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自己的族語,自己救!

在族語藍海中創造機會

2020/05/14

  • 文字 / 陳婉箐
LINE分享 FB分享

臺灣擁有四十多種不同的原住民族語言別,但不會講族語的年輕原住民族愈來愈多,為搶救瀕危語言,2017年5月日立法院三讀通過,2017年6月日總統頒布施行《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跨出歷史性的一步,期盼透過政府與民間攜手推動,提升青少年學習族語的興趣與驕傲,讓族語永續傳承。

族語就是原住民族的身分證!」說這句話的是社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學會理事長波宏明。他目前任教於新北市北新國小,同時也擔任教育部本土語言指導員,訪視過新北市公私立高中職以下300多所學校,對於族語的教學情況相當了解。

熱心推廣族語的波宏明常說:「語言斷、文化滅、民族亡。原住民族從早期的九族變成現行的16族,主要認定的條件就是語言;也就是說,因為語言有其獨立性,和原本歸屬的民族之語言不同,因而申請成為新的法定民族,由此可見,語言有多麼重要。

民族的靈魂語言承載文化

一般而言,大家都把語言當作溝通工具,但在學術觀點上,語言是「文化載體」。波宏明進一步解釋,如果語言只是溝通工具,大家統一講國語就好,甚至是英語,為什麼全世界會有這麼多種語言?這是因為「文化的精髓要透過語言傳遞,沒有語言的文化徒具表象。」同時,語言也是「民族的靈魂」,與文化、民族、甚至於個人環環相扣。語言一旦消失,就喪失傳承文化的功能,與長輩、親人的情感連結也隨之薄弱。

從同心圓的觀點來論述,如果把語言能力看成是一個同心圓,核心部分應該自己的族語,中間一環是共通語言——國語,最外圍則是英語等國際語言,應該要同時並行發展。波宏明感嘆,今日的原住民族孩子,只有血統與外表,卻缺乏核心的族語能力,成了「空心磚」,必須從家庭、學校做起,落實族語教育。

原住民族語在2009年被聯合國列為瀕危語言,波宏明說:「當我們政府在搶救瀕臨危急的動物、植物時,卻忽略了臺灣珍貴的文化遺產。身為原住民族,就應該會講原住民族語。」臺灣本身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的國家,可以有共通語言,但不能否定或貶抑其他民族語言。

族語多元發音各具特色

臺灣是南島民族的原鄉,小小的土地,為什麼孕育出多達16個原住民族語言44個語別?波宏明分析「在幾千、幾萬年前,原住民族本是一家,但受到時間、空間遷移因素,以及與其他語言接觸後逐漸產生變化,最後無法彼此溝通了,就成為不同民族。」

從政府公告的原住民族語的羅馬拼音裡,可以發現有80%的字母是同音同字,僅有20%是同音異字或同字異音。本身是排灣族的波宏明,舉排灣語為例,有五個特殊發音,包括Tj、Dj、Dr、Lj、Ng,為其他族別所沒有的,而阿美族、賽夏族、魯凱族語等族的發音也有類似特殊情形。

如果把20%同音異字或同字異音整理出來,約有50個左右,想學16族語其實很快就能進入狀況。臺灣南島語言如原住民族語言,像英文一樣屬於多音節語言,與華語、閩南語、客家語等屬於單音節語言是不同的。會說原住民族語的,有利於學習其他不同的語言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民族沒有方言語群,例如太魯閣族、賽夏族、達悟族、鄒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邵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等九個民族。但有些民族有方言語群,包括: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賽德克族等七個民族。像阿美族有秀姑巒、南勢、海岸、馬蘭、恆春阿美族語;排灣族則分東、北、中、南排灣族語;泰雅族方言更多達六種,包括賽考利克、澤敖利、汶水、萬大、四季、宜蘭澤敖利泰雅族語;布農族則包括郡群、鑾群、卡群、卓群、丹群;賽德克族又分為督達、德克達雅、德路固。

大致來說,若是族人越分散,方言就越多。不過,卑南族雖然人少,但分布在臺東平原,因較早受到其他民族影響,像是通婚或長期接觸,語言也產生變化,目前分為南王、初鹿、知本、建和等4個方言語別;魯凱族除了霧台魯凱語、大武魯凱語、東魯凱族語外,在高雄茂林區的三個村別,就有分為茂林魯凱語、多納魯凱語、萬山魯凱語三種不同方言。

族語能力成長空間大

原住民族語之所以急速流失,可能肇因於國民政府來臺後推行國語運動,禁止在學校講方言,直到解除戒嚴才終止。就波宏明觀察,人數較多的阿美族、排灣族等,50歲以上尚具備聽說能力,50歲以下每況愈下,人數較少的民族,族語流失更嚴重。例如,日月潭的邵族受觀光化影響,和文明接觸得早,被漢人同化,如今除了80歲以上的耆老外,其他年齡層會說族語的人則愈來愈少。

現在青少年的父母介於20至40歲之間,不管在都會區或原鄉,如果家中父母不會講族語,下一代就更不用說了。只有在原鄉長大,且隔代教養的孩子,和阿公阿嬤同住,族語才可能好一點,但這個比例也不高。

波宏明指出,目前原鄉和都會區的原住民族孩子,族語程度差別不大,原鄉孩子可能聽得懂,但口說能力也不太好,而都會區的孩子24小時聽到的都是國語,就更不會族語了。反倒是老一輩,為了可以和兒孫溝通,國語越來越好,這也是極大的危機。

族語老師專職化族語認證具優勢

政府從90學年度起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小學生在「閩南、客家、原住民族語」中,必選一種語言修習,國高中則為選讀。原住民族孩子被鼓勵優先學習族語。

2017年開始試辦族語老師專職化,提供保障月薪制,現在全臺約有60幾位專職族語老師。預期全面專職化後,能激勵年輕的原住民族將族語老師當職業選項,努力充實自我,以取得族語認證及教師資格。

認識自己從學習族語開始

在都會區任教30多年的波宏明,觀察到大部分的原住民族孩子因忙於升學考試,直到上大學才開始「找回家的路」,尋找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源,可見得原住民族孩子並非不想學,而是在升學主義掛帥下,優先選擇了其他學科。

「自己的語言,自己救!」波宏明說,《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通過後,原住民族語言取得國家語言的法定地位,民間團體正營造力量,復振原住民族語言。同樣地,青少年也要有「自己的語言,自己學」的醒悟,一起把語言的斷層銜接起來。

為了讓青少年覺得說族語是很驕傲、很棒的事,法律保障很多機會。未來,會講族語的人將擁有更多優勢,例如公費留學、原住民族公務員特考、專職族語老師等,都要有族語認證。此外,未來想到原住民族相關單位工作,一定要會說族語,甚至連參選原住民族民意代表,都可能需具備族語能力。「擁有多語能力是未來的趨勢,也是機會及競爭力。」波宏明說,青少年學習要有遠見,在族語藍海中去創造機會。

不過,波宏明強調,學習族語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認識自己的文化,而不是為考試或求職。「語言關係到身分的認同,認識自己,就從學習族語開始!認證是檢視語言能力的工具,到達標準就給予加分鼓勵,但不能加完分,就忘了族語。」他期許原住民族孩子學族語要建立正確觀念,先認同自己的族語,才能產生對的學習態度。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71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