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關島

與阿美族血脈相承

2021/11/13

  • 文字 / 撰文|蔡舒湉 圖片提供|聯合圖庫、Shutterstock
LINE分享 FB分享

位於西太平洋的關島(Territory of Guam)是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最大島嶼,也是美國的領土。那裡的海洋和沙灘一望無垠,豐富的自然與人文也像一波波白浪,淘不盡醉人的故事。

歷經殖民、大航海時代貿易與二次大戰,觀光天堂關島呈現原住民族查莫洛(Chamoru)與美國、西班牙、墨西哥的文化大融合。除了有蓬勃的自然及歷史文化能量,經考古分析,更發現該族的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Kankanaey)及臺灣阿美族接近,實證祖源可追溯至臺灣。

關島(Territory of Guam)

關島是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最大島嶼、美國非合併建制屬地,首府設於阿加尼亞,迪迪多為人口最多的城市。自1960 年代起,旅遊業及駐島美軍消費為兩大經濟支柱。當地原住民與最大種族是查莫洛人,血緣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及臺灣阿美族相近。2018 年加入南島民族論壇會員。

文化多元 異國美食之島

關島原住民族為棲居近4,000 年的查莫洛人,該稱號由西班牙人命名,衍生詞「Chamorri」意指「高貴的種族」,其血緣與語言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2,000 年的東南亞南島民族。

16 至18 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關島成為馬尼拉郵船的重要中繼站,1898 年被割讓予美國。珍珠港事件後,大日本帝國占領關島,並更名為大宮島,1944 年才再度被美軍奪回。為慶祝關島脫離日軍統治,每年7 月21 日舉辦嘉年華象徵查莫洛人重獲自由。

從豐富多元的食物最能凸顯繽紛的關島文化群像。傳統食材有海鮮、家禽、米、麵包果、芋頭、山藥、香蕉,經濟價值高的椰樹被當地人視為「生命之樹」,受殖民及航海貿易影響,後期主食以受拉丁美洲影響的玉米為主,而紅米飯、醋醃炸魚、涼拌雞絲、燒烤肉品、菲律賓炒麵 Pancit、蝦肉餅等皆是令人食指大動的當地佳餚。

關島的原住民族查莫洛人會以拍擊身體和跺腳打節奏。

躍動歌舞 復興遺失的古俗

關島有鮮明的文化藝術,村莊夜市、婦女服裝樣式 Mestiza、建築風格和凡丹戈舞都極具西班牙風韻,而當地歌舞會以拍擊身體和跺腳打節奏,傳統樂器則有鼻笛、由空心葫蘆製成的Belembaotuyan;還有查莫洛舞蹈Pa'a Taotao Tano'、揮舞長魚竿的舞蹈Bailan Uritao、搖曳椰子葉裙的生命之舞Bailan Lina 'la' 舞動島嶼活力。

查莫洛人視「拉提石」為身分和力量的象徵,與瑪雅金字塔同樣古老的石頭建築「拉提」,以6 至14 對平行排列作為建築的基礎;而編織、雕刻、鑄鐵等藝術形式亦令人陶醉。儘管多數關島人皈依天主教,查莫洛人仍十分崇敬祖靈,並將祖先的頭骨放在屋子裡祈福。近年來更興起保留前哥倫布時期習俗的文化運動,可見關島深知傳統是珍寶,在與時俱進同時,亦毋忘尋回遺失的美好。

對查莫洛人而言,「拉提石」是身分與力量的象徵。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4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