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從族語歌唱大會到美國繆思設計大獎,花蓮「PANGCAH生活節」找回太巴塱生命力量

2024/09/20

LINE分享 FB分享

花蓮地震已經過半年,如今各項活動又逐漸開展開來。一年一度在花蓮展出的共創藝術事件「PANGCAH生活節」,也於9月7日、8日正式舉辦完畢。今年的生活節,除了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演出外,體驗場域也擴及到太巴塱部落與馬太鞍部落之中。結合文化、歷史、藝術與音樂演出,相當有趣。

由太巴塱青年發起的2024 PANGCAH生活節,最早是源自於花蓮阿美族內部的一場音樂會。身為台灣最大的阿美族原住民部落,過去卻沒有發展出文化脈絡的展演,最大的活動就是豐年祭,豐年祭雖美,但卻少了一點讓外界更靠近的機會。

花蓮縣文化局長吳勁毅曾居住在太巴塱,最早的生活節活動由在地親朋好友共同舉辦的,「第一屆演出很簡單,就是全部都唱阿美族的歌。」沒有特殊架構,只能給得起一名歌手微薄的演出費,但部落裡的音樂活動仍是辦起了,也有少許觀眾來到現場,有趣的籌備過程及想為部落做點什麼的純粹想法,渲染了許多人,在太巴塱青年心裡種下種子。

PANGCAH生活節夜晚,絢麗的舞台燈光。(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PANGCAH生活節夜晚,絢麗的舞台燈光。(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太巴塱青年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可以辦活動弄大一點,成為一個有文化脈絡,能傳承的活動,於是他們跟台東的都蘭部落請益,鎖定以獨特的地方族群文化、環境永續及生物多樣性為核心精神,再參考了許多音樂祭作法,搖搖擺擺的繼續弄音樂會。

他們研究分析了許多音樂祭的操辦型態,再對應到太巴塱自身豐沛的文化力量,持續以各種「實驗精神」拼裝著生活節的可能樣貌。吳勁毅當上文化局長後,他發現公部門雖有資源,但要辦好活動,仍然需要在地強烈的認同與支持,部落與公部門合作之下對活動的認同與歸屬感,包含從樂曲風格上的選擇、場地的選址、到太巴塱的日常生活,實際上能如何融入在大型慶典之中,面貌逐漸變得清晰。

由太巴塱青年發起的2024 PANGCAH生活節,最早是源自於花蓮阿美族內部的一場音樂會,因此也有許多太巴塱青年也加入演出活動。(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由太巴塱青年發起的2024 PANGCAH生活節,最早是源自於花蓮阿美族內部的一場音樂會,因此也有許多太巴塱青年也加入演出活動。(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花蓮的大農大富園區,有片廣大的草坪,就位在太巴塱的區域內。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現今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過去為太巴塱部落的傳統領域,由於地勢較高,在日本人來到此地鑿井前,無穩定的水源,且因石頭多無法耕作,但因腹地廣大,生態資源豐富,是族人們重要的狩獵、採集場。這裡因為與自己的土地靠近、部落青年容易聚集、距離光復火車站只需要十分鐘車程,非常適合舉辦活動。吳勁毅因此找來策劃團隊,希望能把音樂節辦出一點特色,吸引更多人認識太巴塱,也認識PANGCAH生活節。

舞台下觀眾熱情投入台灣卑南族歌手桑布伊的演出。(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舞台下觀眾熱情投入台灣卑南族歌手桑布伊的演出。(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從第一屆的阿美族語歌唱會,到2020年開始花蓮縣文化局主辦,2022 PANGCAH生活節獲得了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白金獎。到了2024年,表演舞台設計延續由藝術家范承宗操刀,他首次運用重達1000公斤的茅草結合國產竹,以訂製的方式,打造出如阿美族傳統聚會所屋頂意象的大型舞台裝置。

※延伸閱讀:藝術家范承宗大型竹藝裝置「筌屋七東漢普頓」,紐約長屋花園永久展出

PANGCAH生活節的舞台使用各處收集來的茅草搭建,由藝術家范承宗設計。(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PANGCAH生活節的舞台使用各處收集來的茅草搭建,由藝術家范承宗設計。(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提供)

舞台上所使用的茅草則在演出結束後,由地方青年協助卸除,回到部落裡被活用於正在搭建的青年聚會所之中。生活節的生命與力量,不單是在活動的兩日綻放,更在部落的日常中被延續。


2024 PANGCAH生活節也首度邀請國外演出者,踏上了太巴塱的土地,包含澳洲原住民創作歌手Emily Wurramara,她將自身族群文化及語言、樂器融入當代流行音樂之中,首次在台灣島嶼上公開發表;來自日本的長野友美及黒木サトシ,從京都出發,將PANGCAH生活節選為海外巡演首站。

2024 PANGCAH生活節首度邀請國外演出者,如澳洲原住民創作歌手Emily Wurramara,她將自身族群文化及語言、樂器融入當代流行音樂之中。(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

2024 PANGCAH生活節首度邀請國外演出者,如澳洲原住民創作歌手Emily Wurramara,她將自身族群文化及語言、樂器融入當代流行音樂之中。(圖片來源:PANGCAH生活節)

此外,台灣卑南族歌手桑布伊、客語歌手米莎、創作型歌手王榆鈞也都站上了今年的生活節的舞台,以自身民族、文化、信仰等,透過各自對生活的採集及捕捉,用音樂表述自身文化的主體。

※延伸閱讀:尋回母語的氣味,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米莎譜寫理工哲學浪漫

除了舞台演出外,PANGCAH生活節也在永續及環保的前提之下與太巴塱部落年齡階層合作,現場集結五位來自太巴塱部落的工藝師帶領工作坊,同時結合部落生活故事分享,除了工藝手作外,也能跟隨地方團隊「火力之原」走進太巴塱部落與馬太鞍部落之中,經由巴拉告生態捕魚體驗與無具野炊,了解只需一把刀及一包鹽巴就能在自然裡生存的智慧。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