒著生命危險逃亡,直到找到新的頭目保護自己為止,並且重新確定新的頭目與屬民關係。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5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