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藝術家跟政客 都關心同樣的事

2017/02/03

LINE分享 FB分享

西方藝術史按照風格曾歸納出很多流派,包括抽象、極簡、觀念藝術等。自從一九九三年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後,藝術發展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轉變:性別、社會學、同性平權等,可說首次被重量級美術館認可且搬到幕前。當時該展太過另類,難以被大眾接受。然而,隨著時間沉澱,越來越多藝術家和展覽傾向關心和處理該類議題。我們會發現,全球政治和社會上的近況亦是如此。

十九世紀以來的流派如印象派、立體派等,主要都是關於形式與技巧。二戰後著名的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等,基本上只要用眼睛看就能了解他們的作品,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後來,安迪‧沃荷(Andy Warhol)、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等為同性與女權發聲的藝術家開始冒出檯面。而一九九三年的惠特尼雙年展,逼著藝評與觀眾不得不對藝術話語權掌握在「美國白人男性」的局面進行重新思考。

之前美國總統競選吵得最兇的,莫過於性別與種族。共和黨川普諷刺民主黨及希拉蕊利用這類議題來贏得選票。雖然川普也被炮轟種族歧視、甚至尊崇白人至上,但共和黨回應:民主黨才是最黑的種族主義者,總圍繞各種認同問題挑撥離間。台灣去年十月則進行了一場亞洲史上空前的同性維權遊行。看來,全球民主社會都在關心同樣問題。

一九九三年至今的二十四年來,很多藝術家對政治和社會有非常自我且即時的回應,看展覽已不再是看畫美不美,而是得花心思了解前因後果。像是岡薩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他著名的作品是以糖果創作死於愛滋病的同性戀人肖像,看展觀眾都歡迎取用。身分政治在藝術領域從美國掀起熱潮,且幾乎變成一個尚未被史學家命名、在當代藝術非常成熟且重要的標籤。

川普宣誓就職,他會如何「發揮」競選時埋下的種族與性別政見,值得注意。

小檔案_張明

藝術蒐藏界重量級華人,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執行委員會副董事長。多姆斯蒐藏(Domus Collection)創辦人、倫敦皇家藝術館(Royal Academy of Arts)、紐約MoMA PS1董事與紐約Performa董事長


小檔案_惠特尼雙年展

以推動美國當代藝術為宗旨、2年一度的惠特尼雙年展是美國藝術潮流的檢視者。1993年那屆的雙年展由伊莉莎白‧薩斯曼(Elisabeth Sussman)策畫,主題完全背離傳統美好的藝術視覺,而以重口味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為軸心。藝術家像是馬丁內斯(Daniel Joseph Martinez),做了以下的標語:「I can’t imagine ever wanting to be white.」。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