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台中第五市場)五十多年歷史的第五市場充滿生活機能

自負的生活舊調子

台中第五市場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一般認定的台中舊市區繁華範圍,大抵從火車站到中華路。短短不到兩公里方圓,過去少說有七或八座傳統菜市場,各自呈現特色。相較於全台,應該是分布最密集的城市。但綜觀近二十年,這一老城區,因生活形態的轉變、金融商圈的外移、熱鬧街區的沒落,不少傳統菜市場都式微了。甚而因功能不彰,斷然消失。

比如第一市場,改建為雜貨廣場,昔時市場喧鬧的風光、蜜豆冰香醇的滋味早就蕩然。還有三民市場,以前榮景就有限,而現在更剩下二、三小鋪。又或者,復興路上的民生市場,早年人潮熱絡如天天嘉年華會,儼然成為南台中第一大市集。現今規模則大幅縮小,乏人聞問了。

這些傳統市場起落都過於快速、激烈,庶民生活的記憶自是不易積累。倒是有那麼二、三處,卻越形穩定,終而形成現今有趣的存在。其具體意義也更大,清楚的跟養生、樂活和有機等等現代生活之道,對照出某一巧妙而幽微的呼應。最近我在這一從小生活的老城晃蕩許久,便積累了一些心得。我心目中的舊市區,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市場是哪座呢?就是忠孝國小後面的第五市場,齊全而踏實,便是一個充滿生活美學的類型,值得書它幾筆。

話說第五市場,很小也很大。

很小,因為方圓不大,只局限在樂群街和四維街的長方形街衢內。很大,因為小小的地方什麼都俱全,不管就台中小吃美食的密集度,或者從一個市場供給的農產品、生活雜貨等等評估,第五市場都有足夠的人潮支撐,自成一個圓滿小世界。我對它的敏感,更因為它位居整個台中舊市區的中心,旁邊不遠的第二市場也是。後者歷史長達八十多年,第五市場則有半世紀的歲月。這兩個傳統市場,在台中都會的發展過程中,跟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始終激烈的互動,人潮絡繹不絕。若形容它們是這舊城的心肺,一點也不為過。

但兩者的存在形式卻大不相同。第二市場接近商家和辦公大樓,商業消費機能遠大於第五市場,物價似乎也貴了一點。當地人戲稱五星級市場,即可揣知其特質。

再以一小例對照,更可凸顯。比如,有一家著名的顏家包子店,每顆包子的價錢,連台北明曜商圈二一六巷著名的潮州包子,價格都瞠乎其後。又或是,店家招牌已然統一管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生活機制,乍時感覺傳統市場那種凌亂一些,駁雜一點的況味不見了。第二市場好些蔬果攤位,也在這一秩序井然裡悄悄匿跡。

基本上,它的傳統市場機能,那果菜喧譁的繽紛已然退化,轉型為小吃、雜貨和細軟的集聚地。只是它顧影自憐,還有一種傳統市集的名分,想要堅持什麼。但巷弄裡來去幾回,便看穿了這等虛有其表。第五市場剛好相反,持續保持一種舊調子,自我滿足的暢旺,絲毫不受外界影響。最核心的位置更是,低矮舊屋櫛比鱗次,起落不一的灰暗著。不想變革,彷彿也自負於這樣的調性。從戰後迄今,一個式兒不曾改變。

再說第五市場周遭的人口,泰半為文教圈,在法院、學校等單位服務者多。來此採買的客群以家庭主婦和退休者居眾。大家也習慣了,它的傳統內容和氣氛,沒人覺得那是不對的。沒人會在此貿然提出什麼社區營造,或者建構一個現代美學觀。那種紛亂和喧譁的失序,看似失控,卻有一無秩序的規矩隱藏其中。一直和諧的流動著,堅實的存在於此。

第二市場的矜持,早就缺乏這種熱情的生活力量,難以和周遭的鄉里連結,農業社會的情誼也消磨了。我總強烈感受,某一商業氣息的客套禮儀,在主客之間互動著。但你會在第五市場看到鄉下來的人,在此擺攤,一擺就是二三十年。你也會邂逅臨時的攤販,推著小車,或者開著小貨車,遠從中部山區下來,在此滯留一些時日,忽而又消失好一陣。

在第五市場裡面,因為生意熱絡,斗大的攤位便能養家活口。比如一個不及兩坪大的水餃攤位,竟攢簇了三個人,忙著擀皮和包饀,一做生意竟是十來年。那樂群街的諸間小吃,更是舊市區裡人人知曉。台灣各種經典小吃,蚵仔粥、蚵仔麵線、飯糰、肉圓、魷魚羹等,沿著不及百公尺的街市密集的排列。一攤攤的美味和便宜,常讓旅人來此見識後,驚歎的傳誦於網路。

還有食用後,某種心靈的滿足。原來,一出市場,這個城市就靜寂了。如果往西北邊去,美術館荒疏的街道,隨便都能找到停車位。倘選擇騎腳踏車或機車,似乎更為快活。縱使往賣太陽餅的自由路散步,好像也沒那麼有壓迫感。在台中定居,每天到第五市場買菜,少不了這種愜意。那是第七期重劃區居民難以想像的,也不可能享受到的,老台中的素常生活。

書籍簡介_男人的菜市場

作者:劉克襄
出版日期:2012.9.1
出版社:遠流出版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